泉州市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6-01-05 10:50 浏览量:1

泉州市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于20151223日经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

 

 

《泉州市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关于制定泉州市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是指导鲤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和制定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纲要的期限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总体构想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新常态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围绕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重点实施城市功能、产业层次、文化引领力、创新能力四提升战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到十二五末,经济总量达255.5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8%(预计数,下同);人均GDP65686元,突破1万美元。发展质量不断改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9亿元(包括区外企业税收),年均增长11.7%,高于GDP增幅1.9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以商贸、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制造业纺织鞋服、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合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92.7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7.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达24.3%,比2010年提高7.8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8.5%

 

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统筹推进古城保护更新和新区建设,继续完善古城与新区相互衬托的城市格局。古城区先后启动了南俊路北拓、温陵商贸中心、盛世领墅、龙头山、向阳新村、县后街、西街片区、城南二期(闽南文化生态园)等8个片区的改造,投建了开元盛世、百脑汇、中闽百汇新华商场等3个大型专业商城,实施了源和蜜饯厂、泉州机电厂、竹器社等7个旧厂房改造,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T淘园、海博少儿城已建成产生效益。江南新区重点推进笋江路两侧、江滨南路沿线、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和紫帽山-乌石山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其中笋江新城(笋江路两侧片区)已基本建成,滨江新城(江滨南路沿线)的站前大道以东片区已完成大部分开发工作,延陵(一、二期)、后坑、东浦、新塘(一、二期)、锦美安置区已建成,高山安置区完成投资过半,江南经济适用房和华星廉租房已建成投用。引入社会资金实施了中骏商城、新天城市广场、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总部经济区等大型高端服务业项目,辉映江山、南益鲤景湾、卓辉金色外滩,建发珑璟湾一期、中骏四季阳光、御景嘉园等大型高尚住宅小区已建成,有力提升了新区城市形象。完成站前大道(鲤城段)、池峰路七支路、仙岩路、古龙路(改造)等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内联外接的交通通道;完成池峰路二期污水管网铺设等47项污水管网建设和清淤改造工程,建成污水管网89公里,1号和3号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等工程也相继建成和投用,织构了防洪排涝排污安全保障体系。

 

文化引领力效应显现。抓住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契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泉州创意文化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文化之都·多彩鲤城文化周系列活动,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复评,文化鲤城品牌进一步打响。建成5个文创园区(街区),拥有国家级动漫企业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着力打造古韵鲤城·文化之旅旅游品牌,重点推出古城谒祖朝圣游、古城创意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体验游等4个旅游板块,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获评国家级4A旅游景区和首批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山路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新门街区获评省级文化旅游街区。文化旅游快速发展,201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70万人次,年均增长16.7%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称号,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新认定及复审高新技术企业45家,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成立全市第一家中小微企业创业园,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认定及复评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6个,其中省级10个;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市级新型科研机构5家;29家企业获评泉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泉州市微波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省率先升格为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数字安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认定为省重点战略联盟。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深入推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改革试点,设立泉州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泉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5家各类金融服务单位、7家研究院、8家科技创新中介机构及53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成立全市第一家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中心、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科技银行,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全区共有银行机构网点73个,证券公司营业部7家,保险机构17家,准金融机构20家。火炬电子成为我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有3家企业在场外市场挂牌,成功发行我区第一笔城投债10亿元,汉威机械成功发行我区第一笔私募债80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编制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区行政服务中心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终期评估。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改革以来新增登记市场主体超1.2万家。积极融入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大局,对外经贸规模日益扩大,累计外贸出口突破36.62亿美元,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8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42亿美元。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建成江南学园(小学、幼儿园部分),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校安工程建设,实现街道公办中心园的全覆盖,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省首批通过教育强区省级评估验收,被授予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建成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一期)、江南老年颐乐园等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确定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联系区。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7767元,年均增长9.2%。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截至20156月底,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比2010年底分别增长90.5%70.2%74.2%57.9%31.8%。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量继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国家级生态区通过环保部验收。城市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平安先行区、泉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等称号,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四年泉州中心市区第一名。

 

 

 

 

 

 

 

 

 

 

 

 

 

专栏: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分类

   

计量

单位

十二五
 

2010

2015

 

实际

完成

预计
完成

年均增长

%

经济实力持续壮大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5%

236.79

255.52

9.8

GDP核算自2012年起剔除泉州开发区,因此2010年数据包括泉州开发区,2015年数据不包括泉州开发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美元

18000美元

10617

10520

8.7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亿元

突破30亿元
年均增长18%

14.22

20.92

8.9

2014年起,原来从市财政调库给我区的区外企业收入将不再进行调库,为与十二五目标可比,2015年数据仍计入区外企业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突破14亿元
年均增长16%

7.23

12.09

1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0亿元以上
年均增长18%

55.06

113.29

17.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剔除开发区)

%

58

55.5

5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30

 

1.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60

55.71

48.5

 

由于纳入统计的企业变化较大,该指标已不可比。

出口商品总值

亿美元

7.88亿美元
年均增长10%

4.89

6.31

5.3

2011-2014年年均增长16.5%2015年因个别外贸企业倒闭,增幅大幅下滑。

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可比口径)

亿美元

五年累计
6.63
亿美元

1.1091

 

 

2014年起,省市取消对该项指标的考核。

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平方

公里

40

 

43

 

 

中心城区建成区涵盖人口比率

%

98

 

98

 

 

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1

40.48

43

 

 

城区绿地率

%

39

37.6

41.2

 

 

人均公园面积

平方米

11.3

10.55

14

 

 

 

 

 

 

 

 

 

 

社会事业
持续发展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99.85

233.34

258.4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9

99.58

137.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198

376.86

408.7

 

 

新增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3.5

13.1

15.31

 

 

接待旅游者总数年均增速

%

10

 

570万人次

16.7

 

每千人床位数

3.68

1.92

1.58

 

由于无新建、扩建医疗机构,难以实现。

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

5.84

4.21

3.78

 

由于无新建、扩建医疗机构,难以实现。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232
年均增长9%

27447

37767

9.2

 2013年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收入数据与增幅大幅降低,单以增幅计算,十二五年均增长9.2%,超目标增幅0.2个百分点,但42232的收入目标没有完成。

恩格尔系数

%

35%以下

 

29.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70亿元
年均增长17%

122.94

287.94

16.0

因增长速度的计算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造成十二五纲要规划目标总数达到预期,年均增幅略低于十二五目标增幅。

城市登记失业率

%

1%以内

0.86

0.85

 

 

居民医疗保障覆盖人数

万人

20万人

17.35

12.14

 

统计口径已调整

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人数

 

基本覆盖

全区

4.63

8.84

 

 

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百分比

%

90%以上

 

90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6‰以下

1.2

1.57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量

吨标

准煤

按市下达

任务安排

完成市
下达任务

 

化学需氧量削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8

98

88

 

 

净增森林面积

1000

 

2395

 

 

森林覆盖率

%

20.31

19.73

22.73

 

 


(二)面临环境

 

从面临的机遇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国际、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为十三五时期鲤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增长更趋平稳、动力更为多元、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更加提升,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十三五时期鲤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鲤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人文交流新平台和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加快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全方位创新,为十三五时期鲤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作为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内鲤城有条件推动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从面临的挑战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相当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没有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在经历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鲤城已经转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低端产能化解期三期叠加的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增长动力与下行压力交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的复杂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远大于下行的压力,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各种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鲤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发展载体不足,国土总面积不到54平方公里,其中可用土地面积37平方公里,土地投资强度已近饱和;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新兴产业体量不大,现代服务业短腿现象比较突出,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三是市政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特别是江南新区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四是现行市区管理体制不够优化,重大项目生成落地困难等问题突出;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与市民期盼仍有差距,社会服务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努力开创十三五鲤城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经济、文化升级版,推动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提质增效始终注重创新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鼓励万众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平衡均衡。始终注重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古城与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各个方面融合、互动、共生,增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低碳环保。始终注重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增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坚持开放发展,推进内外联动始终注重双向开放,积极参与对外、对内经济合作和竞争,以开放促改革、增动力、拓空间,增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

 

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公平普惠。始终注重民生为本,持续办好为民惠民实事,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让全体居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增强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

 

第三节 战略重点

 

打造生态宜居之城。充分发挥位于泉州中心城区的优势,着力优化城区发展空间,强化城区承载能力,提升城区功能品位,打造主体功能突出、综合承载力强、人居环境良好的市域中心城区。

 

打造都市产业高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都市高端产业

 

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集聚的优势,着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全市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打造多元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推进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传播,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人文交流新平台和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

 

第四节 主要目标

 

2020年,全区保持平稳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提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市前列,科技自主创新走在全市前列,文化复兴繁荣走在全市前列,城市更加优美,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全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5万元;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城市建设构筑新格局。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古城区保护提升和江南新城区开发建设协调并进;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区常住人口达40.5万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社保、住房、社会救助和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民覆盖;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各方面体制机制趋于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参与对外经济合作竞争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和活力明显增强,进入创新型城区行列。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高。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2万元;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居民生活品质、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普遍改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明显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水平继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达到市下达的目标要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城区人居环境明显优化,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专栏: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2020

 

年均

增长%

属性

经济
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55.52

380

8.5

预期性

2

人均GDP(元)

65686

95000

6.5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

19.28

24.6

5

预期性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1.44

14.6

5

预期性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13.29

 

7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87.94

482

11

预期性

7

出口商品总值(亿美元)

6.31

8.05

5

预期性

结构优化

8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57

60

 

预期性

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48.5

60

 

预期性

10

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18

25

 

预期性

文化
产业

11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60.54

 

10

预期性

12

年接待游客总量(万人次)

570

800-900

10

预期性

13

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家)

2

4

 

预期性

城市建设

14

常住人口(万人)

38.7

40.5

 

预期性

15

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

14

14.5

 

预期性

16

建成区绿地率(%

41.2

43

 

预期性

17

绿化覆盖率(%

43

45.5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1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67

52000

7

预期性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1.2

1.2以下

 

预期性

20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99.3

95

 

预期性

21

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

96

95

 

预期性

22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1.58

1.69

 

预期性

23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3.37

4.25

 

预期性

24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率(%)

8

10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25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5

2.3

 

预期性

26

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

6.23

6.5

 

预期性

27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家)

45

55

 

预期性

生态
文明

28

单位GDP能耗降低(%)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约束性

29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约束性

30

氨氮化物排放量降低(%)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约束性

31

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约束性

32

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完成市下达减排目标

 

约束性

33

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95

参照市下达的环境质量控制指标

 

约束性

34

PM2.5年日均浓度(mg/m3

0.035

0.035

 

约束性

35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36

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

1000

100

 

约束性

37

森林覆盖率(%)

22.73

21.69

 

约束性

 

 

 

 

 

 

 

第二章  城市建设

 

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坚持以推进古城新区协调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继续推进古城区保护提升,打造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主的古城发展引擎;加快推进江南新城区开发建设,打造以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为主的新区发展引擎,形成双城区并举、双引擎驱动的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

 

——依托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突出海丝文化重要发祥地和遗存集中地、闽南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的优势,实施古城保护提升计划,探索古城保护新机制、新举措,突出整体性保护开发,修旧如旧,创新业态功能布局和品牌推广模式,注重街区整体提升和个体建筑修缮相结合,推进点线面优化整合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造既有文化韵味又有蓬勃生机的活态文化空间,留住文脉、人脉,传承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人文精神,延续市井生活气息,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依托晋江流域鲤城段滨江南岸及其腹地,实施新城加速崛起计划,大力推进滨江南路沿线、站前大道(鲤城段)、笋江路两侧、南迎宾大道北侧和紫帽山-乌石山五大片区开发和建设,加快推进江南高新产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建成高端时尚、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区,彰显现代时尚城市魅力。

 

第二节  推进城市更新建设

 

持续推进古城区保护复兴。紧紧抓住泉州市实施古城保护提升计划的有利机遇,按照保留历史记忆,延续文化脉络,展示古韵风貌的原则,有序推进古城区点线面优化整合改造。的方面重点推进分布散落的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的保护性整治和维修,基本完成坐落在古城区的老旧厂房的改造利用,打造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线的方面重点抓好中山路、旧馆驿、新门街、新华路街区的形态、业态升级,打造以文化、商业、旅游、居住等复合功能为主,具有浓厚闽南文化特色和典型闽南建筑特点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方面要按照统一规划部署,分级、分片区采取不同方法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重点推动西街片区、县后街片区、城南二期的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向阳新村安置区、龙头山安置区、西郊片区(西郊新村)改造工程等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福利院(原遣送站)、南俊路北拓及米仓巷二期等危旧房改造,适时启动笋浯、金山社区片区、海滨水门片区等老旧片区改造项目,提升古城品位,完善古城功能。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加快古城复兴繁荣。

 

持续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紧紧抓住泉州市实施新城加速崛起计划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完善江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个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科学确定江南新区的功能分区、规模边界、开发时序和建设重点,着力抓好江滨南路沿线、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笋江路两侧、南迎宾大道北侧和紫帽山-乌石山五大片区开发和建设。江滨南路沿线片区要重点推进滨江片区(金塔段)北片区开发、江滨南路南侧片区改造、兴贤路北侧片区改造、旧浮桥街片区改造等成片开发,继续推进总部经济区、五星级酒店、笋江月色(金塔公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建成集高端商务商住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文化休闲娱乐区、滨江生态公园为一体的滨江繁荣带;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片区要加快道路两侧地块开发及华星安置区和华塑片区改造,建设集大型商贸、商务办公、仓储物流、娱乐休闲和时尚居住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笋江路两侧片区要继续加快新天城市广场、嘉龙·尚城、高山安置区、中医联合医院、江南学园、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建项目进度,推动配套商业项目尽快繁荣,完善提升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吸引周边人口聚集,建成具有综合功能和人口承载力、服务辐射整个江南新区的现代新城;南迎宾大道北侧片区要重点推进登峰、亭店片区改造,实施展览城片区业态更新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高端服务业,塑造环境优美、富有时代气息的泉州南大门,打造成集休闲、办公、酒店、住宅为一体的现代化繁荣生态商住综合区。紫帽山-乌石山片区要加快推进紫帽山农业观光生态园、侨乡自驾游中心等项目建设,适时启动闽南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成为泉州中心城区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

 

持续推进高新园区建设。做大做精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做优做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区创客梦工场,支持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万众创业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四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高新区生产性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南环路道路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盛世城品、万盛酒店、尚好家园、鸿星尔克集团仓储物流和员工宿舍等项目建设,完善高新区市政设施、绿化亮化、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高新区生活性服务能力。加大闲置用地盘活力度,利用闲置用地、闲置厂房优先发展高新产业,全力推动园区入驻企业动建投产、增资扩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升高新区载体支撑能力。推动创建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型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加快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道路设施方面要加快推进繁荣大道市政道路工程、站前大道(鲤城段)片区市政道路工程、江滨南路连接线改造工程、仙岩路市政道路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通池峰路二期连接南环路、常泰路连接江滨南路等断头路段,紧密串联整个江南新区与周边区域;疏通古城新区交通节点,改造不合理的多叉路口,提升交通承载水平;结合三旧改造,推进城区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污水收集处理方面要加快推进江南新区2号污水提升泵站及其配套管网工程、江南新区雨污水管网清淤检测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排水防洪方面要加强推进繁荣渠改造和乌石山滞洪区建设,提高江南新区防洪排涝能力。统筹推进古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和小区、道路和广场、公园和绿地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建或改造提升道路15公里,整治沟渠5公里。

 

第三节  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城市管理中,健全科学高效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标准,对城市规划、市容市貌、公共场所及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内容进行细致规定,建立起分工明确、责权分明、沟通快捷、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加强市容市貌的长效管理,推进主次干道环卫作业市场化、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力度,探索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管养,完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推进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规范运作,加强物业监督管理力度,规范物业市场行为,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抓好城市网格化管理。以既有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基础,按照全面覆盖、界线明确、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责任网格,加强对网格内的静态城市部件、动态城市事件的全方位全时段监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传感网、融合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保安、智能环保、智能行政服务等公共管理先进支撑技术的应用,推进智能旅游、智能校园、智能医院、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居建设,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监管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源头严防、过程监管、后果严惩,基本建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守生态红线,实行分区分类管控。建立生态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票否决机制,完善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环境污染事故追究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环境执法公开制度等。完善城区环境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环保信息公开和举报制度,落实重大项目、环保设施布局建设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公开向社会通报,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环境整治,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实施环境网格化监管。切实抓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美丽社区。实施宜居环境行动计划,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积极参与园林城市创建,加大城区平面绿化、立体绿化力度,扩大城区绿地面积,完善城区绿地生态系统,到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43%45.5%14.5平方米。

 

 

 

第三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补上短板为取向,以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拓展新模式为重点,以新需求引领、新技术应用为抓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做大服务业规模、做优服务业结构、做强服务业能级,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位经济。到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2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突出发展市场需求大、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大的生产性服务业。

 

——文创服务业。围绕打造海西创意名城,加快发展动漫设计创意、工业设计创意、工艺美术创意、多媒体设计创意等,鼓励设计+科技”“设计+文化”“设计+品牌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大力培育一批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企业,鼓励优势文化创意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支持特色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工程,鼓励国内外知名文机构、文创大师在鲤城设立分支机构和个人工作室,引进和培养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及文化创意投资、策划、运营、管理团队。加快推进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三期、四期)、东亚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寺逅文化创意产业园、泉州工艺美术创意园、泉州e堡梦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孵化、展示和交易基地,力争实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突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4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20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金融服务业。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鲤城设立分支机构、增加物理网点,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信用评估、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机构,引导发展专业化财富与资产管理机构。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种股权类投资基金。抓住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的机遇,重点推进鲤城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建设,打造全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电商服务业。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为目标,主动融入泉州市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大局,推进电子商务总部基地、万祥商城等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加快泉州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鲤城分园集群注册步伐,做大做强闽品汇、家世比布衣柜、铁路生意网、动漫网等重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引进培育一批行业特点突出、垂直整合能力强、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商,促进网店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打造成为全国性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30%;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建成年交易额超过50亿元的电商平台1个;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和1个省级示范园区(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达到3-5家。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主的企业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滨江总部经济区、聚源国际总部经济区、国际机械装备商会总部大楼、澳门商会总部大厦等现代总部商务区建设,引导境内外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区域总部或运营中心以及本土总部企业入驻。以九一路、温陵路楼宇群和江南新建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快培育壮大楼宇经济集群,形成楼宇经济聚集区,打造区域性商务营运中心。积极培育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市场监督鉴证机构、法律和财务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各类中介机构,加强对现有中介机构的培育扶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为抓手,提升发展市场需求大、增长潜力大、民生效应大的生活性服务业。

 

——旅游服务业。以打造海峡西岸文化旅游中心、中国国际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东亚文都、海丝泉州核心区品牌效应,以古城为整体统筹规划全域旅游建设,深度整合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古城谒祖朝圣游、古城创意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体验游和江南新区康体休闲体验游五大主题旅游,加快推进闽南文化生态园、泉州新门旅游文化休闲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配套发展旅游民宿、旅游特色餐饮、旅游伴手礼等,推进旅游与工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与宗教、演艺、会展、工艺、互联网等价值链接提升,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实施智慧旅游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精准、智能的旅游体验。力争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总量达800-9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商贸服务业。以打造泉州中心城区现代商贸服务中心为目标,加快健全以核心商圈为主导、专业街市为特色、现代商贸物流为支撑的现代商业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创意、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商贸服务业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西街、中山南路、新华路等街区业态更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释放商贸服务新需求,增加商贸服务新供给。加快开元盛世、百脑汇、温陵商贸中心、新天城市广场等大型商场的建设,推进南益鲤景湾、卓辉金色外滩等小区配套商业加快繁荣,提升开元寺、温陵路周边商圈能级,打造笋江新城、滨江新城新商圈。加快推动泉州美食城等项目建设,加快滨江幸福广场、海西汽配城、中骏商城、金泉商城、水果批发市场(旧址)等项目招商繁荣步伐,推进九一路IT一条街、水果批发市场等专业街市做大规模、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配送和城市物流配送,大力培育市场流通主体,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和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

 

——健康服务业。在保障基本医疗体系下居民健康服务的同时,加快发展非基本医疗体系下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亚健康调养、养生保健、康复理疗、慢性病管理等健康服务,培育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和母婴护理等护理服务业态。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迪安诊断(福建)国际医学诊断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发展机构养老服务,为城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鼓励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探索融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家庭服务业。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重点,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服务、家庭用品配送和快递派送、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业。鼓励各类家庭服务企业发展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模式,形成覆盖城市社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的家庭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以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强化创新驱动、龙头带动,深入贯彻落实泉州制造2025”,做强做活存量,做大做优增量,壮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推进制造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清洁安全的都市型先进制造业。到202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年均增长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集高端要素,对接高端项目,集成高端技术,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光电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要围绕建设高端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目标,以新一代高转换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高效单晶异质结双面(HDT)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培育以新一代CIG靶材为核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半导体照明产业要突破高密度LED显示屏、3D-LED显示器等技术,加强高亮度、大功率LED封装技术产业化,开发LED与太阳能集成应用产品和户外、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屏产品。加快推进薄膜太阳能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多层瓷介电容器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众益太阳能灯具产品生产项目、年产200万个锂离子电池技术改造项目等建设,形成涵盖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相关产业链条的光电产业集群,打造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品生产基地。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目标,大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重点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设备、数字对讲机及集群专网通信、基于超导材料的新一代射频功能模块及超导电子产品、军工微波通信产品、大规模专用一体化机芯、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导航定位与融合通信技术系统等,以技术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以规模优势扩大市场覆盖率,打造全国重要的微波通信设备生产制造、展示销售基地。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化发展适应全球制造竞争形势新变化,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引导传统优势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拓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纺织鞋服产业。发挥纺织鞋服业品牌企业、上市企业多的优势,筹建省级纺织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碳纤维、复合差别化纤维等项目建设,加快超细绵纶、导湿快干等高端纺织面料开发;加大鞋业核心技术研发、主导产品设计、自主品牌营销力度,加快数控技术、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装备数控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全省特色纺织鞋服产业基地。

 

——机械汽配产业。机械装备业要主动参与泉州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全数控智能机械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制造业急需的专用机器人,促进制造装备向智能化、特色化、成套化升级。汽车配件业要整合提升汽配产业链,重点发展液压工程机械整机、特种专用汽车装配等龙头项目和大功率工程机械轴承、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四轮一带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推进汽配产业从零部件为主向关键组件和整机生产为主转型升级,从维修市场为主向主机配套市场为主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性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第三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普及。对接泉州制造2025”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鼓励企业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重点推进海西时尚梦工厂(泉州纺织服装绿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互联网+针织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区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建成5个数字化制造车间(企业)、2个智能工厂;数控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达到20个、示范企业达到10家以上。争取2家企业列入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8家企业列入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名单。

 

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加强与中科院海西研究所等合作,重点突破集成电路、传感器、RFID与定位跟踪、传感网络等物联网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支持构建M2M应用平台,面向行业应用开展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运行维护、测试评估、验证认证和人才培训,培育物联网专业化技术服务企业。在工业、商贸、旅游、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培育和拓展物联网发展空间。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实施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网络保险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筹建泉州市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加快形成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开展智慧旅游城区、智慧旅游景区等试点示范活动。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动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采购、营销,推动商贸批发市场商户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鼓励服务业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第四节  推进绿色低碳清洁生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继续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完成市政府每年下达的减排任务,改善辖区环境质量。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提高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强化工业节能,推动建筑节能,推进交通节能,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广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低碳清洁能源。重点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行业企业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加快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绿色化的理念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高新园区、骨干企业循环化改造。推进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城市矿产回收利用。

 

 

 

第四章  科技创新

 

第一节  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加快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微波通信技术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节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建设,着力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暨中小微企业创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充分发挥好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等专业化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载体瞄准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鼓励企业技术平台对外开放,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鼓励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巩固提升江南高新园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成果。

 

扶持众创空间加快发展。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库、存量商务楼宇以及传统文化街区等载体,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改造建设一批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积极引导泉州高新区创客梦工厂、万祥商城(泉州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家世比创业园等打造重点突出、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创业创新载体;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提供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至2020年,建成1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其中省级以上5家。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主动对接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州大学、华侨大学、西安电信四所等高等院校或研究所已建立的数控一代、电子信息、微波通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探索研究集群、虚拟实验室等新型科研组织形式,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努力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第二节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省、市科技专项和科技产业化项目。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到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5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达40家,国家、省、市级企业工程(行业)技术中心达55家;争取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支持产业组织创新。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项目,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深入推进企业手拉手,推进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绩效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咨询诊断活动。

 

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商业模式示范计划,建立鲤城区商业模式示范企业案例库。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更多形式、市场接受的商业模式,引导企业通过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实现跨界经营,推动企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努力形成线上与线下、制造与服务、科技与市场、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打造商业模式创新先行区。

 

支持企业品牌创新。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鲤城区制造业品牌质量效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作用,指导企业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品牌国际化,引导品牌创新、品牌管理和品牌经营,鼓励品牌企业国际商标注册、境外商标维权和开展国际品牌合作。鼓励企业导入国家卓越质量标准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开展标准化示范工作,引导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联盟标准制定,以及主导产业产品、技术与管理的联盟标准制定。力争新增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联盟标准14项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5个。

 

第三节  培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境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带技术、专利、项目及团队,以咨询、兼职、短期工作、人才租赁等方式来鲤城创新创业。到2020年,全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达到2.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250人,博士硕士人才200人。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和复合型党政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人才队伍结构

 

创新以用为本人才发展机制。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推进人才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拓宽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渠道,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强化人才投入保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五章   文化建设

 

第一节  推进精神文明创建

 

坚持法治德治并举。坚持以科学理论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树立道德典型,形成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的社会文明风尚。

 

巩固提升城市文明创建。以继续保持创建省级文明城区领先地位为目标,持续深化文明人文明城文明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区)创建长效常态化机制建设,持续抓好市民素质、绿化美化、卫生保洁、交通秩序、市场规范等基础性工作,推进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制度化,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公民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完善登记注册、对接需求、服务管理、活动记录、激励保障的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拓展志愿服务活动领域,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育苗工程为载体,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普及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完善校内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网络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第二节  建设海丝先行区人文交流新平台

 

加强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切实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做好地方文史、档案文献征集保护研究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抓好各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传习所、展示点的申报和保护,支持、促进非遗生产性传承。抓好重点文物的保护工作。

 

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大力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建设,继续实施闽南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重点推进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人文交流新平台和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

 

打响鲤城文化品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落户泉州为契机,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并举战略,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举办泉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鲤台南音大会唱、创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搭建以展示、交流、交易为主的文化交流平台,广泛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对外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渠道,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鲤城,让鲤城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提升鲤城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节  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推手,整合各级公共文化资源,坚持均衡配置、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的原则,重点抓好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和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建设提升工作。扩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共建共享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常态化开放和规范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重点抓好数字电视、数字影院、数字社区书屋、电子阅报屏等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做好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社会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社会化、专业化运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第四节  组织引导群众文体活动

 

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依托基层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兴办读书社、书画社,组建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等;依托传统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读书征文、书画摄影、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有特色的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建立健全文化协管员机制,鼓励有文艺专长的居民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组织和辅导社区文化活动。加强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指导,推进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特别是社区健身场所等建设,辖区内有条件的单位、企业、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实现社区公共运动场所全覆盖。继续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培育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重视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做好五祖拳等民间传统体育的挖掘、保护和推广工作,培育区域特色体育品牌。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建立学校体育项目和优秀人才培养、输送机制,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建立文体活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对文化体育志愿队伍的培训,完善文化体育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吸纳更多有文体技能的居民成为志愿者,在社区就近就便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节  发展特色优势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点发展有地方特色、区域优势的文化产业。支持文化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第六章  社会建设

 

第一节  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打造深内涵显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及建设五年规划,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满足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特色化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巩固提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地位。

 

完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提高保教质量,率先普及学前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组团式小片区管理模式,整体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完善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江南学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第十五中学扩建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办好特殊教育,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专家引领的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培育机制,完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管理制度,健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机制,做大名优教师群体,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教学管理、家校互协、资源共建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推进健康鲤城建设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五位一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创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深化省级健康教育试点区建设。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重点抓好原万祥医院用地、泉州中医联合医院二期、泉州妇产医院改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推进常泰、浮桥、开元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深入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建设。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积极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优化医疗卫生人才结构。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放大优质医疗资源效应。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动计划生育由控制人口数量向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转变转型,改善人口素质和结构。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实现人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权益,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改善儿童成长环境。

 

第三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就业,推进大众创业,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开发街道、社区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统筹人力资源市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促进劳动者自由流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全面健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建成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妥推进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配合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面实施居民医保、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积极作用。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行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新增保障性住房40万平方米。

 

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家庭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以城市备灾减灾、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为基本内容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及低保户为主要对象的补缺型社会福利,兼顾发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组织。

 

 

 

第七章  改革开放

 

第一节  深化改革攻坚突破

 

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主动融入泉州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与各类金融、准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鼓励设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产业链金融、商圈金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实践。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方式、质押融资方式等创新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和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法制化,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示范活动,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及运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并联审批和三集中审批,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精简前置审批环节和中介服务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全面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上下衔接。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构建集中统一的综合监管和执法体系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按照经济与战备兼容、平时与战时衔接、军需与民用一体的要求,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成效评估体系。在地方人才、科技、装备、信息和教学领域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落实国防和军事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军地通用、平战共用资源,进一步走实拓宽具有鲤城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努力达成经济效益、科技效益、社会效益与军事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构建大国防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协调驻军广泛参与驻地五个文明建设,巩固双拥创建成果。

 

第二节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以闽南文化为精神纽带,积极融入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重点提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水平,促进产业、产品、市场、载体的对接。实施优进优出战略,鼓励企业参加泉州品牌海丝行系列活动,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注册商标、出口认证等,提升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造成外贸新增长点。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突破以绿地投资为主的单一利用外资方式,探索以参股、并购等方式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进引资与引智、引技结合。积极吸引海丝沿线国家企业来鲤投资,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力转移,重点吸引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加强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扩大技术溢出效应。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承接高端产业、新兴产业转移。

 

推动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参与资源开发、建立生产基地、设立营销网络等。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推进国际化经营。鼓励在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

 

第三节  推进对台港澳侨合作

 

深化对台交流合作。以闽南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等祖地文化为重点,推进鲤台文化深入交流融合,不断提升交流层次、水平和规模。以太阳能光伏、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推进鲤台制造业深度对接。以文化创意、金融等为重点,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强对台教育、卫生、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大鲤台青少年交流交往,举办鲤台青少年夏(冬)令营,增加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拓展对港澳经贸合作。充分利用港澳的国际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与港澳紧密互动,深化与港澳金融、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加快形成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

 

积极拓展侨力资源。强化与海外华侨华人乡情、亲情联系,密切与海外侨界社团、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联系交往,进一步汇聚侨心侨资侨智侨力,做好侨资投资促进与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海外乡亲来鲤投资创业。

 

 

 

第八章  法制建设

 

第一节  推进法治鲤城建设

 

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宪治区,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的自觉性。健全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机制,加强对遵守宪法和法律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及时追究和纠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践行职权法定原则,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向社会公开权力运行清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逐步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后跟踪评价、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深化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探索推行综合执法,减少执法队伍种类,避免多头执法,提高执法效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执法程序,明确执法流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推进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保障公正司法。落实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司法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

 

推进全民守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第二节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透明化和社会治理模式多样化。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服务中心为公共平台、居民委员会为自治主体、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协调,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推行居委会直选,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引导居委会运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法,处理社区事务和协调社区矛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社区自治有效衔接,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三节  推进平安鲤城建设

 

畅通民意表达和回应渠道。切实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反映民意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组织反映民意的机制,重视和关注网络民意,完善社情民意回应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信访初次办理、信访代理、律师等第三方参与、信访事项终结等长效工作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创新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区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和属事属地管辖相结合的联动化解机制。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依法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集资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完善城区消防等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健全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强化餐桌污染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企业生产安全诚信机制,促进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担责。完善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层级分明、互促互补的监管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兴安发展战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智慧安监管理,着力构建执法检查数字化、职业卫生监督信息化平台,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第九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要以本规划纲要为依据,做好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规划目标上的一致性、规划空间上的一体性、规划实施上的协调性,改变以往各个规划之间时序与空间、发展与布局相互割裂的状况,形成以本规划纲要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确保本规划纲要有效实施。

 

第二节  推进规划责任落实

 

要以本规划纲要为依据,建立责任明确、分类指导、高效协调的规划实施责任体系。本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目标任务,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责任,要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本规划纲要提出的预期性目标任务,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各部门、各街道要结合各自职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实施方案,实化保障措施,保障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第三节  加强规划监督评估

 

要以本规划纲要为依据,抓好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年度分析检查,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对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年度评价考核,对各街道、各部门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任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抓好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对规划纲要进行修订的,由区人民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实施。

 

第四节  强化规划项目保障

 

要以本规划纲要为依据,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根据各年度经济运行和项目筹划、前期工作等进展情况,适时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形成重点项目持续滚动发展态势。建立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定,抓好重点项目社会稳定和环境风险防控,健全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强化重点项目要素资源保障,严格重点项目建设程序,加强重点项目实施管理,强化重点项目安全质量监管,切实做到以规划纲要引领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保障规划纲要实施。

 

第五节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要以本规划纲要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规划纲要的宣传活动,让规划纲要描绘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广泛凝聚全区上下智慧和力量,激发各方面创新创业热情,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规划纲要实施,使实施规划纲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编制指导:苏庆赐  黄阳春

 

编制单位:福建省计划学会

 

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