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尽管台风“格美”给泉州带来强降雨,但除个别地势较低的路段外,各地城区道路通行状况总体良好,未出现明显积水内涝情况。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按照“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要求,滚动实施排水防涝项目建设。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排水防涝项目(项目包)28个,缓解或消除城区道路积水点107处,基本达到“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的目标。
目前,泉州市仍有一批新建或续建的排水防涝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
每逢强降雨,鲤城区南环路部分路段的排水问题就备受关注。近年来,市、区城管部门针对江南片区排涝系统不完善、排水能力不足的状况,开展了池峰路东西路积水点整治和排洪渠清淤等工作,着力缓解积水问题。同时,协调泉州城建集团推进乌石滞洪区工程建设,现已发布施工及监理招标预公告。此外,鲤城区计划在紫华路新增一处雨水泵站,将雨水强排至紫帽山截洪沟,以解决南环路与紫新路交叉口的雨水排放问题。
在中心城区,以往逢强降雨易积水的路段还有刺桐路圣茂街路口、朵莲寺和城东体育街等。对此,泉州城管部门组织分片区对市政道路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登记积水节点,“一点一策”分析原因、明确办法,协调推动相关单位实施改造整治。今年上半年,泉州市政排水公司在圣茂街新建成DN400污水管道558米;晋江市水利局在望江路新建约34米长的截水沟、埋设326米DN1000雨水管,使之与兴霞路市政雨水管联通;市城管局市政工程中心在体育街加密雨水口并将雨水主管外移,有效缓解了上述路段的积水问题。
城区排水防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蓄排并举”。当前,泉州市正加快实施西华洋片区改造—滞洪湖工程(一期)、东梅水库排洪渠内涝改造工程、彩虹沟改造工程、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三期排洪渠工程等多个项目,将进一步提高城区排水系统的容量适应性,增强城市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