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文旅局获悉,历经四个多月修缮,省级文保单位王顺兴信局(船楼)修缮加固工程已于近期完工,这座承载着侨批记忆的老建筑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据悉,王顺兴信局旧址由书房、奇园、船楼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是泉州地面上运营最早、规模较大的侨批信局,也是福建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两个侨批信局遗址之一,是见证了福建省华侨史、邮政史、金融史的重要史迹。2009年,王顺兴信局旧址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修缮加固的船楼为中西合璧的二层外廊式风格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膳房、护厝、石庭、花圃等组成,为王顺兴及家人的起居办公等场所,占地面积为293.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46.70平方米。此前,由于年久失修、雨水侵蚀以及管理不当、人为改造等原因,造成木构件糟朽严重、屋面破损漏雨、前埕局部塌陷等问题。
“2020年5月,我们便组织相关单位对船楼进行抢救性加固,缓解病虫害对建筑的安全威胁,王氏后人也曾自发性进行补瓦、补漏等维护工作。”区文保中心主任林志福介绍,此次加固修缮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其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修缮内容包括排水疏导、墙体维修、木构架维修加固、屋面揭顶维修等。
2024年8月,王顺兴信局(船楼)修缮加固工程正式启动,历时四个多月,该工程于今年1月正式完工。平整干净的地面、焕然一新的门窗、崭新的屋瓦梁柱……修缮完成后,船楼的昔日风貌得以还原,红砖、骑楼、百叶窗等装饰结构,让整栋建筑既有南洋风格和西式元素,又不失闽南传统风情。“修缮过程中,我们坚持‘修旧如旧’,选用与原建筑一致的材料,根据原有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还原建筑历史风貌。”林志福表示。
王顺兴信局(船楼)的修缮完成是鲤城区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生动缩影。“王顺兴信局浓缩了闽南侨批信局诞生发展的历史,也倾注了华侨华人情感的寄托。”林志福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积极争取资金,对船楼进行智慧安消防改造提升,切实提升文物建筑安全水平。
此外,记者还获悉,王顺兴信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奇园目前也已启动修缮。修缮完成后,该建筑有望被打造成为闽南侨批档案文化展示场所,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