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时常都能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的垃圾清运工作,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为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质效,鲤城全面优化环卫作业流程,积极推进降本增效,让市民游客共享“净”美古城。 “由于古城文旅市场火热等原因,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环卫作业负担逐步加重。”刺桐鲤市政公司副总经理郑景星告诉记者,为此,他们对人员力量投入、作业方式等进行调整,在提高环卫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压缩运营成本,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员配置方面,刺桐鲤市政结合辖区环卫需求,考虑不同时段、地段的垃圾产生量和保洁难度,实现环卫人员精准配置。“比如在西街、中山路等人流密集的商圈,我们统筹调度人员推行合理轮岗制度,包括抽调其他区域人员支援,确保高峰时段的路面始终保持整洁。”郑景星告诉记者,经过调整,高峰时段垃圾清理速度大大提升,路面垃圾停留时间从平均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 在车辆管理方面,积极引入新能源环卫车辆,集冲洗、清扫、吸尘等多样功能于一体,不仅实现一车多用、提高单车作业效率,还减少了车辆购置成本和日常燃油成本。“新能源环卫车辆作业时会开启‘静音’模式,减少对周边的噪声影响,受到居民广泛好评。”郑景星表示,他们还运用对讲机、路径监控等智能技术,依据作业需求监控调度车辆,减少空驶时间、降低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刺桐鲤市政大力推行机械化与人工协同作业,其中,主干道采用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辅助的作业模式,每小时清扫面积从3000平方米提升至4200平方米;背街小巷则采用人工清扫为主、小型电动清运车为辅的作业模式,并结合便民上门收垃圾服务,由环卫工人定时驾驶垃圾车巡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自该服务推行以来,累计服务居民超5000人次,古城街巷垃圾满溢现象减少75%,居民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城市之美,美在市容。接下来,鲤城将持续优化和探索环卫作业新模式,定期组织环卫作业技巧培训,提升环卫工人专业技能与工作效率,不断推动环卫工作向智慧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营造更加干净、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