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浯社区
来源:海滨街道办事处 时间:2025-01-13 15:34 浏览量:1

  【行政辖区】笋浯社区地处晋江中下游北岸、泉州市区西南部,隶属于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东临笋浯溪,西临晋江中下游河道,南至顺济大桥土地后,北与乌墩白水营交界。辖区总面积约1.34平方公里,共有39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5517人,常住户2383户,常住人口8417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鲤城区浯江路1号。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占地面积1086.88平方米,建筑面积1970.96平方米,来源于原笋浯村集体资产。

  【社区班子】书记、主任:郑福春  联系电话:22377961

  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5名,其中两委成员7名(社区党委委员7名,社区居委会成员7名,交叉任职7名,女性2名,大专以上学历6名,35周岁以下0名);社区党组织现有党员1461名,其中社区在职党员15名。

  【社区风貌】聚焦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借势破局”的魄力保持战略定力,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心态、“行稳致远”的节奏在前进中积蓄能量、破解问题,应对危机、开创新局。一是推动党建强基提质。实施“固本强基提质”行动,着力激活力创品牌提质量,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二是提升创业“造血”激情。聚力推动集体经济提质扩量增效,持续集聚发展动能,力促发展势头“强劲向好”。 三是夯实平安稳定根基。以“主动创稳”为主线,推进“一核三心四联五治”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实践,切实筑牢压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硬底盘”。

  【辖区单位】社区驻有鲤城实验小学(笋浯校区)、鲤城区古城消防救援站、海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泉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农资集团泉州公司、泉州市滨江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等企事业单位。

  【社区经济】社区集体资产以笋浯社区办公大楼、笋浯工业小区、原笋浯小学、笋江商贸大厦和新华桥头旧大队部、宫后路膳厅、临彰旧竹编厂等多处旧厂房为主体构成。社区经济收入以集体资产租金收入为主,年经济收入约330万元。

  【历史人文】笋浯社区系原笋浯村委会于2002年5月改制而来,由菜洲、金山、美厝等自然村组成。笋浯村,原名“蔡公洲”,是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的一个村庄。其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有一个蔡姓官员因不满于官场环境而辞官退隐于此地,因普通话中“蔡”与“菜”同音,故称“菜公洲”,简称“菜洲”。

  【建筑景观】泉州北滨江公园“五区十园”文化展示区笋浯园、石笋园、笋江园,围绕“生态自然,文化展示”的理念设计,打造生态滨水景观,是市民休闲健身的滨水绿廊和城市滨江亮丽风景线。

  【社区党建】突出党建引领,深化固本强基,为社区治理服务蓄力赋能。一是筑牢战斗堡垒。持续锻造坚强班子,全力稳固党员、居民代表、老协等先锋群体“红色动力”“硬核支撑”。二是推动服务提优。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倾力打造“浯服临门”品牌矩阵,进一步推动“党建+”邻里中心品质能效升级。三是打造引领驱动。推进协商式治理实践。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商”为核心,推动民主协商落地落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厚植文明乡风。大力实施乡风善治工程,以正能量文化为“风向标”,弘扬传统文化“精气神”,引导居民群众崇德向善,推动移风易俗“深扎根”,让乡风文明“筑基固魂”。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获得荣誉】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省乡镇(街道)“五星级”社会工作服务站、市“四星级”“党建+”邻里中心、市“四星级”“党建+”邻里中心垃圾分类星级社区、市“五星级”卫生健康服务点、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区“疫情防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文明社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