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心与济世怀
——访全国政协委员、南益集团总经理林树哲
(一)进取奉献
泉州侨乡,侨事活动多。因职业关系,我躬逢其盛。在多种场合邂逅
我在不同场合听到林树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达则兼济天下”。他言出行随,用诸多善举懿行实践先哲理想。
穷苦经历,淬砺林树哲的务实进取精神,也激发他的报国心和济世怀。一番拚搏,事业有成。他捐资在华侨大学兴建“椿萱楼”,作为华大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在泉州七中(晦鸣)捐建“春晖图书馆”,并捐资100万元,设立“林克雄奖教奖学金”等,个人捐资逾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在其家乡南安官桥,捐资建学校、球场、老人会、侨联会、修桥造路等,总额逾500万元。
林树哲多次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乐育英才”金质奖章、牌匾和荣誉证书。
2001年,林树哲在南益集团投资祖国大陆20周年庆祝会上曾说,“企业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企业除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之外,不能不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有所贡献。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社会责任,尤其不能放弃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增进全社会的福祉。”
林树哲曾对记者认真地说:“我常反躬自问,我们追求什么?作为企业,我们不能不追求效率、追求利润,追求发展、追求财富。然而,若不能增进社会的福祉,追求财富又有什么用?”
林树哲赞同并支持董事长吕振万的志向,决心捐建百座学校千间教室。他率领下的南益集团投资祖国内地25年来,已经捐赠了1.6亿多元,至今实际捐建近200座、1400多间大专、中小学教室和一批文化体育设施,面向全国,覆盖南安全市16个乡镇110多个村落。爱心所及,外县、外省的大、中专、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公益事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近10所大专院校,咸沐其惠。仁风善举,遐迩同钦。
(二)进谏献策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一面慷慨捐资办公益,一面直率建言履职责。
爱之深,则责之切;望之殷,则言之诚。为了祖国,为了公众,林树哲多年来勇于进谏,善于建言;针砭时弊,剀切中肯;社情民意,萦绕于心。其忧国忧民之敏思高怀,形诸笔墨,振聋发聩,闻之者无不动容。
2006年3月全国政协会上,林树哲委员提交多个涉及海峡两岸金融、旅游、贸易等方面的提案。他表示,两岸金融合作往来是两岸经济融合的大势所趋,但福建至今尚无一家台资金融机构。他呼吁大陆金融监管机构应放宽条件,鼓励台资前往福建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帮助实现福建金融机构赴台设立营业性机构或代表机构,鼓励台资金融机构和台资财团参股福建地方银行,并在持股比例上放宽,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福建的渠道。同时他还呼吁修订《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放宽对台小额贸易船只100万吨位、交易金融10万美元的限制,对原产于台湾的企业自用货物实行进口免税政策,并在外汇管理、通关监管等方面实行灵活、便捷、优惠办法。
2005年全国政协会上,林树哲呈交的提案是:……
2004年3月全国政协会上,呼吁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教育,提高其素质。
在我国干部队伍中,基层干部(主要是县和县以下机关的工作干部)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具有数量庞大,位置重要,任务繁杂,承上启下,影响深远等特点。在群众眼里,他们就是政府,就是领导;在投资者眼里,他们就是投资环境。林树哲建议:一是大力加强道德方面的培养教育;二是引导更新行政观念;三是培养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四是配合基层干部的培训,方法、体制要与时俱进。
此前,他在福建省政协会上,或呼吁重建诚信社会,或建议进一步发展福建外向型经济,或吁求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克服速度偏好,力求科学发展》等,都富有洞悉其萌的前瞻性和高屋建瓴的大局观,表现其不凡的睿智和责任感。
(三)嗜书砺志
林树哲的远见卓识,源于深广阅历和实践,也来自他的嗜书勤读。
他平生最大遗憾就是生不逢时,没上过大学,所以一遇休闲就读书补拙。他在香港的办公室和家里四壁摆满了书橱,藏书已逾万册。每逢外出,他都要带上几本书,书伴旅行,已是惯例。在候机楼、飞机上、酒店里,见缝插针,啃上几页,与古今大儒贤哲进行灵魂对话,汲取营养。“要做大事,须先读书。”这是他的处世圭臬。他广泛阅读了涉及工商管理、政治、人文、历史各个方面的书籍。他尤爱看历史传记,说以古人为鉴,大有得益。林树哲说,自己一有时间就去书店,看到各类好书就买下来,自己看,也送给别人看。南益集团的一个总经理说,自己总是可以定期收到林树哲寄来的图书呢。
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南益公司营造了以读书上进为荣的风尚和企业文化。藉书籍的滋润,员工内心充实,怡性明理,公司上下,一派祥和。这是富有生机和创新后劲的企业团队。我每期必览该公司内部自编的《南益管理通讯》,不乏文笔优美、高古雅淡、催人向上的美文佳什,窥斑见豹,企业文化氛围之浓,可知之矣。
南益集团在
本文摘自新华出版社---《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