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欲晞:侨亲“知心人”
来源:区侨联 时间:2024-01-23 10:40 浏览量:1

  【人物简介】李欲晞(1948-2017年),祖籍泉州,菲律宾归侨。曾任福建省德化县高甲戏剧团副团长、团长,泉州市(今鲤城区)侨办副主任,泉州市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市人大华侨民族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侨联主席,中国侨联第六届、七届、八届副主席,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

  迎国新生  取名欲晞

  1948年11月,李欲晞出生于菲律宾的一个爱国华侨家庭。当时,中国军事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曙光在望,激动的父亲就以“东方欲晓”的含义为清晨 5 点出生的儿子取名“欲晞”,以表达爱国情怀。从此,爱国也成为李欲晞的人生底色。

  李欲晞从小受父母耳濡目染,爱国之情根植于心。其父亲李文庭,13岁起到菲律宾吕宋岛南部城市那牙读书,18岁加入菲律宾共产党,是当地华侨学生抗日骨干。在菲律宾抗日战争期间,李文庭积极参加华侨抗日反奸活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回国后,他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1958年8月,李文庭带全家回到泉州,李欲晞后来曾回忆∶“我父亲常说,社会主义大厦已经快要建成了,现在是祖国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回去添砖加瓦,将愧对祖国、愧对后代。”初回泉州,百废待兴的祖国闪烁着新生的光芒。尽管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与海外优渥的生活无法相提并论,但李欲晞本能地在这片土地上感到回家的温暖和安定。泉州老街的红砖古厝、开元寺、东西塔,成为他对祖国的第一印象。

  “我牢牢记得父亲的话,回国不是来作客的,我要为新中国建设尽心尽力。”1969 年,21 岁的李欲晞作为泉州市第一批知青,唱着“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的歌曲,来到福建德化雷锋公社插队落户。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怀揣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站在坚实的土地上,开始了解真实的乡村和社会。”

  下乡知青  文艺明星

  李欲晞把14年青春献给了德化的戴云山区。1970年,德化县文艺宣传队成立,多才多艺的李欲晞成了队里的多面手。他是文宣队乐团的小提琴手,二胡、手风琴、钢琴也都能轻松演奏;他是舞蹈尖子,是《红色娘子军》里表演抢眼的“黄金绿叶”;他是团里的相声演员,还是能自己作曲填词的编导。

  由于长期扎根山区,又表演出色,德化文宣队赢得了“戴云雄鹰”的美誉,这也是李欲晞和队友们最珍视的荣誉。李欲晞后来曾回忆说∶“那些年,每年春节都是在基层慰问演出中度过。每次演出,夜幕初临,山民们举着火把,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演出。在蜿蜒的山路上形成一个闪烁的之字形,我每当看到这一幕都很感动,感受到奉献的意义。”

  在文宣队的岁月里,李欲晞还遇到了后来与自己风雨同舟的人生伴侣——吴永珍,两人的婚礼都是在为解放军进行慰问演出中度过的。原来,到了原定举办婚礼的日子,文宣队却接到慰问部队的演出任务,由于通讯不便,无法通知家人,家里已经开始放起鞭炮,但两人却随队踏上了去演出的路。

  后来,德化县文艺宣传队改为德化县高甲戏剧团,李欲晞先后担任副团长、团长。1984 年,李欲晞作为归侨青年中的佼佼者,从文艺战线转向侨务工作,多年来在文艺工作中的积淀和感悟,让他在侨务工作中也做得风生水起。

  侨界领导  鞠躬尽瘁

  1984年,李欲晞调任泉州市侨办副主任,当时泉州市属晋江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就是从这时起,李欲晞开始从事侨务工作。

  从1995年开始,李欲晞长达18年时间一直担任福建省侨联、中国侨联领导,“侨”字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他视侨为亲、护侨有方、帮侨克难,出台了系列举措,全力维护归侨、侨眷利益;他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推介家乡建设情况,鼓励海外乡亲回乡投资兴业;他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强化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家乡的向心力。

  在福建归侨和海外乡亲中,李欲晞的亲切和温暖有口皆碑,是广大侨亲的“知心人”。在东帝汶暴乱中归国华侨的座谈会上,李欲晞亲自为归侨们剥粽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探望华侨农场的老归侨,李欲晞当场拍板、立即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到海外宣传祖国发展,李欲晞领唱《常回家看看》,众多华侨华人流泪合唱,在场中外人士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艺术修养、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使得李欲晞总是成为侨界各项活动的中心,在海外闽籍侨胞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017年1月3日,李欲晞于家乡泉州逝世。“总结我的人生,始终烙印着一个侨字。”李欲晞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他的一生犹如他的名字,寄托着海外华侨热切的爱国情怀,而这份情怀伴随其一生。中国侨联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赞他“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善谋利侨之事,深入基层作风务实,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建家交友善于创新,为福建乃至全国侨联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海内外侨界享有广泛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