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镇抚巷,因清代巷中有一座镇抚司而得名。由中山路转进镇抚巷,沿着巷子往里走,就能看到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洋楼,整栋建筑高大耸立、气势十足,这便是叶氏华侨旧居,也被称为叶氏洋楼。
叶氏洋楼由华侨叶贻根和弟弟叶贻住自行设计及建造,他们的父亲叶燕伴早年在印尼泗水做生意,经营建筑材料、布匹等生意,兄弟俩从小跟着下南洋。1937年,叶氏兄弟二人回到泉州,在镇抚巷购地盖楼。当时,他们还专门请来惠安建筑名师负责监督建造,瓷砖和水泥等材料都由印尼海运而来,300多根打基础的木桩全靠人工沉降打桩。
洋楼的外立面有大写的英文字母“YAP”,据称这是叶氏在海外经商时“叶”姓所对应的英文名。外廊柱和楼顶山花线条简洁大方,风格统一,显示出主人不俗的品位。洋楼一楼门楣上有“濑水流芳”四字,大厅内有副对联“濑水肇基奕世蜚声惟孝弟,龟山衍祚一门佳气在诗书”,点明了镇抚巷叶氏迁自泉州南安龟山,且是从南安濑水衍派散发开来,代代接续奋斗,创下了基业。
为方便居住,洋楼内外均设有楼梯,除一楼大厅楼梯可以直上二楼外,一楼大门西侧还有一座石梯通往二楼,石质扶手和阶梯的线条简约大方,赏心悦目。二楼两侧外廊各有一处向楼外凸出的小阳台,大门东侧小阳台有一圆孔,从上往下看,正好对应一楼院中的一口水井,当年叶家人在二楼即可直接从阳台吊水上楼,免去了拎水爬梯之苦,可见主人思虑周全。
二楼四面设门,大厅前门门楣上有“南阳衍派”四个字,厅内有一副对联“堂构奠新居紫帽清源双峰对峙,箕裘绵世泽龟山濑水一脉相承”,既点明叶氏最早是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南阳郡,也说明了镇抚巷叶氏的来龙去脉。后门之上则是“南薰淂挹”,“淂”通“得”,字面意思为“可舀来自东南和暖的熏风”。另外两个门楣上则为“东升朗照”“西庚献瑞”。
洋楼分主后楼,主楼建成10年后才建的后楼,两栋楼以天桥相连,地上铺设着当年从印尼海运来的黑白瓷砖,加上颇有地中海风的蓝色门窗、闽南风的烟炙砖,中外建筑元素混搭,却丝毫不见造作,反而搭配得熨帖自然。天桥上还砌筑了石质长条靠椅,是绝佳的纳凉场所。
洋楼建造细节考究,十分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就连一个普通的窗户,都有四层之多:最外层是玻璃,透光通风;第二层是铁条,安全防盗;第三层是纱网,防御蚊虫;第四层则是木窗,遮光美观。木窗通过滑轨移动,可与墙壁合为一体,不占室内空间,同时又不遮挡光线。从这一细节,足可见叶氏兄弟建造洋楼十分用心。
叶氏兄弟还颇费巧思,在洋楼里布设了不少“机关”,各种防盗设施齐全。例如,通往二楼的楼梯口,直接用铁栏封住三面,需要二楼里的人拉伸置于轨道上的铁栏,方可进入,铁栏的构件都是当年手工锻造而成,至今仍异常牢固;二楼前厅后门左右门扇叫作“阴阳门”,左边凸起,右边凹进,合拢之后,互相卡嵌,无法用刀从外面拨开门栓;门栓同样暗藏机关,栓上容易,拉开会被卡住,要在屋内按一下门栓小机关才可方便拉开,门扇和门栓的“双保险”,令人非常有安全感。
有趣的是,二楼大厅前的外廊地上,还设有一个罕见的方形孔。据叶氏后人介绍,这主要用来方便察看一楼来人的情况,可以起到观测盗贼的作用。因为叶氏洋楼坚固安全,在战争年代,叶家多次让学校师生进来躲避空袭。后来,叶氏洋楼还先后作为解放军的军事联络处和泉州市人民法院的办公地点,直到1965年,叶氏家人才重新搬回来居住。
楼顶还有一座八角亭,当年用于纳凉避暑、远眺风景,亭中曾挂着一只小竹篮,置于整栋楼的最高处。据说叶家最初到印尼时也很穷困,靠着提竹篮卖糕点起家,叶氏发达后不忘过往,用这只竹篮纪念曾经的筚路蓝缕,同时教育后辈勤俭持家。如今,这座八角亭四面都已封了起来,用于放置杂物。
浮云翩跹,八十余载光阴流逝,叶氏洋楼“容颜”未改,依旧动人,2001年被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其结构设计精巧独特,时至今日仍能吸引大批建筑系学生或专家学者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