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的浮桥、江南一带及泉州金门。
《拍胸舞》渊源甚为古远,从其特别的草绳头箍、赤脯上身及粗犷之舞步等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解放后民间舞蹈工作者将之整理、加工,并成为不少舞蹈创新作品的素材;1959年《拍胸舞》曾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文艺会演。“文革”后,“拍胸舞”主要在浮桥、江南一带流传,经常参与一些大型文体活动和民间丧仪;1989年舞蹈《拍胸乐》获全国第二届少儿舞蹈录像评奖二等奖;1990年5月,尤金满赴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拍胸舞》,并排练了以《拍胸舞》为基本素材的闽南舞蹈《轿歌》;1992年5月,民间舞蹈《三老拍胸舞》参加了“福建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精选节目展演会”并作为第一部分“闽越遗风” 的序幕;同时浮桥王宫民俗舞蹈表演队也表演了《拍胸舞》。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鲤城区浮桥镇王宫村、江南镇亭店村相继排演了《拍胸舞》并分别参加了当年的第二届沈阳国际秧歌(民间舞蹈)节暨全国优秀秧歌民间舞蹈大赛、第二届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民间广场艺术比赛,均获优秀奖。
《拍胸舞》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在祭祀活动中仅一、二人亦可即时随地随意起舞。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全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全七拍;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的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横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显露出机灵与轻巧、诙谐与爽朗的个性,如此循环往复,动作不变。“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而当今的“拍胸舞”由于舞蹈工作者为使其配上音乐,营造表演场面的热烈欢快,整齐有序,而把它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并配以其它舞汇,形成了“打八响”,改变了“拍胸舞”的基本动作,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拍胸舞”表演者所戴草箍上蛇形头饰鲜明地保留了秦汉闽越族原住民蛇图腾崇拜遗风,其表演形式也保留了古闽越族的原始祭祀舞蹈的遗风;其舞蹈内在动律与土家庭舞蹈“肉连响”极其相似,其舞种的分布与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之间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泉州宋元古老剧种梨园戏《郑元和》中保留“莲花落”乞丐拍胸一折,当今民间“拍胸舞”又是使用保留与泉州的“东方音乐活化石”——南音的《三千两金》,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也具有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价值;《拍胸舞》以“打七响”,“七击”为基本动作,“七击”作为闽越舞蹈遗存的一种至为重要的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极具发掘、借鉴、研究的科学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