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
时间:2010-10-24 08:33 浏览量:1
 

常泰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

2009年以来,我街道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指导原则,联系街道实际,组织街道及社区普查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今年6月底顺利完成普查任务,全街道共收集非遗线索583条,调查项目128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基本做法

我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的有“强、宽、广、深、大”五项特点:一是普查力度强。全街道共投入普查骨干13人,投入普查经费3万元。二是普查范围宽。共涉及14个门类,27个种类。三是普查对象广。在街道辖区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摸和调查,排摸线索都达到每个社区50条以上,做到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四是普查内容深。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五是普查声势大。利用各种途经和手段,大造普查声势,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有力。

1.搭建领导班子,加强统一协调。今年3月街道办事处及时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各社区主任共同参与,负责协调组织全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2.认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加强工作推动力度。3月初,街道召开常泰街道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对全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二是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定期召开每月普查工作例会,使街道与社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和帮助解决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确保街道普查任务工作进度。

(二)动员各方力量,壮大普查队伍。

1.选择普查人员,组建工作班子。街道根据普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从今年初开始都陆续成立了以街道文化站业务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工作机构。各社区也相继成立非遗工作小组,形成了街道、社区两级普查工作网络。

2.利用各方资源,壮大队伍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街道在组建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鼓励和吸收广大热心非遗保护的志愿者加入普查行列。一是发挥“五老”(老艺人、老教师、老专家、老干部和老村民)的作用,让他们直接参与普查工作;二是聘请热心于非遗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担任普查专家,充实和壮大普查队伍力量。

(三)营造舆论强势,宣传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遗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街道文化站充分抓住各种契机,精心策划组织了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过路群众、社区居民、学生等发放非遗普查宣传资料数3000多份,制作宣传板报6期同时在各社区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横幅12条。

二、主要成效

常泰街道普查工作虽然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街道上下形成共识,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一)基本摸清了全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

1.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一是种类、数量状况。调查项目涵盖14个门类27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36个,人生礼仪20个,消费习俗19个,民间信仰与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各10个,岁时节令8个,民间手工技艺及传统医药各7个,民间音乐、民间知识,民间杂技及其他项目各2个,曲艺及生产商贸习俗各1个。由此可见,我街道民间文学、人生礼仪、消费习俗类资源最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 28%15.6%14.8%,民间音乐、民间知识、民间杂技、曲艺等类资源比较稀缺。

 2.建立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一是纸质档案。街道共编纂文字资料1110余万字。二是电子档案。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对录入数据的电脑实行专人管理。三是音像档案。街道共建立完成调查项目录音600余分钟。

(二)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及时抢救本辖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街道特色明显项目、老年人年事已高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106个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及文字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锦田社区抢救整理了民间文学《傅夏器传说》、上村社区整理了《 夫人姑传说》等一批传统民间文学作品。

(三)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这次普查涉及16个门类23个种类,涵盖我街道辖区内所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普查工作开展以前,大部分社区文化室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参加普查的老同志的理解还停留在多年前搞过民间文学“三集成”的思维上。经过近半年的不断学习和磨合,常泰街道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文化业务骨干队伍,现有街道、社区文化协管员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13人。

 三、存在问题:

非遗普查规模空前,收获巨大,影响广泛,是新形势下对祖先宝贵遗产的一次大盘点,民间智慧创造的一次大总结。然而,由于受普查时间过短、普查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普查手段欠丰富等影响和限制,我街道不少普查项目还存在着资料采集不翔实、普查种类不齐全、历史沿革不清晰、项目归类不准确、文本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普查转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后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补充。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理论及队伍建设都准备不足的全新工作和重要课题,接下来需要我们从阶段性的普查转入常规性的全面保护,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后续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强街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鲤城区人民政府常泰街道办事处

OO九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