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是泉州市的中心城区,宋代理学家朱熹誉称他为“海滨邹鲁”,而因此得名的鲤城区海滨街道则又是这个中心城区的中心街道,她东有东鲁社区,中有涂门社区、海清社区、水门社区,南有金山社区,西有新门社区、笋浯社区。辖区内有著名的府文庙、明伦堂、保生大帝、释迦寺等历史名胜,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挖掘不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海滨街道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任务后,街道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工作方案,投入了相应的人力、财力(购买录音器材,解决照相、录像设备),为本次普查工作一路开绿灯,为的是能更好的完成本街道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任务。
鲤城区文体旅游局、鲤城区文化馆对海滨街道的普查工作十分关心,除了在政策上给与指导外,在业务上指派一位文化馆业务干部挂点协调、指导普查工作。根据普查工作方案的进度,3月初,普查工作全面展开,首先召开七个社区的文化协管员座谈会,启发他们的普查工作思路,然后由各社区再召开“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土地、老教师、老农民、老艺人)座谈会,摸清各社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在规定的时间内,七个社区共完成普查线索377条,其中金山社区53条,笋浯社区50条,新门社区50条,水门社区65条,海清社区50条,涂门社区50条,东鲁社区59条。街道文化站站长和文化馆挂点业务人员,根据各社区送来的线索表,进行分类、梳理、甄别。确定下一步普查走访的项目,并填写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类别一览表》,报送鲤城区文体旅游局。
“走村入户,深入普查”是本次普查中最繁重的一项的工作,这关系着本街道的普查成果的质量,本街道的普查工作小组由文化站站长,文化馆挂点业务干部,街道选派人员共5人组成。
海滨街道非遗普查工作开展一段时间以来,排名在鲤城区八个街道中比较靠前,针对这一情况,
本着对普查项目真实性的要求,在“走村(社区)入户”的普查工作中,普查小组的文字笔记、与被普查人员现场录音、被普查的人与物多方位的照片、现场录像均同步进行。从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走访普查工作中,鲤城区文化馆挂点业务干部全程跟踪走访普查工作,在业务上及时给予指导,避免本街道的普查工作多走弯路,整个普查工作的进展十分顺利。至
遵照本次普查工作的全面性、真实性、地域性这一要求,海滨街道普查工作小组对首次已上报的116项中,从历史沿革、表现特点,从内容到文字,都进行认真的推敲、斟酌,删除不属本辖区的项目,合并同类型的项目,增加具有本土特色的项目。在报送“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审时,从116项删减至108项。计14大类型,其中民间文学33项,民间舞蹈8项,民间美术10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人生礼仪2项,民间信仰15项,游艺、传统体育1项,民间音乐4项,民间杂技1项,民间手工艺5项,消费习俗10项,岁时节令1项,民间知识6项,传统医药7项。力求使本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达到高质量、高水准。
海滨街道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小组在本次普查工作中,普查了不少本辖区内的重点非遗项目,有李尧宝刻纸、料丝花灯、江加走木偶头雕刻、锡雕、彩扎花灯、金苍秀戏曲道具制作等十分有价值的项目。人们常说,“创业容易守业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护工作,如何对海滨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海滨街道海清社区
再如,赫赫有名民间手工技艺“金苍秀”,我们原本没有发现他的价值,直到台湾某大学教授多次为“金苍秀”撰写论文,才引起重视。“金苍秀”一直以来用的金丝线是上世纪60年代杭州生产的金丝线。这种金丝线质地柔软,色泽光亮,手感细腻,但如今这种金丝线已经不再生产,取而代之的是含有尼龙、涤纶成分的金丝线,与原来的金丝线相比,在质量、手感上有很大的差别,如若没有杭州的金丝线,那“金苍秀”就将大打折扣。而“金苍秀”的二位传承人,如今却蜗居在一个破旧的工房里作业,工作条件十分简陋,这一方面会影响他们的作业,另一方面,在与海内外客商洽谈订货时,让客人看到这一情景,实在令人感到寒碜。同时,“金苍秀”的传承如没有“锦秀庄”的绣工继承,“金苍秀”将会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既艰巨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在本次普查工作中,我们普查小组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如若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很好的保护好这些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将给后人留下遗憾。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在人力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持久,世代相承。
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