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全面和深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捍卫中华民族主权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根据省、市、区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通知的工作要求和普查工作方案,结合街道实际,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扎扎实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上按我区的普查工作时序进度完成了普查工作。
一、非遗普查基本情况
临江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从3月初开始至6月15日告一段落,历时三个半月。普查分四个阶段进行,三月上旬为普查准备阶段;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为普查实施阶段;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为填表整理阶段;五月底至六月15日为总结阶段。这次普查,街道抽调宣传组、文化站5人,社区文化协管员7人,聘请社会工作者2人共14人,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对所辖的7个社区,进行全面的摸排普查。共召开了18场小型座谈会、调查会,调查走访了205位相关人士,努力使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排查工作点面结合,不遗不漏。
二、非遗普查阶段成果
通过普查,共查出线索481条。其中:民间文学254项;民间音乐2项;民间舞蹈6项;戏剧22项;曲艺3项;民间杂技1项;民间美术4项;民间手工技艺37项;生产商贸习俗15项;消费习俗39项;人生礼仪15项;岁时节令29项;民间信仰21项;民间知识1项;游艺、传统体育16项;传统医药8项;其他8项。没有新发现项目。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梳理确定了112个项目,整理成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传送给区文化馆。我们所选的项目以民间文学居多,达56条,此外,曲艺1条;民间手工技艺4条;消费习俗4条;生产商贸习俗1条;人生礼仪12条;岁时节令17条;民间信仰4条;民间知识1条;游艺、传统体育9条;传统医药3条。有记录文字稿300余页。这些项目大部分在临江辖区都有影响和分布。
三、非遗普查基本做法
我们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基本做法是:
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及时成立临江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进行责任分解,并要求互通信息,分工协作。
2、进行业务辅导,培训工作人员。除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区级培训外,我们在普查前又一次针对街道实际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在普查过程中再次组织辅导培训,对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逐一进行讲解、纠正。
3、依靠群众、“五老”撒网普查,依靠骨干收集采访。各社区依托自己的人脉关系,发动社区群众、热心人士、老协组织、“五老”人员,以“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精神撒开非遗普查大网,并及时反馈排查线索情况,再由非遗普查工作人员及相关骨干登门采访收集,做到点面结合。
4、互通信息、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普查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人员碰头会,通过碰头会了解各社区的普查进度,各社区的重点难点,相互沟通相关信息,相互启发,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抓住关键时间段,全身心投入。要求全体非遗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的这段时间内,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扑在非遗普查上。在茶余饭后与左邻右舍的交谈、小区活动与群众的交谈、聚会就餐与朋友的交谈等业余社交活动中,有意无意引起这方面的话题,千方百计扩大非遗普查面。街道对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普查的人给予适当的补贴。
四、普查结果分析评估
通过梳理普查结果,我们发现,一些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等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工技艺的改进,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一大部分已被淘汰,传承乏人或人亡艺绝;一些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等项目,在我们辖区是弱项,传承人或讲述者不甚了了,只掌握些皮毛,我们只能割爱,把它留给专业剧团或文艺团体去整理;一些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项目,由于城里生活节奏快、观念更新快,远远没有农村保留、传承的完整、准确,因此我们只选择一些传承较为普遍、保留较为完整的项目加以收集整理。
我们所选的项目中,民间文学门类的传说占55条,一些本地地名的传说,可开发利用为旅游业服务。一些名人轶事的传说,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从口头文学转化为书面语言,历年、历次泉州收编的民间文学丛书中都没有载入,我们认为这部分有开发利用价值;曲艺说书类传承人在隘南社区,因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乏人,有被泉州电视台的“泉州讲古”栏目取代的趋势;民间手工技艺“针刺无骨灯”的创作者在溪亭社区,年事已高,传承乏人,生存状态堪忧;消费习俗的传承人主要在隘南、伍堡、溪亭三个社区,他们以此为生计,生存状态暂时无忧;商贸习俗“伍堡树头行习俗”分布在伍堡,该习俗已废弃多年;人生礼仪、岁时节令里的一些民俗,在泉州普遍流传,一时难以消亡;民间信仰分布在寺、庙、宫、观较为集中的隘南、新桥社区,这些信仰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冲击,已由普遍现象变为少数人的地下行为,是否有保护价值,有待专家论证;药物“柯世德膏药”的传承人柯秀珍在新桥社区,是第七代传承人,膏药由家族成员传承保护。
五、保护性措施和意见
根据我们这次非遗普查的情况及对普查出来非遗成果的分析评估,结合街道实际,我们提出如下保护性措施和意见:
重点抢救性保护民间手工技艺“针刺无骨灯”。蔡炳汉同志的“针刺无骨灯”开创了泉州花灯的新品种,创新了泉州传统花灯的制作技艺,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多次在国家、省、市、区的相关比赛中获奖。现蔡炳汉同志年事已高,传承乏人,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聘请区广电站人员前往蔡炳汉同志家,对蔡炳汉同志的“针刺无骨灯”制作技艺进行深度采访。完整记录“针刺无骨灯”制作的材料、过程、关键步骤、工艺技巧、成品效果等,为后代留下系统的音像资料。
2、请我区的相关部门协助,联系有相关专业的中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努力促成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创设课程或设立选修课程,使“针刺无骨灯”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得到较好的传承。
3、拨出专项资金,聘请有一定专业经验和文化素质的人,趁蔡炳汉老先生尚能言传身教之际,跟班学习“针刺无骨灯”的制作技艺,并详细记录整理一整套的文字资料,以传后世。
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文学普查内容。我们认为这部分内容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对延续闽南文化文脉;对增强海内外闽南乡亲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发展闽台关系,佐证闽台“五缘”的历史渊源;对发展旅游业,让鲤城的景点有得看、有的得讲等等,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保护:
1、聘请文采好、历史知识渊博、闽南文化了解的专家学者,对我们普查出来的民间文学进行全面的勘校、考证、润色、修编,整理成书,交由出版社出版或由街道出资以内部刊物的形式印刷成册。
2、与辖区的学校联系,促使我们整理好的这些民间文学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班、队会、故事会、乡土教学的一部分内容。
3、把整理好的这些民间文学向社区推广,让群众的茶余饭后、休闲聚会有这方面的内容,让年轻的父母在选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外有第三种选择。
4、请上级有关部门协助,把整理好的这些民间文学向相关旅行社、旅游学校推介,让我们的天后宫、德济门、李贽故居、聚宝街、青龙巷、富美宫、宝海庵等资源有得看又有得讲。
分期保护正泉茂绿豆饼、秉正石花膏。这两种地方小吃,在泉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信誉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均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的多种荣誉,我们拟分期对其进行保护。
1、近期保护措施。这两种地方小吃传承人的店面,分列天后宫正大门两侧,位置显要,游客众多。我们正积极向市、区相关部门申报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示范园区展示点”,进一步扩大其影响。
2、中期保护措施。主动与这两种地方小吃的传承人沟通、配合,帮助他们整理、完善相关资料,协助他们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远期保护措施。鼓励他们改善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创造条件申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江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
二○○九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