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概述(总述)的撰写
时间:2022-04-21 16:32 浏览量:1

作者:李赤    

        一、概述的由来、地位和作用

  “概”即梗概、大略;“述”即陈说、叙述。概述作为志书的一种体载,比较晚出,始自黄炎培纂《川沙县志》(1936年)。该志于各卷前设“概述”,说明各卷内容大要。但其全志前未置此,故无以明全志大旨。

  志书总的结构方式是横分门类,便予撰写和检索,但门类之间缺乏联系。虽用大事记纵贯穿缀,全志仍无统摄。于是有志首概述之设,“提纲挈领地综述本地自然、社会、人文之历史与现状的概貌与特点”。为了与卷(编、篇)概述相区别,或称之为“总述”。

  概述(总述)是一部志书精华的提炼和概括,是一篇宏观性、综合性的著述。它是作者在熟悉全志内容,清醒认识地情之后,成竹在胸,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加工撰写而成,故有“篇成乃作,一人为之”之说。

  概述(总述)位于一志之首,实为全志之纲,居于统领,总摄的地位。

  概述(总述)的作用有三:1展现地情概貌;2增强志书整体性;3便于读者节时捷取。

  二、概述(总述)撰写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高屋建瓴地勾勒本地大势大略,纵述规律,横陈特点。

  撰写概述(总述)要在“概”字上下功夫,尤重提炼,它所采用的资料既源于志书各篇,又高于志书各篇。它的基本要求是:1展示—地地理环境;2综述—地兴衰起伏的发展过程;3充分反映地方特点;4不回避曲折与失误。

  三、概述(总述)撰写的基本方法

  1章法,即结构方式。作者对概述结构要精心运筹,认真构思。目前可见的结构方式多至十数种,均可借鉴、参考,但并无所谓“最佳模式”。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宜强求一律。作者须根据本地实际择善而从,便宜行事。值得注意的是,概述(总述)不是各分志的浓缩和拼凑,因此不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2笔法,即表达方式。出于概述(总述)功能的考虑,概述一般应有言简意赅、文约事半的特点,即笔意收敛,具有较强的张力。具体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夹叙夹议,以叙为主。要点是议论不宜太多、太空,要做到论从史出,虚实相生,以实衬虚。好的概述让人读来只觉文笔流畅、承转自如、气势贯通、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