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使用
时间:2018-09-12 11:09 浏览量:1
                                                                           郑茂良 *

摘 要:摄影术未发明之前,虽然部分书籍中出现插图,但受到成本等因素制约,插图没有成为书籍重要的组成部分。19世纪前期,摄影术发明之后,摄影器材、储存媒介等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数码时代的来临,图片在书籍中所处的地位日渐重要,甚至出现了以图片为主的画报画刊。在这股浪潮推动下,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使用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规范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收集渠道和照片使用,依法依规地拓展获得照片的渠道和严谨地使用照片是年鉴编纂中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地方综合年鉴照片改变思路拓展渠道

1826年法国科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时[1],估计他不会想到照片会同书籍结缘。虽然尚未查清是哪本书籍第一次使用照片作为插图,但从已经产生“图文并茂”这样的现代成语看,照片和书籍结缘应属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尤其是在数码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书籍中使用照片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作为记述一个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各级地方综合年鉴也大量地使用照片,其使用照片的数量和质量同十余年前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对收集、使用照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地方综合年鉴中照片的收集渠道

为了进一步拓展照片收集的渠道并做到有目的性地收集,首先应该改变收集照片的思路和制订需使用照片的大纲。

地方综合年鉴最突出的三个特性是年度性、区域性和资料性,而通过照片来彰显这些特性,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收集到凸显这些特性的照片,就要跳出以前那种在照片中去寻找照片的思维禁锢,先从大量的新闻线索中筛选出最具这些特征的新闻,再通过新闻去寻找合适的照片。这样,收集照片的视角将会得以拓展。例如,《陕西日报》刊登了一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时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信中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及全国测绘战线的突出贡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新闻。[2]但是原文并没有刊登照片,如按老思路这条很好的新闻线索恐只能放弃,但按新的思路,可收集合适的照片来呼应这条新闻。《陕西年鉴(2016)》最终选择了一张国测一大队队员在西藏阿里地区作业的照片刊印,这样既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这一重要事件,又反映出国测一大队队员艰苦的工作条件。[3]

为了保证目标明确地收集照片,要先制定一个能反映区域内大事要闻的大纲。目前地方综合年鉴使用照片的篇幅在整部年鉴中的比例很小,但因为排版位置重要、反映事情直观而成为一部年鉴的点睛之笔,往往会被读者重点关注。所以在选择照片时必须认真思考、全面比较,有的放矢地使用每一幅照片。制定使用照片的大纲,必须了解本区域年度内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凝聚的新气象、取得的新成绩,将这些线索按事物类型归类,再按事件大小、轻重缓急等条件筛选,力争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年鉴年度性和地域性特征,同时也要兼顾资料性。

因此,收集照片的渠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当地的党报党刊

这类报刊都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所刊内容覆盖所属区域的方方面面,其优点是具有权威性,地缘化特征也很明显,是收集新闻线索和照片最有利的一条渠道。缺点就是照片的审批手续较为复杂繁琐。另外,还存在着个别拍摄者对年鉴工作不理解等问题。

(二)新华社的多媒体数据库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服务系统是新华社对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服务的总平台和总出口。数据库的内容包括新华社实时播发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及各类新闻信息历史资料。使用新华社数据库的优点,一是获得照片的方式高效灵活。新用户只需将新华社要求的资料上报各地新华社分社,由分社上报总社审批后,即可获得用户账号和密码。在账号内转入资金,就可在数据库中下载所需的各类新闻信息产品。二是交易方式安全阳光无漏洞。在转入资金后,各地新华社分社的财务会开具发票,之后所下载照片及所需金额都可打印详单以供监管,而且各类新闻信息产品明码实价。三是审批手续较为便捷。新用户只需第一次通过新华社审批,之后再次使用则无需审批。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照片的地域性较差,如各地党政领导干部的活动和当地一些重要会议等部分内容很难反映。二是新华社每日上传照片的数量多达数千张,由于目前数据库的模糊检索系统使用不太方便,想在浩如烟海的照片中筛选出适合年鉴使用的照片并非易事。

(三)供稿单位

每部年鉴的供稿单位最少也在百余家,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照片来源渠道,而且供稿单位所提供的照片最能反映出本区域、本行业、本单位的年度性、区域性特征。加之有多年合作基础,约稿更便捷。但供稿单位提供的部分照片存在拍摄质量不高、取景视角死板等缺点,因此,这个渠道收集的照片多用于正文插图部分。

(四)亲赴现场拍摄

作为年鉴图片编辑,只要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可以拍摄到很精彩的照片供年鉴使用。例如2015年8月25日,在西安南门城墙“抗战老兵影像展”现场,从渭南市专程赶来参观的抗战老兵韩金宝在自己的照片前被群众认出时,本人用相机捕捉到这个瞬间,之后刊于《陕西年鉴(2016)》。[4]这说明,一张合适的照片不一定必须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要还是要审视照片所蕴含的内涵是否合适。

(五)建立照片资料库

收集的照片不一定每张都在年鉴上刊登,成年累月积累下来也是个可观数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照片资料库。建立资料库的目的就是以备不时之需,但在使用这些照片时必须遵循可“取巧”,但不能“投机”的原则。例如,在收集《陕西年鉴(2016)》所用照片时,获得了一条“2015年12月8日,随着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标志着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5]的信息,但在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通车当日,关中恰遇雾霾天气,收集到的照片效果不甚理想。最后在资料库中选择了一张“十天高速”的历史照片,注释编写为“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达5094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省(市、区)第九”[6]。照片精美、文字简洁且信息量大,这就是所谓的“取巧”。那么什么是“投机”呢?同样以编纂《陕西年鉴(2016)》为例。有这样一条信息,“7月24日,第100列西安至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成功开行。自2013年11月28日首发至今,“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已开行100列5215车,累计发运出口货物14万吨,出口总值约185亿美元”。“长安号”的这次开行,是陕西省践行“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事件,所以这个题材被纳入刊登的范围。在资料库中选择使用了一张“长安号”列车开行的历史照片,但在之后的审查中,这张照片又被淘汰。因为这列“长安号”开行时在车头悬挂有庆祝第100列“长安号”开行的横幅,故只能联系拍摄者,获得现场照片以供年鉴刊登。[7]

最后还需强调一点,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8]年鉴中所涉及的照片绝大多数都属于职务作品,所以在获得这些照片前,必须先以文件或函件这类正式的形式同拍摄者单位联系,在获得单位同意之后,再联系拍摄者提供所需照片。

二、照片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照片的审查

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到:“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各级政府主办,重点记述一个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在这个方面更应做出表率。所以说意识形态是年鉴使用照片审查的重中之重,要贯穿年鉴编纂的整个过程。如果在这个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对一部年鉴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

其次,要审查照片同所述事件是否一致。除了前文提到的“长安号”之外,还可举出很多例子,如中央领导人来陕西视察,一位领导人一年可能会来陕数次,如果审查不细就有可能出现所使用照片同具体事情不一致的差错。这项审查工作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媒体所刊照片进行比对,如果媒体没有刊登照片,则可通过查看照片属性来确定拍摄时间,从而判定照片同事情是否一致。如果从属性中查不到拍摄时间,还可通过照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穿着打扮等这些细节来判断,不能出现图文不符的情况。

再次,要慎用少用领导人、会议照片,忌用人物标准照。这点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2017年12月21日印发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中第二十五条已有明确规定,文中不再赘述。

最后还要审查照片的质量,通过审查像素等指标来判定这张照片是否能达到印刷所需标准。

(二)照片注释的编写

第一,尽量使用党媒党刊的通稿。这些媒体在这方面审查严格使其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在一些文字细节的处理上也颇具考量。以新华社为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度两次来陕,第一次是在2月13~16日的春节前夕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新华社通稿中使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称谓语;第二次是在5月14日,再次来陕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通稿中只使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称谓语。从这点就能看出新华社在这方面把握有度、精细认真。

第二,要突出重点。每幅照片都有一个主角,是文字注释的重点,切不可在原本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上浪费笔墨。例如领导干部的视察,肯定会有各个方面的陪同人员,如果在注释中将这些陪同人员都一一介绍,势必会给读者造成领导视察事小、突出陪同人员事大的错觉。

第三,信息含量要全。注释虽然不可能长篇大论,但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些信息要全,切不可唐突地使用如“开展防火演练”这类照片注释。在保证这些基本要素的前提下,就要努力地去增加信息量,如前文提到的“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达5094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省(市、区)第九”,具体的通车公里数和位居全国的位次在原本的新闻报道中是缺失的,查阅资料后作了补充,让这条注释的信息量倍增。

最后还需注意署名权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10]条例中作品的含义就包涵有摄影作品。所以任何渠道获得的每幅照片都必须署名,如实在不能确定照片拍摄者,也应该注明供稿单位。

(三)照片在后期制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查看送交照片的裁剪是否合适。有时候设计机构为保证照片尺寸的统一,或是单纯的追求效率,往往在裁剪时考虑不周全,常常会出现主要人物的头顶、扬起的手臂,甚至出现照片中次要人物的半张脸被裁剪掉的情况。还有就是设计人员对照片所需表达思想的不理解,在裁剪后出现次要事物反而占据照片的重点区域的问题……只有通过对每幅照片的认真查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就是校对的问题。年鉴使用照片政治性很强,又处于整部年鉴的重要位置,所以读者对照片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其他部分内容。对照片的校对工作绝对不能仅局限于“三校”,而是要贯穿整个编纂校对全过程,必须保证每张照片零差错。

三、使用照片应遵循的原则

(一)严把意识形态关

把牢意识形态关是审查地方综合年鉴所使用照片的重中之重,要贯穿年鉴编纂的整个过程,如果在这个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对一部年鉴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

(二)慎用少用领导人、会议照片,忌用人物标准照

这点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2017年12月21日印发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中第二十五条已有明确规定。

(三)使用的照片必须尊重作者的著作权

地方综合年鉴在使用照片时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明确标注每一张照片拍摄者姓名或供稿单位。一方面达到保护作者著作权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避免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四)认真遴选所使用的照片

地方综合年鉴使用的照片在一部年鉴中虽然比例不大但分量不轻,所以在遴选照片时要更加突出年度性、区域性和资料性,选用的照片应该能清晰反映出本行政区域在上年度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

(五)照片质量要高、文字注释简洁准确

地方综合年鉴所使用的照片必须达到印刷所要求的质量,照片内容主次分明。照片的文字注释要同照片相辅相成且要素齐备、信息含量大。

参考文献:

*郑茂良,男,陕西省蒲城县人,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陕西年鉴》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陵庙文化和年鉴学。

[1]文若愚:《图说世界文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82页。

[2]《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人民日报》2015年7月2日第1版。

[3]《陕西年鉴(2016)》,第6页。

[4]《陕西年鉴(2016)》,第16页。

[5]《西咸北环线建成通车——陕西高速公路突破五千公里》,《陕西日报》2015年12月9日第1版。

[6]《陕西年鉴(2016)》,第14页。

[7]《陕西年鉴(2016)》,第8页。

[8]2002年8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9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第6页。

[9]《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陕西日报》2013年8月20日第1版。

[10]2002年8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9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页。

(本文原载《中国年鉴研究》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