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之一:年夜饭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集体记忆,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恐怕是这个记忆里最耀眼的章节。
年夜火锅 热气腾腾的火锅,不仅温馨撩人,也寄托着人们企盼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年年有余 “鱼”和“余”谐音,既象征“吉庆有余”,又隐喻“年年有余”。
财头萝卜 台湾等地年夜饭有一道菜是俗称菜头的萝卜,它暗喻人们希望来年有好彩头,能行大运,一人吃一个人人都有,谓财头吃进财必多。
元宝饺子 饺子一方面有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又因为白面饺子形似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时又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时为了博得来年的彩头,人们在包饺子时,还会特别把几枚用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如果谁先吃到了,就认为他在新的一年里能赚大钱。
长寿菜 泉州的一些农村,年夜饭要吃“长寿菜”,即将整棵的芥菜或菠菜放在水里煮,然后掰成几块(不能切断),再蘸调料吃,寓意食足寿长。
节节高升 即糖醋排骨,排骨皆为小节,寓意“节节高升”。
另外,炸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也有着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般的祝愿,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想要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就连最后一道的甜食也有期待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的祝福。
依据民间传说,年是蛮荒时代的猛兽,常滋扰人类圈养的六畜。为了将年逐走,人们用火烧竹子,这就是最早的“爆竹”,后来逐渐演化为“鞭炮”。
可是燃放鞭炮引发的安全事故太多,很多地方纷纷禁炮,但是让这个传承千年的民俗从此消失实在可惜,因此现在有些地方采取疏导结合的政策,由禁止改为限制,划定区域让人们放鞭炮。
春联 也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红灯笼 是春节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只要大红灯笼高高一挂,喜庆的气氛立刻就烘托出来了。在门庭张灯结彩象征着家庭圆满、举家欢庆,代表红红火火过春节的味道。
中国结 “结”与“吉”谐音,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
剪纸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一,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就叫“贴窗花”,是百姓热爱并传之久远的过年习俗之一。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最初的形式是“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当时年画的新形式。而如今,年画已经完全转化成了挂历的形式。
1983年,电视机开始普及。于是如何在年三十晚上能给过年的中国观众带来快乐?春节晚会应运而生。
每年临近春节,关于央视春晚的讨论就特火,总会有一些呼吁“抵制春晚”的声音,但春晚终将如约而至,在尚未有一种新的物美价廉的守岁方式可以替代春晚的时候,我们何妨宽容一点,让春晚伴随我们的节日喜庆。
根据传说,“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人们相互道喜,庆贺未被“年”这种猛兽吃掉。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如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家人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庙会是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常在寺庙节日,或以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时代在变迁,往昔的庙会在时尚的今日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热闹依然是热闹,可是过后回味却总觉得缺点什么。
大事之七:祭 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人们相信,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会在岁末的某夜上天揭发人间的罪状。为了祈福避凶,民间逐渐形成祭灶的习俗。
大事之八:春 运
春运以春节的名义在年年重复上演。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多远,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运力和各方面的原因,这春节的漫漫归家路尤为辛酸。数以亿万计的人们不辞辛劳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奔赴一个灯光温暖的叫做家的地方,大规模的流通迁徙悲壮得叫人禁不住落泪。春节年年有,年年回家难。春运已确确实实地演变成交通拥挤、买票难的代名词。
(曾玲玲整理)
原载《方志文萃》总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