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泉州民间俗称“五月节”。这天的月、日均为“五”,所以本名“端五(午)”,又叫“重午”、“重五”。明清时,才开始叫“五月节”。它是中华民族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泉州人采信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说法。泉州古城的端午节民俗事象,有的与其他地区相似,有的则是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在清乾隆《泉州府志》有具体记载:“端阳龙舟竞渡,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贴,小儿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作粽相馈遗,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泉州)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米”。
泉州人传统观念认为五月是“恶月”,要驱邪消灾。端午节时值初夏,气候渐热,正是各种蚊虫、细菌孳生繁殖的时期。泉州一直流传自古形成的辟邪去秽卫生保健风气。节日清晨,家家户户关闭门窗,把苍术、蝉蜕或艾叶放在炭火上焚烧,发出强烈气味,烟熏杀灭房间内的细菌蚊虫,与现在的室内薰杀消毒方法大同小异。同时在大门、房门门楣之上悬插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蒜头五种芳香科植物,俗称“五瑞”,这些植物发出一定气味,能杀菌并驱除蚊蝇。泡雄黄酒,大人少量饮用,有杀菌防虫功效。雄黄酒中加入少量朱砂,涂在在孩子的手心、脚心,或者在额头上写“王”字。另给孩子系挂五色线拧成的续命缕和装有香料及雄黄的香袋,祈望小孩健康成长。
临近正午,各家祭祀祖先“做节”,围坐吃粽子、煎堆。午时,用雄黄或黄栀水书写端午节“午时联”,贴于厅门,书写应节联语,如“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蒲剑冲天皇斗观,艾旗拂地神鬼惊”等等。家庭主妇用食盐、茶叶、薄荷、姜丝炒制“午时茶”作为治疗盛夏肠胃不适的家庭药茶。
端午节下午或傍晚,则举行最热闹、最有趣的活动,如龙舟竞渡活动(俗称“爬龙船”)。泉州是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宋、元时期又是造船技术发达的地区,使得这项活动一直保留盛行至今。水上龙舟竞渡和迎龙王头“采莲”的习俗,都是民间信仰中龙王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2006年,端午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国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此无形文化遗产。泉州端午习俗有缅怀历史和节令卫生两大内容,延续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传统,保留了独具乡土特色的民俗风情,是泉州人对历史和乡土的集体记忆。时移境迁,一些古老的卫生保健习俗或者会慢慢变异甚至消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些民俗项目,如赛龙舟、烧肉粽、捉鸭子,还有“采莲”等,由于有民众广泛参与,以及政府保护,则是薪火相传、生机勃发。
阅读延伸
四海同庆端午节
台湾 根据《台湾风俗志》记载:五月初五日,古曰端午,台人谓之午日节。插蒲于门,湔艾为汤,以角黍时果祀祖。妇女带茧虎,以五色丝制鸟兽花果之属,儿童佩之,谓可辟邪。沿海竞龙斗舟,寺庙海舶皆鸣锣击鼓,谓之龙船鼓。由志书记载可知,台湾端午节的传统节日习俗与大陆一样:带艾叶、挂香囊、悬蒲艾、喝雄黄酒、吃粽子、“煎堆”等等,同样,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还是划龙舟。可见端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俗,深入台湾的每个角落,共同的文化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
日本 由于不再采用农历,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五月五日,日语中“菖蒲”和“尚武”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渐渐地变成儿童日(男孩节),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挂鲤鱼旗,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国插艾蒿避邪,日本插菖蒲避邪;中国鲤鱼跳龙门,日本则鲤鱼旗扬,同样会吃粽子。可见中日两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水乳交融。
韩国 韩国已经渐渐地把端午节本土化,江陵端午祭是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韩国民众信仰和农时活动,用韩民族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它的祭祀仪式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相关节俗
应节食品 粽子:泉州粽子分为碱粽、肉粽。碱粽大都取用糯米配入籼米,淘净后浸泡碱水,再以竹叶等缚扎成多角四方形块状,经久火煮熟后,可存放多日,蘸着糖或蜜食用。肉粽以糯米为主,用半瘦肥的三层猪肉切成方片,放到锅里用糖加五香卤熟,把猪肉捞起后,将卤汁炒糯米,直到所有的卤汁都被糯米吸收;然后加入虾仁、栗子、香菇、莲子等配料,用竹叶包成粽子,用细麻绳系紧,集中放进锅里“炕肉粽”,一般要炖上半日,等粽子出胶,香味四溢,才取出悬挂,吃时再拿去锅中加热,加上香味浓郁的特制酱料、蒜泥等等,十分可口。泉州城区以东街侯阿婆肉粽最为有名,被列为泉州“十佳名小吃”。每逢端午节,人们总在店口大排长龙,争买好吃的“烧肉粽”。
泉州人在端午还吃“煎堆”(俗称“煎低”),分甜、咸两种。“甜堆”以麦粉、红糖和水搅均匀,于油锅煎成掌面大小的圆形软饼。“咸堆”则以麦粉和豆芽菜、韭菜、小白虾或海蚵,油煎而成。南方农历五月初正是梅雨季节,阴雨连日,难得放晴,民众认为这是天空“漏”了,要“煎堆补天”。
民间习俗 采莲 今编《泉州市志·风俗志》记载:旧时泉州各铺境宫庙均奉木雕的龙王头,名“唆啰嗹”,是龙神的代表。每年端午节,城区有迎“唆啰嗹”“采莲”的习俗。当日清晨,先向“唆啰嗹”焚香礼拜,接着抬出沿街巷游行“采莲”。“采莲”队伍由一“铺兵”头戴清兵笠,腰系草绳挂着装酒尿壶,脚穿草鞋,装扮得邋遢不堪,一路如醉似颠,手举长杆红旗前导,两人抬锣,两人抬鼓,沿途敲打随后;一老汉指挥领唱《采莲歌》;几名男扮女装的花婆,手提漆篮,载歌载舞,动作滑稽可笑;最后由2~4人抬“唆啰嗹”压阵。“铺兵”挨家挨户登门入宅,摇旗拂扫,供龙驱邪祈求平安。宅主施予红包,花婆从漆篮里取白玉兰花、泥孩儿或小型“唆啰嗹”回送,出门还需燃放鞭炮相送。根据泉州方志学者傅金星的考证,“唆啰嗹”是古代闽越人语言里“龙”的读音,“采莲”活动是汉族与闽越族相互糅合的端午风俗。
龙舟竞渡 在端午节下午,在沿江各铺境的群众,利用天然水域之便,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参赛的龙舟一般为日常使用的轻便小船,船舷处彩绘龙纹图案,有的把舟首雕成龙头状。少者五七只,多者数十只,舟首插红三角旗。舟尾一人操舵、一人擂鼓指挥,配以铜锣,十多名划手,腰系彩带,分左右两行。龙舟划游时锣鼓敲击声为“咚、咚、叉”,赛前节奏慢,赛中节奏逐渐加快,最后冲刺时,锣鼓声密集至于乱点。两岸观众人山人海,呐喊助威,热闹非凡。
捉猪捉鸭 在一艘大帆船的船首平伸一支长桅杆,抹上牛油,末端绑一个活栓扣住的活底木箱子,内装一只小猪或鸭。参加者要沿杆走到尽头,纵身打开木箱的活栓,下水捕捉掉入江中的猪、鸭,成功即为胜。挑战的难度可想而知。当挑战者或失败掉入水中,或成功打开鸭笼,或在水中追逐鸭子时,表演有趣惊险,常博得岸上观众阵阵笑声和欢呼声。
民谚歌谣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
释意:指端午节前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不要那么早把寒衣收起。
五月龙教子
释意:老龙王教小龙行云布雨,说明端午前后是雨季,难得放晴。
五月节,去污垢。
释意:在端午节,煮艾叶、菖蒲汤或用井水为儿童沐浴洗涤,而青少年及壮年男子,则到江河海中游泳洗浴,据说端午节这天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清明七月半过了,哪有稀罕五月节。
释意:历尽风波,何怕一点小事。清明七月半均是泉州容易发大水的季节,五月端午一般都只是下小雨,故有此谚。
正月初一四界云,五月初五爬龙船。
释意:正月初一是春节第一天,人人无事四处溜达玩耍。五月初五端午节,则要赛龙舟。
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缚粽炊糕粿。煎了堆,办菜蔬,鱼肉草菜逐项齐,等阮翁囝来过节。插榕插艾挂香袋,送蚊送虫驱病祸。
释意:小雨下不停,打油来煎饼,包粽子,蒸糕点。煎了饼,办菜蔬,鱼肉菜蔬真丰富,等我夫君子女过端午。插榕插艾挂香袋,驱蚊驱虫除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