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
时间:2022-04-15 09:59 浏览量:1
 

 

一、泉州古城(温陵、刺桐城、鲤城)

 

泉州别称温陵、刺桐、鲤城。

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至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已有夯土版筑的城墙。随着泉州社会、经济、人口等繁荣发展,自唐初筑城后,经唐·天佑三年(906年)王审知筑子城,唐·天佑间(904~907年)王延彬拓城西地至至清·道光的九百多年间,罗城先后修筑27次。泉州古城从无到有,“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华里,扩至20平方华里,最终达到30平方华里。

泉州城有护城河、外濠七条,城内河支沟(今称“八卦沟”)五条,构成密如蛛网的排水、交通系统。古城内外,大小桥梁不下百座。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故称刺桐城。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二、泉州唐故城(原罗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

1、始建年代

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设置武荣州,州治由原来的南安县丰州城迁址今泉州市区。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称:“罗城,相传为南唐·保大中(943~957年)节度使留从效筑也。”实际上,唐故城初筑时间应在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晋江建县之间,为夯土版筑。

查阅文献可知,从唐·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开始,就一直有关于泉州的“郭”、“城”、“门楼”、“城门”、“郡北墉之立侯楼”等的零散记载。如:

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晋江县上,郭下。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

《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有“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泉州)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泉州府志》的名宦、山川、城池各条也有同样记载。

《泉州府志·卷廿九·名宦·苏妙传》载,唐·苏妙于大历中(769~772年)任泉州刺史,“有惠政,有白鹊巢于门楼。妙出,鹊每随集车盖,民颂歌之。”

《新唐书·卷十八·秦系传》载,唐·秦系隐居九日山,建中元年至三年(780~782年),泉州刺史薛播数度慕名去拜访,新年节庆还送羊、酒,“而系未尝至城门。”

《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有贞元五年(789年),泉州刺史赵昌建置“尚书塘”,灌溉300余顷,泉民德之。故《泉州府志·卷廿九·名宦·赵昌传》有“曰尚书塘,在城东北隅,与东湖隔街。”

唐·贞元九年(793年),欧阳詹《二公亭记》有“郭东里所”之句。同年九月三十日,欧阳詹所撰《北楼记》中言:“兹楼者,盖此郡北墉之立侯楼也。”欧阳詹又有《泛东湖序李谊二仓记》曰:“城之东隅,有万家湖者,渺弥十里。”

《唐故给事郎泉州司马许府君墓志》载:“许谭,字颂本,安州安陆人……贞元廿年(804年)春二月廿七日葬于清源西郭之平原。”“西郭”系指“城郭”的西部。

2、唐故城垣遗址

1996年9月~1997年12月,《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在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泉州文史》第二期)的基础上,再次开展唐故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形成《泉州古城址踏勘与唐故城址钩沉》调查报告(《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

根据调查报告,钩勒出的泉州唐故城遗址,确定唐故城周围13.2里,城区面积将近3平方公里,因趋避地势之故,形状不规则。

北垣:

以北楼(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改称朝天门)为中心点(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分向东、向西两段。

北垣东段:从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楼始,城墙依地势南下接云榭(今气象站),利用云榭天然形势折东至白狗庙前县后街东畔,转南行至米仓巷南泉州卫校,循马鞍山东北麓坡地,沿江厝池南折东,直趋中营,下接唐故城东垣。

北垣西段:从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楼始,城垣往西直线达裴巷北、河岭巷南(第一塑料厂大门偏北,宋南外宗新睦宗院旧址)。河岭以西则沿河岭巷南高地,直西出富厝埕,过新华北路,转西南入花棚下培元中学操场接唐故城西垣。

垣濠沟:

北垣中段无濠(故城北部未设治之前原为荒僻地带,为泉之邙山;北山至北门城口以北乃古河曲之大泽,故无须濠沟)。

东侧南行地段以天然沟堑(破柴巷沟、都督第沟、水巷沟)、大池(江厝池、水心亭池)、沼泽为濠,米仓巷南泉州卫校以东则接中营下沟。

西段河岭至培元中学操场为北部西沟。

西垣:

西北与花棚下培元中学操场的北垣相接,迤西南行至孝感巷北,循巷南下,横穿西街入“老鼠尾”,复循岗阜山脊西南行经欧阳詹故居(今一半圈入源和堂蜜饯厂内,在厂区北墙中偏东)西,南下至崎头庙巷接故城南垣。

西垣濠沟:西北以西姑大池为濠,孝感巷北段西下方即为奇士西界沟,注小督池,汇入素景门旧濠(濠在宣明坊五塔巷口),西南则留从效洗马池接通旧罗城南濠。

南垣:

西起新门街崎头庙巷南口,接故城西垣,沿新门后街经铺仔巷(又称报仔巷)、甲第巷南口,接上崎头巷(在傅府山南,即甲第巷南口折东,今统称甲第巷),过通津桥北、宏博巷(今巷废)南口、关刀埕,穿新华南路入金鱼巷,沿巷过叠芳桥北、井巷桥北,至镇南桥(即南门桥,在今涂山街头岗亭一带)北,继续往东达通远桥(镇南桥东,原胭脂巷——燕支巷正对面)北,折北循鲍厝巷直接府文庙西墙外蓝桥巷,至巷北转东,沿府学泮池、明伦堂池、百源川池诸池及老河沟(时含今路下沟)北岸,至小菜巷龙宫,复北折至伯府埕泉州五中校门偏东,转东循凤池至原漆厂西墙(今名城大厦附近),接故城东垣。

南垣濠沟:西起崎头庙巷南口下,陪城墙迤东至涂山街头东鲍厝巷南口下为旧罗城南濠西沟,折北至蓝桥巷北则以府学池水域为濠,转东至小菜巷龙宫以府学泮池、明伦堂池、百源川池及老河沟为濠,伯府埕、凤池一线以南则以东湖水域为堑。

东垣:

北起中营下东口,接故城北垣。陪二郎巷沟西岸南下,穿过东街入忠义巷,自忠义巷偏西南下,经万厝埕尾,翻越释仔山,至山南麓施琅将军东园假山残址,南下趋凤池巷,至原漆厂西墙北侧路中,接故城南垣。

东垣濠沟:北段为二郎巷沟,至六板桥、七板桥处折东入东门大沟;忠义巷一段以东数十米外东门大沟为濠;释仔山以东、以南,则以烟波浩渺的东湖水域为堑。

3、唐故城城门

唐故城有四个城门。《紫云开士传·文亻冉(“冉”上“孚”字头)传》云,唐·咸通初(860~861年),文亻冉(“冉”上“孚”字头)于开元寺东南造木浮图(木塔)时,“使募施者州四门”。

东门(未详,疑为“行春门”):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

西门(素景门):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据宋志遗文名曰“素景门”,是遗存于志乘中少数唐代泉州地名之一。

南门(镇南门):位于南街(中山中路)南端、镇南桥之北。

东南门(旧通淮门):在故城东南,旧通淮桥(即离井桥,后称登仙桥)北,即今东边巷南口“坊脚”。

北楼:“北墉之立侯楼”,是供“更人防卒”“登俾击柝之所”,楼下无门。因城北河曲大泽阻隔,东北沟渠、池塘、沼泽密布,荒无人烟,无路可通。

西南水门(通津门):位于故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

 

三、泉州旧罗城

 

1、唐·大和三年(829年)前,扩建南垣东段。

清·乾隆《泉州府志·名宦·赵棨传》载,唐·大和三年(829年),泉州刺史赵棨开天水淮时,通淮门已在旧通淮桥的东南,说明此时南垣东段已自鲍厝巷南口向东延展至兵马司桥北,而东垣也自原漆厂西墙径直南延至兵马司桥北。

2、唐·天佑间(904~907年),扩建西垣。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唐·天佑间(904~907年),王延彬权知军州事,其妹为西禅寺尼,拓城西地以包寺。”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介绍:“其增筑城垣走向,即从今新华北路东侧的进贤巷原泉州烟丝厂起,向西北穿过新华北路,到泉州市第一轻机厂的西边容器车间东南墙边的小路,西通奉圣巷(原西姑池已被轻机厂填平,西姑寺也于1958年拆除),连接旧环城路西北段,转向西南到西门路口原义成门所在地;再沿西门城濠东侧,南下抵新门外的临漳桥东畔。该范围包括唐故城城外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一带,其中包罗有龙头山、洗马池、溪后池、长沟、西姑池等地方。”(《泉州文博》第7期,1998.8)

王潮兄弟据泉时,泉州州城周围17.2里,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

3、五代时,重加版筑,正名为“罗城”。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清源留氏族谱·卷二·留鄂公传》:“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大仁风、通淮等数门。”

因“重加版筑”时已内有子城,故外城遂正名为“罗城”。

《晋江府志》载,古泉州的罗城由南唐·保大中(943~957年)留从效所筑。城墙周围20里(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高一丈八尺,有七座城门:

东面是仁风门(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守,西义而成”之义),俗称东门,位于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唐故城东门处。

西面义成门(亦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守,西义而成”之义),俗称西门,位于甘棠巷口偏东西街上(时西城墙已西移,原唐故城之西门——“素景门”废)。

南面镇南门,俗称南门,位于南街镇南桥(蓝桥)之北,大概在今天的泮宫口处。

北面朝天门,俗称北门,位于文胜巷口北门街上。

东南面通淮门,俗称涂门,已从唐故城向东南推移到兵马司桥北。

西南面临漳门,俗称新门,位于新门水关桥东北。

西南还有一道通津门,因门外大部成陆,航道淤塞,跨濠架设津梁交通城外,亦称新南门,位于 傅府山南麓、通津桥正北。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介绍:“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于南唐·保大 年间(943~957年),扩大唐故城的东部、东南部及北部等环半城的外围之地。即由涂门沿今温陵西侧北上,中经凤池、释仔山(旧市农校)至东门;溯向西北,”(《泉州文博》第7期,1998.8)

4、宋·乾德(963~968年)初,拓东北垣。

《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宋·乾德(963~968年)初,节度使陈洪进建崇福寺于松湾,复拓城东北地。”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介绍:“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因其女出家为尼,建千佛庵(即今崇福寺)于城东北松湾居之,复拓东北垣,至东至北包寺入城。地在虎头山东侧,二郎巷沟以外的东北部,今崇福路(城基路)以西的地方,即今泉州市农机公司仓库一带,包罗崇福寺、市委党校内的大小池,其拓展的范围较小。”(《泉州文博》第7期,1998.8)

 

四、泉州新罗城(鲤城)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知州陆藻增筑泉州罗城,城墙内石外砖,横2丈,高过之。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知州叶廷珪复修泉州城,浚八卦沟。

翼城在罗城外,(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筑,东至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成石城四百三十八丈,高盈丈,基阔八尺。”并辟镇南门外为“番坊”。(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称:“绍定三年(原文为“绍兴三年”,误),郡守游九功以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有所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西起原临漳门,沿破腹沟北岸,经马头埙沿五堡溪北岸,过浯浦桥,转北沿东鲁巷接于原通淮门。《志》云全长二里有奇,其实倍之。”(《泉州文史》第二期)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刘淑智建议,建东南翼城,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契(亻字旁)玉立拓南罗城以就之,今统为罗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泉州路达鲁花赤契(亻字旁)玉立径就翼城拓建南城垣,与西南、东南两翼城合,奠定了新罗城的规模。城墙内外皆石,城垣周围23里,高2丈1尺,城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城门还是七个:北门(朝天门)、西门(义成门)依旧址不变;东门(仁风门)沿东街向东移50步;南门原镇南门废,改名“德济门”,移至万寿路口东侧、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东南通淮门、西南临漳门均跨濠沟向东南移近百步;新南门(通津门)移到竹街南畔,曰南熏门。

明·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卫指挥李山修泉州城垣,高增5尺,基广皆2丈4尺,内外皆石;除南薰门无月城外,其余6个门加建月城,窝铺140个;又于仁风、通准二门间开小东门为八个城门。

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兵备万民英为防备倭寇进犯,自北门城口至城东北今崇福路北口,临城北晋江古河曲大濠围以木栅,筑羊马墙。后以舆论谓之压断“龙脉”拆除。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因明羊马墙故址拓翼城4处;复因临漳门外潮汐涨啮,损坏城墙,令水师运滨海巨石于长沟北右半里,筑翼城以捍潮。至是,泉州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此时环城周围24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

八卦沟

系泉州老城区排水系统,是唐代以来泉州府的子城、罗城遗留的濠沟、池塘,经过宋元时期逐渐连接而成排水渠道,大小沟渠遍布市区,其大动脉即八卦沟大濠,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郡守契玉立南拓罗城以就翼城。原南护城河成为城内濠沟。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童汉臣以御史知泉州,探求八卦沟湮塞原因,而加以疏浚。

经历次疏浚引金鸡北渠水冲灌,与百源川池形成市区主要排水系统。

八卦沟大濠两岸,皆叠砌筏形堰岸。这种筏形堰岸如同筏形桥墩,是宋代建筑特点,能承载、负重,虽年代久远仍不变形不坍塌。

 

泉州城原有七个城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涂门、水门、新门有七个水关,现已破坏。

 

八卦沟所有跨越通衢街巷之处,皆建有桥板巨大的石板桥,以便往来。原有桥二十四座,现仅剩十座(铺仔巷桥、通津桥、叠芳桥、井巷桥、祖师桥、清真桥、兵马司桥、鹊鸟桥、水仙宫桥、兴桥)。

 

1、八卦沟大濠上桥

 

自西而东有12座。

 

(1)老先生巷桥:是龙头山通往新门街的要道。

 

(2)铺仔巷桥:是甲第巷通往新门街的要道,今存。

 

(3)通津桥:在新华路濠沟西侧第一条巷,南通新门街,北通傅厝山。现濠沟之南。有石板六条,长4.4米,宽3.25米,石板厚0.57米。桥南西侧民居壁上有石碑一块,高1.22米,宽0.60米;碑座高0.40米,宽0.73米,碑面涂盖白灰,内容不详。该桥是北宋城通津门前桥,北宋城垣城门早已废,唯此桥今尚存。

 

(4)叠芳桥:傅府山迤东第一道桥,在叠芳巷,南通新门街,北连金鱼巷,新门街与涂山街即以此桥巷口为界。桥有七条花岗岩石板,长5.9米,宽3.05米。遂就石板上铺盖薄水泥。北岸东侧有石阶可下濠沟。今存。

 

(5)井巷桥:在井巷,南通新门街,北连金鱼巷。此桥已接近闹市,更是交通要道。桥铺石板五条,全长5米,宽2.84米。双侧筑有扶栏,栏高0.60米,宽0.40米。桥板厚35厘米。现桥面抹盖水泥。今存。

 

(6)镇南桥:是北宋城南城门桥,址在今涂山街头十字路口北侧路下。

 

(7)洙泗桥:是进孔庙府学的要道。

 

(8)祖师桥:是后城通涂门街之桥,在祖师巷,巷北有祖师宫。桥南北向横跨于濠沟上,有七条花岗岩石板,两岸叠涩出檐以支撑桥梁。桥长6.65米,宽2.93米。两侧有石栏杆,桥南西侧有石阶可下,阶长2.5米。旁有一桥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六月立,碑文有:“泉州府晋江县为桥沟已经扩清,勒石以志,”。今存。

 

(9)隐居桥:是后城通涂门街之桥,在隐居桥巷,已拆。

 

(10)舍人巷桥:是后城通涂门街之桥,已拆。

 

(11)清真桥:在涂门街清净寺后,跨濠沟上,始建于宋代,原为石桥,1995年旧城改造时改为水泥桥。现桥双侧为花岗岩石栏杆,桥栏堵上刻有“清真桥”。

 

(12)兵马司桥:在兵马司桥巷尾通宜春村处,原为北宋城通淮门前桥,今存。

 

2、四大街上桥

 

东、西、南、北四大街上原来都有桥,多已湮废。著名如:

 

(1)行春桥:位于东街,已废。

 

(2)锡雅桥:讹称竹仔桥,又称泉山桥,位于北门街,已废。

 

(3)肃清门桥:位于西街,已废。

 

(4)奉圣宫桥:位于西街,已废。

 

(5)花桥:位于南街(今中山南路花桥宫附近),在路下。

 

3、七城门桥

 

泉州城原七个城门都有水关和大桥,近代多已拆建为钢筋水泥桥。

 

(1)仁风桥:位于原东门(今仁风街与东街交界处)。

 

(2)义成桥:位于西门。

 

(3)朝天桥:位于北门(朝天门)处。

 

(4)通淮桥:位于涂门。

 

(5)临漳桥:位于新门,原为北宋城临漳门前桥,后称水关桥,已湮废。今新门前桥(吊桥)旧称甘棠桥。

 

(6)鹊鸟桥:又称水门通津桥,俗称三堡宫桥,位于水门巷尾竹街西,原在水门(南薰门)水关内。桥原为石板桥,东西向,八十年代改为水泥桥。现桥长、宽各5米。桥南紧傍原水关闸门,桥南面濠沟因两岸民房填岩浸沟,仅宽3米,北侧濠沟依旧,宽达6米。

 

(7)水仙宫桥:即南门桥,又称通桥,在马坂巷水仙宫南侧,桥紧挨着宫。原为石板桥,现在石板上铺抹水泥。桥长4米,宽3米。

 

(8)兴桥:在马板巷西侧,原为7条石板,后再增宽4条,桥长4.5米,宽6米。

 

鹊鸟桥、水仙宫桥、兴桥三桥之东,乃原宋元市舶司、市舶司仓库旧址,明中期后,司与仓俱废,遂于此地通晋江的濠沟上兴建这三座石桥。

 

五、泉州子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城池》称:“子城,在罗城内,相传唐·天佑三年(906年)节度使王审知筑。”

 

据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考证,泉州子城“基址范围很小,且很方整”(《泉州文史》第二期)。

 

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四》:“子城,周围三里,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引《高霍记略》:“泉之郡治,相传未有罗城七门,先有子城四门……迨后辟罗城,而四门遂为鼓楼。”

 

四鼓楼的遗址是:

 

东鼓楼(行春门),位于现东街相公巷口以西、门楼巷口以东的街道上。

 

西鼓楼(肃清门),位于现西街菜市口的街道上。

 

南鼓楼(崇阳门,后改名丽正门),位于现南街承天巷口至花巷口的街道上。

 

北鼓楼(泉山门),位于现北门孝悌巷口南侧。

 

子城的走向

 

据黄天柱《泉州古城址它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唐·光启二年(886年)至景福二年(893年)间,王潮所筑子城的走向为:

 

子城东垣,由广平仓向南转相公巷之下濠西侧,过东街南下、原门楼巷以东至西边巷东侧。

 

子城南垣,系现西边巷17号之南转折向西,过晋光小学(原清源书院)西向承天巷及花巷南侧,至仙姑亭。崇阳门(清·康熙时改为丽正门,古称南鼓楼),即在今承天巷西口、花巷东口的中山路上。

 

子城西垣,在会通巷与濠沟墘之间,向北过西街原肃清门处(今西菜市口),直通新街至后孝悌巷。

 

子城北垣,由土窟门牌4号,转向东过孝悌巷21号,直至中山公园之北侧,达濠埔顶(泉山宫,文革时废),过北门街(即北楼——泉山门之所在地),沿破柴巷(即华侨新村二村5—29号),与县后街相交会的白狗庙前,再向东北大城隍南侧至广平仓。

 

六、泉州衙城

 

 

在子城之内。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四》:“衙城,即州治之垣墙。”址在北门州顶,即现中山公园。

 

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称:“衙城原很小,广袤各不过二、三百米,充其量相当于一个土寨,它仅是五代·留从效建立的一个衙门而已。”(《泉州文史》第二期)

 

七、泉州翼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翼城在罗城外,(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筑,东至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成石城四百三十八丈,高盈丈,基阔八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契(亻字旁)玉立拓南罗城以就之,今统为罗城。”

 

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称:“绍定三年(原文为“绍兴三年”,误),郡守游九功以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有所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西起原临漳门,沿破腹沟北岸,经马头埙沿五堡溪北岸,过浯浦桥,转北沿东鲁巷接于原通淮门。《志》云全长二里有奇,其实倍之。”(《泉州文史》第二期)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契(亻字旁)玉立拓建南城垣,与西南、东南两翼城合为新罗城。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刘淑智建议,建东南翼城,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因明羊马墙故址拓翼城4处;复因临漳门外潮汐涨啮,损坏城墙,令水师运滨海巨石于长沟北右半里,筑翼城以捍潮。

 

八、德济门

 

 

宋元至清代的古泉州德济门遗址,位于鲤城区天后宫正大门对面40米处,被埋藏在地下,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2001年6月至2002年3月,市文化局、文管办在配合市政府南片区的整治工作中,邀请省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弥补了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古城门的缺憾,对海交史、城市建筑史、泉州宗教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城墙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筑泉州翼城,在泉州镇南门沿江为蔽成石城。该城基宽8尺,高盈丈,长438丈。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亻契玉立废罗城之镇南门,径就翼城拓建。内外皆石,南门曰“德济”。明、清两代,城屡有修葺。20世纪30年代,泉州市政当局多次大肆拆城,惟德济门留存,直至1948年毁于大火,其址遂埋地下。

 

目前,已确定古德济门的确切位置。古城门的位置与天后宫的大门错开,符合闽南“大门不能对小门”的风俗。遗址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城门、城垣、城墙基址和月城城门、城垣基址两部分,结构完整、气势恢宏;还有德济门城内一条内河流,这条河通过德济门排到外面的护城河。在通道的上面还有一座内河桥叫做“城中桥”。

 

从考古挖掘出来的情况看,德济门由德济门罗城的南门和瓮城门组合起来。瓮城是保护和加固德济门的,不管是德济门的正城墙还是瓮城的城墙,它们的墙基都是由宋元时期遗弃的寺庙的石柱作基础的,这些石柱一支支排列起来,使得墙基异常坚固。

 

德济门遗址发掘出了很多宗教石刻,包括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有一块宗教石刻一面刻的是古基督教的莲花十字架、一面刻的是伊斯兰教的云月图,这种石刻,是泉州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在一块石鼓上刻有六角星,中间填刻有花卉,这可能是犹太教的石刻。在国外,犹太教也有类似的六角星宗教石刻。所以这个石鼓很可能是宋元时期泉州犹太教寺庙或犹太教大商人住宅的石刻遗物。

 

遗址挖掘出土明代碑刻、古城门盖、修城官砖、抱鼓石、统管、一门古炮和3门残缺的大炮等。专家称,这3门大炮都是火药炮,属小炮类,只具备近距离杀伤力,初步考证是明末清初制造。据悉,出土的时候,3门大炮放在一起,可能是南城门被摧毁时,当地居民将大炮放在一起,就地掩埋。

 

九、朝天门

 

 

明·隆庆《泉州府志》认为:北楼“即罗城之朝天门。”

 

清·乾隆《泉州府志·古迹》称:“朝天门系南唐·保大中(943~957年),留从效扩城后方予北门之名号。”

 

唐·贞元九年(793年)九月三十日,里人欧阳詹为刺史席相重修北楼作《北楼记》,言:北楼“树于雉堞”;“兹楼者,盖此郡北墉之立侯楼也”;“卜筑之始,微而具之,袤不倍常,广惟再寻,制造日远”。可知北楼即唐故城北城上的“立侯楼”,原先规模不大,构造简单,是供“更人防卒”“登俾击柝之所”。

 

宋·乾道泉州知州王十朋《重修北楼记》云,北楼“在州宅之北”;其吟北楼诗中曰:“匆匆未暇众宾集,草草且与同僚游。山川城郭壮哉郡,清源紫帽双明眸。却惊云榭在地底,坐见日毂经檐头。”得知北楼即在宋州衙(今洲顶中山公园一带)之后、云榭(今气象站)附近,准确位置,在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

 

2001年8月4日开工重建的朝天门,位于现北门街环岛。该城门按照宋元官式古城门楼工程设计,占地面积为577.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2.3米,城楼为五开间二层歇山式单檐木结构建筑,各道工序工艺上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十、临漳门

 

 

位于新门街与江滨路交汇处,靠近笋江大桥,风格复古,2002年重建。

 

 

十一、泉山门

 

 

泉山门”据考为唐·天佑三年(906年)所建,原址在北门街气象台和中山公园附近,已废。

 

2002年底动工重建,位于在市区现威远楼和中山公园北侧,朝天门以南,北门街西侧,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古城门。

 

复建的“泉山门”按唐末五代时期的规制设计,占地面积625平方米,总高度13.64米。

 

城门楼建筑面积59平方米,高7.4米,采用单层单檐九脊歇山顶,面阔三开间,进深四架椽,灰瓦青砖。从立面形式上,正脊垂脊及戗脊为叠瓦脊,大门为版门,直棂窗,斗拱为偷心造五铺作斗拱,梁架用叉手。

 

城门墙高6.24米,外用青砖,内用碎石、三合土建造。

 

 

十二、城心塔

 

 

又名定心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井亭巷北端西侧(旧属万厚铺),现耸立在一户人家的围墙内。1983年1月公布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为楼阁式,五层五檐,下有塔座,平面呈八角型,高约4、5米,边长0、75米。塔身红砖砌筑,外涂白灰,顶装以红陶罐迭成而涂上白灰的葫芦刹;塔座作须弥座,用花岗岩砌筑。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七·古迹》载:“定心塔,在万厚铺郡城之中,明·万历间(1573~1620年)造,国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泉州市政府“保护碑”引用此说。然此说不确,因1987年发现该塔须弥座束腰上嵌有两方花岗岩石题记,一方镌刻“万历元年(1573年)重修”,一方镌刻“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修”,说明定心塔早在万历元年(1573年)之前就已存在。

 

根据郑焕章《泉州城心塔建造时间考》(《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论证,城心塔的始建年代应该与唐故城同期,即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至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的盛唐时期。

 

郑焕章同时认为,城心塔不是唐故城、旧罗城、新罗城的确切意义上的城中心标志,仅是象征性而已。其作用,是镇煞风水,因“泉人堪舆”(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

 

 

十三、惠安城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惠安知县俞文进始建惠安县城,周长986.5丈、高1.9丈,开4门。

 

 

十四、安溪城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安溪县治城垣开工修筑,至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完工,周围660余丈,高2.1丈,阔1.8丈,设4门。

 

明·安溪詹彬《喜登新城有赋》:

溪山表里称雄居,此日登临更豁如。

雉堞崚嶒浮翠巘,楼台缥渺逼苍虚。

黄龙旧喷千湾水,丹凤新銜万里书。

丧乱久经今贴席,何人意气不安舒?”

 

 

十五、永春城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永春增筑县城,周长518.2丈,高1.9丈;次年建四城门。

 

德化城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德化知县邓景武请筑城垣,周837丈、高1.3丈,东设宾阳门、西置有年门。

 

 

十六、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城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秦钟震《咏崇武》:

一派孤城似驾鳌,万家烟火掇风淘。

青山走势小兜尽,沧海支标大岞高。

蛟蜃阶前光咫尺,帆樯岛外影纤毫。

尘襟獅石泉堪沁,海阔天高白发搔。”

 

明·王约《崇武观潮》:

篙师波里立,万坎皆为雷。云物任神幻,风波自阖开。

帆轻与水去,雁高从天来。应想闺中子,眼穿郎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