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常泰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及“三比一看”活动为契机,主动融入发展建设大局,大力提升服务实效,努力促进常泰街道党建和经济社会工作在新常态新下取得新的成效。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2015年完成:工商税收总收入13949万元,比增3.26%,排名全区第四;区级工商税收收入6086万元,比增10.55%,排名全区第四。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71亿元,比增9.8%,排名全区第三。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53.22亿元,比增16.9%,排名全区第四;限额以上零售销售额54.99亿元,比增14.10%,排名全区第四;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0.20亿元,比增18.20%,排名全区第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排名全区第六。
(一)突出组织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落实“五必访、五必谈”,今年党政成员与街居干部谈心交心167人次。组织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等党建会议15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召开社区、企业座谈会10余次。在社区换届成员履新后,组织6名党政成员为新一届社区班子集中授课,进行业务技能培训。2次组织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分别前往丰泽区、石狮市、安溪县等地参观学习党建典型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今年组织撰写3篇党建调研文章分获全区三等奖,上报泉州晚报《常泰街道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的报道文章获得区委主要领导肯定并签发转各街道。二是深化品牌创建。深化延伸原有“新塘模式”和社企联建党建品牌,将五星社区、新塘经济发展、树兜社企党建联席会、森隆电讯非公支部确定为街道典型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开展“强党性、聚合力、树正气、促发展”活动,每半年总结宣传典型和经验。培育五星社区创建“五星社区—五星服务”党建品牌的基础上,巩固提升上村、树兜社区党建典型。创新基层服务载体,投入20万元在10个社区建立一整套由触摸屏点题公开、电脑自助打印、广播站定期宣传相结合,集党建宣传、党务、居务公开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三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坚持先审计检查后换届原则,2014年12月开展社区财务审计,对群体性上访事件频繁、居财管理混乱、群众意见较大、问题比较突出的社区专门组织重点审计,如延伸五星、树兜、仙塘社区审计,否决1 名今年社区换届存在涉嫌违法违纪的初步人选参选资格,完成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当选两委65名,其中支委39名、居委32名、交叉6名。加强薄弱社区班子转化,下派1名党政成员兼任树兜党委书记、1名干部作为华星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精简机关人员、下沉社区一线”活动,派驻10名街道党员干部加强薄弱社区建设(其中4名专职到社区上班)。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明确网格管理员实行党员联户制,每个党员联系20-30户群众。推行领导干部联系“两新”组织典型示范点制度和党务干部“双选聘”工作,选派29名党建指导员定期指导督促非公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今年发展党员11名。四是落实惩防并举。坚持以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共召开12次集中理论学习。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一年来执行街道、社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81人次,纪委同社区两委谈话65人次,先后对6名机关干部和社区两委进行诫勉谈话,组织开展讲廉政党课4次,开展廉政警示教育5次。查处信访反馈件15件,已全部回复。严厉查处违纪自办案件2件,处分党员2名。
(二)提升服务实效,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面对今年来异常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招商选资重点引进总部型、金融、电子商务、汽车贸易等企业,全力提升发展第三产业,新引进企业179家,注册资金5.86亿元,其中超500万元以上31家,新增税收400万元。引进木林森电子在去年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创税超500万的基础上,今年纳税606万。引进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泉州鲤城支公司,今年实现税收1137万元;引进日本三菱、美国林肯等汽车4S店,正在筹建,预计2016创税 300万元。通过招商选资重点引进总部型、金融、电子商务、汽车贸易等企业,全年新增税收2000多万元,整个第三产业约占总税 39%,相比去年提升9%。二是引导企业参展促销。组织奇星、盛德、通成、奇盛、红山、东楠、耐博等40家机械企业,参展第六届中国(青岛)工程机械及配件展览会、巴西工程机械展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会;组织正中服装、思朗服饰参加117届春季广交会;组织参加6.18海峡两岸项目交易会,今年共8家企业上报10个征集项目,3家企业上报3个技术需求项目,其中佰源机械“数控自动扎口无缝针织机的研发及应用”和七洋机电“DN300热量表检定装置项目”获得多项专利。三是扶持企业排解难题。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扶持对接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协助参展行业展销拓展销售。协助泽汇箱包申报市级技术改造资金奖励10万元,协助佰源机械、七洋机电两家企业主要研发人傅开实、蒋韵坚获得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物”荣誉并获80万元奖励金;佰源机械、田中机械、恒劲机械等8个项目被列入2014年度鲤城区科技计划项目,获得78万元经费支持。四是突破征迁推进项目。面对侨乡自驾游中心项目征迁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三天一督查,街道党政成员全员压到一线、抽调加派精干力量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合力攻坚,目前征迁工作已基本完成。聚源国际总部及配套项目,地上物补偿完成97.29%。华星安置区及华塑片区改造项目,已开始征迁前的筹备、动员工作,已完成测量并进居入户开展工作。启动盛世城品动建,已建4幢约2.6万平方米;开始星际置业动建手续办理;推进尚好家园1期1-6号和2期7-10号主体建设,已建成10幢约13万平方米,现销售220套约3万平方米。完成站前大道旭辉电子围墙拆迁工作,完成百来太阳能征迁工作。五是抓好环保工作。全面清理环保“未批先建”企业,约谈28家,目前大部分办理环评手续。整治南环路跨南高干渠田洋桥下排污口水源污染,督促两家企业进行管网改造。做好黄标车淘汰清理工作,需淘汰报废黄标车11辆,目前报废8辆,2辆被法院封存,还剩1辆未报废,位居全区第一名。
(三)抓好民生实事,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一是抓好城市综合管理。抓好街道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至11月环境卫生考评工作暂居新区前列,共纠正劝导流动摊点、店外店1586起,取缔281起;拆除没收不规范广告牌216块,条幅428条;查获“牛皮癣”219起,组织清理21000余张;整治土方车“滴、洒、漏”86起;市容立案查处20起。加强“两违”巡查,组织拆违行动49次,拆除“两违”123宗,拆除违建9万多㎡(含简易搭盖)。二是抓好计生工作。严格落实下居干部绩效考评制度,着重抓好锦田、新塘、上村、下店等薄弱社区的后进转化,先后下派4名“三有”干部到后进社区担任副书记、主任助理,开展计生百日攻坚行动。挖掘提升格来德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试点,代表鲤城区作为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场交流会参观点。实施计生住房困难安居工程4户,其中购房2户,修缮2户;开展计生家庭小额贴息贷款3户,发放贴息贷款6万元;帮扶计生贫困母亲5户,发放幸福工程款5万元; 投入12750元为255户计生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征收社会抚养费250万元,打击“两非”案件1例。三是抓好综治维稳。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一年来共调处各类纠纷案件73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区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和三级联防巡逻队伍建设,在10社区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联防巡逻队伍,扩大巡逻范围,延长巡逻时间,与常泰派出所巡逻网格实现巡逻警力24小时“四班三运转”。 全年群众安全感测评为94.4%,排名全区第二位。四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今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6次,出动人员176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78家,检查发现隐患435条,已整改409条,整改率94%;报送“三合一”场所11处,已整改7处,整改率达64%;查处无证幼儿园两家(金贝佳、欣馨),取缔土电梯两部。全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0%和57.5%,特别是道路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同比下降60%,为历年最低,道路安全控制指标位居江南新区前列。五是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现有低保户107户,211人;全年新增5户、12人;取(注)销5户、13人。按时发放重点优抚对象1614人次、930737元。全年登记“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区慈善会星火工程”申请13人次,发放救助款8600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金26500元,涉及530人次。发放老人慰问金540650元,慰问人数2536人。城市居民社保续缴率超过95%,完成区政府下达任务。选址上村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完善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成立鲤城首个篮球协会,投入二十几万在明新中学建设常泰篮协训练基地。增设新塘、路边社区2处全民健身路径。完成三个社区自来水改造和3座旱厕改造等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选送12名青年参军入伍,征集人数居全区第一。
二、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喜忧参半,街道支柱机械汽配产业创税严重下滑,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展望2016年,虽二产比重逐渐缩小,但三产比重将呈上升趋势,房地产项目也全面启动建设。2016年力争完成工商总税 14490万元,比增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43亿元,比增8%。围绕这一目标,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紧紧围绕“一个核心”、注重“二大工作”、推进“三大片区”和抓好“四项基础”展开:
(一)围绕“一个核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执行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整顿转化薄弱社区,健全完善各社区党组织目标考核制度和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加大“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加强社区“三资”监管工作,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和信访案件。
(二)注重“二大工作”。一是注重经济工作。转变招商思路,争取金泉商贸城、新盛大厦、恒通大厦、田中机械等闲置厂房,对接引进电子商务、金融保险、酒店贸易、创客载体、文化创意等入驻,推进日本三菱、美国林肯汽车4S店竣工投产。精准帮扶企业,争取技改资金和银行贷款扶持机械汽配技术革新、化解资金困难,引导轻纺鞋服企业扩大自营出口量。服务推进佰源机械上市,推动佰源机械“互联网+”项目。二是注重维稳工作。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热难点、敏感问题,特别是社区换届后遗留问题,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完善信息反馈预警和防范化解机制。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和三级联防巡逻队伍建设,提高综治“三率”。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大节日安全大检查,减少劳资纠纷,构建和谐企业创建氛围。
(三)推进“三大片区”。一是推进常泰301道总部区建设。推进150.8亩华星安置区及华塑片区改造、44.24亩聚源国际总部及配套用地和10亩国际机械装备商会总部大楼项目。推进站前大道(鲤城段)片区一期开发建设项目D30地块征迁。二是推进常泰路商务区建设。引进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入驻恒通大厦、新盛大楼,引进汽车4S店拓展延伸南环路—常泰路汽车贸易走廊,力促动建5.21亩星际置业,建成42.3亩盛世城品主体工程,竣工53亩尚好家园。三是推进侨乡自驾旅游区建设。依靠紫帽山脉,弘扬苏夫人姑庙孝亲文化,启动侨乡自驾游项目建设,保护修复常泰华侨古厝,发展民宿旅游,推进生态健康旅游业发展。
(四)抓好“四项基础”。一是抓好计生工作基础。紧抓控制政策外生育和平时工作不放松,着重查处“未双查、假离婚、假证明、假流出及绝育术后再生育”等,破解社会抚养费征收难、流动人口管理难、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难等问题,提升计生宣教力度和打造特色宣传阵地,加强队伍建设。二是抓好生态环境基础。继续严格落实卫生环境长效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和全面整治卫生环境;加大制止“两违”力度,加大整治老旧房屋、背街小巷、沿街道路、排水排污等卫生环境,积极引导居民规范办理旧(危)房翻建修建申请手续。三是抓好文体宣教基础。整合特色文化资源,筹建“对山风”艺术团。加强与区教育协调,争取完成鲤城区第七实验小学用地征收工作并启动建设。四是抓好民生实事基础。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工作,注重扶助困难群众生活。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建设完成上村社区服务站。完成常泰派出所用地征收工作,并启动建设争取年底投入使用。关注老年人生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