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泰街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强产业、兴城市”部署要求,锚定我区“1345”发展战略,街居干部戮力同心、锐意进取、应变克难,走过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过去一年,常泰街道打赢“0313”等数场疫情歼灭战,狠抓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聚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主轴,始终保持“干事创业争一流”的精气神,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获得区委、区政府授予的2022年度鲤城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奋勇争先。主要指标逆势上扬,规上工业产值233.49亿元,增速12.8%,全区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比前年翻了近2番(前年是2.04亿元),达7.15亿元,全区排名第四;限上商业零售额162.19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亿元;全年新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78.66亿元,其中13个项目已投入生产,新增税收超1000万元。企业发展同样成果丰硕,佰源装备成功挂牌“新三板”,恒劲科技、联兴发针织入选2022年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汉威机械、海天材料入选2022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七星电气、众益太阳能获得福建省专利奖。
二是在项目攻坚突破上奋勇争先。街道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攻坚2022”行动,全面吹响“战江南”攻坚号角,抽调14名党政领导和25名干部职工全程参与华塑生活区房屋置换工作,接续奋战7个月,华塑居民从危旧房屋喜迁到周转房当中;同步开展的规划一路、光电产业园、江南片区大型垃圾转运站、站前大道两侧景观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征收工作顺利收官;累计征迁房屋总建筑面积3.1万平、土地面积172亩,为工业园区建设腾出广阔发展空间。同时,加快科创中心、恒劲科博、万盛酒店等在建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提质。开展低效用地整治行动,完成华塑厂及周边片区、奇星奇信片区、工矿汽配城及周边片区、新塘片区等四大片区调查测量摸底等前期工作。
三是在城市精细管理上奋勇争先。深入实施“抓城建提品质”行动,筹资380万元,提升改造旧301县道(斗南段)道路,解决旧路长期坑洼不平问题;投入30多万元,实施树兜社区顶厝街道路白改黑工程,改善近400米背街小巷路况;投入13.2万元,重点清理树兜与上村社区交界处地块垃圾,推进空秃地复绿补绿,提升城市绿化环境。筹资200多万元建设新塘社区、仙塘社区两个“党建+”邻里中心,聚合居家养老中心、爱心食堂、便民大厅、自助医疗窗口等多种功能,实现全方位快捷服务。仙塘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获评“市级儿童之家”,活动开展多次得到上级媒体宣传报道。大力推进学校教育发展,加快常泰中心小学综合楼项目建设,引进鲤城教育集团崇德幼儿园,提升辖区教育品质。
四是在提升人居环境上奋勇争先。深入推进生态治理,生态环保责任书完成情况全区第一,在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获通报表扬,新塘通过市级低碳社区验收,众益太阳能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积极开展水体整治行动,投入10多万元对玉田渠定期清淤、清理杂草垃圾。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品质名城?文明新风”、环卫一体化等工作,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薄弱区域的环境治理。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力度,设置垃圾分类投放亭15座,居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持续提升。
五是在基层治理效能上奋勇争先。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最短时间打赢“0313”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区率先实现“双清零”,新塘、锦田、华塑、上村和路边等5个社区获评无疫社区。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构建全民免疫屏障,60周岁以上人群一、二针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位居全区前列。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行动,首创《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培植打造5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获全区经验推广,完成288家重点经营单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投入10余万元整改辖区道路安全隐患127处。健全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队伍机制和阵地建设,科学划分88个网格、配备网格员224名;全年化解矛盾纠纷289件,及时受理率、答复率均达100%;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重大会议期间实现“零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