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鲤中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法治鲤中。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着力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年首要政治任务予以推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集体学习重点内容,落实到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计划,利用街道党政会议、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机关党支部会议及各部门工作例会等形式,依托第一议题、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凝心聚魂,以学习《条例》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交流研讨790次,开展专题党课41场、专题讲座9场、警示教育活动19场。
2.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述法报告,按要求向区委、区政府提交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街道党工委对法治政府工作统一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工作落到实处。
3.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实现依法决策制度化、依法行政日常化、规范执法程序化、尊法守法具体化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以优质的服务拴心留人。强化对企业的法律支持服务,干部队伍整体法治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公正文明执法环境更加优渥,为民营企业“轻装稳行”保驾护航。今年来协助办理涉企政务服务事项452件,累计办理小餐饮经营许可证80本,新增服务200多家民营企业注册落地。
2.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为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为企业实现减负赋能。
3.搭建便捷顺畅的沟通平台。完善劳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充实专业调解力量,推动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帮助企业清除发展障碍。今年来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8件,解决18家企业后顾之忧。
(三)着力打造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
1.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推进。随着城市管理、消防、应急等13项行政处罚事项正式下放街道实施,街道根据赋权内容 建立健全了《鲤中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工作职责》《监控平台管理制度》《执法文书管理规定》等综合执法相关制度,包括执法流程、案件审批、监督考核等,确保执法工作有章可循。
2.行政执法队伍持续壮大。今年来,街道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新增19名在编干部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累计24名),持续提升综合执法队员的专业素质和辅助执法能力,并配备有10台执法记录仪,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
3.行政执法效能显著提高。街道综合执法队伍针对占道经营、严管街未履行门前“三包”、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以“一劝告二警告三处罚”柔性执法增加劝告次数,用高质量的综合执法水平维护古城市场文旅消费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游客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4.推进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按照《推进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要求,设置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建立了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队,司法所有效对接街道执法中心,履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职能。
(四)着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1.完善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制定过程中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均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街道聘请福建腾启律师事务所律师为街道常年法律顾问,为街道日常运行中的重大决策、行政执法、合同订立等事项提供咨询、审查等法律服务保障,围绕在辖区内启动的鲤酒、定心塔、侍郎第、状元街等古城改造房屋征收项目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事务,由街道法律顾问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协助处理征收过程中的相关事务。同时,为辖区12个社区配备了区聘法律顾问,为各社区居务决策提供法律支持,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供专业助力。
2.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街道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及时公开原则,不断优化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管理,积极发布街道动态,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同步依托办事处公开栏、社区公开栏等线下平台发布信息,拓宽公开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中心工作信息公开工作,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线下公开栏等方式,及时发布机构设置、街道动态、规划计划、公告栏、行政行为、政策解读、财政预决算、河长制工作等重点工作信息。全年累计发布445条,其中,门户网站103条,微信公众号342条,让群众充分了解街道全面工作开展情况,不断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化”。
3.提升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推行“邻里会客厅”“红色议事会”“小区议事日”等工作机制。在社区,建立“固定议事日”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小区联席会议解决难题20余件;在小区,设立邻里议事厅、“民情信箱”、微信征集意见、调查问卷等形式多方收集群众建议53条,推动微心愿落实37条。按照“网格+调(化)解”模式,设立住宅小区诉求热线,做到即诉即改、闭环处置,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小区”。
4.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4年以来,我们利用现有的历史人文景观,结合古城保护,“法”“景”融合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文化融入古城旅游空间,发挥旅游线路“串珠者”作用,积极创新普法载体,将南外宗正司、三朝巷、孝廉文化主题墙、孝廉文化讲堂、温陵清官廉吏记忆馆、鲤小司普法驿站等法治文化点串联起来,使古城之美、世遗文化与法治宣传相得益彰,让游客沉浸在古城学法之旅中,形成独特而靓丽的法治风景线。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物业政策法规等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法律服务咨询等共计72场,发放各类热点普法材料5300余份。
5.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联合鲤中派出所在肃清门设立反诈摊位,吸引市民游客积极参与(日均实名注册数达150人以上、最多达500人),完成国家反诈APP实名安装2.7万余个,实名率43.58%,排全区前列。妥处信访件60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受理435件(其中书面调解协议53件)。截至12月底鲤中街道安置帮教在册人员共有107人(其中重点管理对象27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4人,均逐一建立台账,确保管控到位,有效预防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法制审核人员。街道目前无在编法制审核人员,仅根据区《关于配备八个街道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人员的通知》配备相关法制审核人员,在区司法局指导下开展法制审核工作。
(二)街道、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作用未能全面发挥。虽然街道、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均已建成运行,但公共法律服务站提供的法律服务主要集中于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相对较单一,供给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还有差距。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025年鲤中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阶段。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二)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把提高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的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专业知识、执法能力、执法水平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街道将在空编调入或新招录时将优先设置招录1名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员作为街道法制审核人员。三是加强司法所执法监督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对执法监督职责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创新探索和实践。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广。二是根据群众需求增加针对性法律服务,促进法律服务在行政工作中落到实处,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