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文件(十五)
关于泉州市鲤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12月25日在泉州市鲤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泉州市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易文腾
各位代表:
受鲤城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鲤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应对挑战变中求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一)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8亿元,增长8.7%(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度目标。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19.0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增长3.7%(比上年收入预计数18.28亿元增加0.73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5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数,增长1.5%(比上年收入预计数10.38亿元增加0.21亿元、增长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868万元,增长2.5%,完成年度目标。
——工业增加值实现110亿元,增长10%,高于年度目标3.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05亿元,增长8.2%,低于年度目标2.3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2.25亿元,增长12%,完成年度目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0%,低于年度目标43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11756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
——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实现36.57亿元,增长3%,低于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4万元,增长8%,高于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氨氮排放量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等约束性指标预计能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
(二)2018年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全区64个在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59.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3%,滞后序时进度9.7个百分点。从行业投资完成情况看,18个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实现投资9.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4.1%;18个城建项目实现投资37.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8%;28个产业项目实现投资12.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4.3%。从工程形象进度来看,有24个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40个项目滞后序时进度。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特点
1.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赶超,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深入实施高质量赶超意见,努力实现发展动能变革,经济增速稳步回升,2018年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指标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2、0.1、5.6、0.1、0.7、5、1.7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10亿元、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403.7亿元、增长11%。优势产业支撑有力。纺织鞋服、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45.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5.5%,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9.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产能逐步释放,9家上市及挂牌企业实现产值101亿元,亿元企业实现产值34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49家。4家企业入选2018年度瞪羚企业培育库,共获得143.8万元贴息补助;11家企业入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获市、区两级补助110万元;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新增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编制完成我区“专精特新”专题调研报告和路线图。
第三产业支撑不断强化。深入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至60%以上,25个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实现投资13.2亿元。15家企业获评2018年泉州服务业企业100强,12家企业列入2018年泉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对象。消费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25亿元,增长12%,其中177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50.57亿元,增长14.3%;百脑汇生活广场正式营业,温陵商贸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开元盛世广场、新天城市广场等商圈加速繁荣。电商占比逐步提高。21家限额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实现零售额44.53亿元,增长25%,占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的17.8%;网商虚拟产业园鲤城分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设立;电商企业总部基地一期入驻电商企业250家,天猫、京东、企业C店、个人网店1500家左右,注册商标200多个,线上日均订单量达10万单以上,年销售额预计可超过20亿元;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基地二期建设启动。汽贸产业保持优势。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23.06亿元,增长13%,占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的48.9%;积极培育打造全球通汽车综合交易中心和睿泰、海天、上海大众等4个汽车产业综合体,汽车商圈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成功引进元谷海约新能源共享汽车项目。楼宇经济渐成规模。开元盛世、新天城市广场、百脑汇等商务楼宇共引进企业316家;加大力度盘活闲置资源,利用闲置楼宇、厂房新引办企业55家,盘活面积3.6万㎡。文化旅游魅力提升。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大力打造“古韵鲤城·文化之旅”品牌,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710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99.8亿元、增长25%。新门片区“三创园”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文旅部2018年度“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的项目,新门片区“三创园”、源和1916获评市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海丝古城数字化复原项目稳步推进;成功引进孙楠国学IP文化酒店入驻,“东亚之窗”文创园、新门文旅街区、泉州美食城等多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科技创新成效继续显现。“中国制造2025”稳步推进。推荐汉威机械“HW—NKX—600型全伺服婴儿训练裤生产设备”申报福建省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项目;5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开展“互联网+制造业”创新试点,引导海天科技等纺织鞋服企业开展互联网全流程生产协同;鸿福化纤列入福建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拟培育对象重点项目;5家企业获评福建工业和信息化高成长企业,5个项目被纳入省级两化融合新增重点项目、13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百千5311”工程深入实施。建成数字化生产线2条,推广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产品2862台(套),梅洋高速注塑产品生产线等一批国内高精尖数字化生产线投用。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3亿元;新增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知识产权工作量质齐升。获评2017年度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县域,全省仅2个;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12件,专利申请总量预计达2300件、增长46.9%;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1家,新增市级专利密集型产业重点企业4家,6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累计达5820万元,4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2.强化城区精建细管,积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
古城新区建设提质提速。以项目攻坚年、城市双修等活动为契机,推动古城保护提升,全力推进34个古城“双修”项目建设,实现区级投资1.97亿元。加快“江滨南路沿线片区、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片区、笋江路两侧片区和紫帽山-乌石山片区”开发,金塔段商住(一期)市政道路续建工程(新延路)建成通车;南环路、笋江路道路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PPP)、泉州七中江南校区(PPP)、站前大道西侧棚户区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PPP)等项目均已开工;基本完成兴贤路中段征收任务,延陵石改项目已完成征收任务的71%。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对全区176公里农村公路进行规范化管理。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顺利通过省、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今年全区共化解矛盾纠纷1111件、化解成功率达100%;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20件,挽回经济损失约828.5万元。完成各街道和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完成27个社区“天网工程”建设,健全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应用。创建食品“一品一码”可追溯系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各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成员3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成员33人,侦破九类涉恶典型案件145起,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问题1件8人。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化解处置财佰通和梦熙两起案件,超越服饰、奇星机械、蔚林木业、文创科技、中庚视通、光微电子等重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良贷款率1.73%。深入推进失信联合惩戒,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推进。继续实施绿化提升三年工程,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池峰路二期、七支路、站前大道等绿化项目;完成幼林抚育880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控百日攻坚,全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175,空气优良率95.7%,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污染天数减少13天;区、街道两级全面建立双河长;认真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完成1个污水管网工程、13个重点水体整治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全区纳入考核的4个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编制《鲤城区土壤污染与治理修复规划》,全区危废品转运处置率达97.8%;预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00亩次,完成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目标;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建成17个垃圾分类试点并投入运行。持续保持治违高压态势,开展百日拆违行动,累计拆违38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的145%。
3.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推深做实。行政审批更加规范。加快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新增标准54项、修改标准78项、作废标准48项;基本完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实行一次性告知和并联审批,精简审批环节2个、压缩审批时限34个工作日、精简申报材料2份,“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85%。深化“互联网+政务”,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全程网办,生成电子证照2195件、批文5664件。商事改革效果显著。全力推进“三十五证合一”,120多家企业受惠;在高新区范围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并于11月在全区推开,办理涉及4种改革方式的企业登记量405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受惠市场主体超万户;试水集群注册,目前存量集群注册企业90家、个体489家。惠企便民积极推进。完成市区两级国地税合并,进一步整合办税资源,提高办税效率。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完成首批减权放权事项监管责任清单的制定和公布工作,积极开展“审批服务攻坚月”活动,将本年度102个区重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共办理审批事项37件,节省132个工作日,群众满意率达100%。
其他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将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纳入国企改革工作范畴;完成商业、城建、国投、文旅四大集团组建工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南北二路渠整治为试点,探索建立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深化医联体建设,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启用双向转诊信息平台。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江南老年颐乐园医养结合协议合作试点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鲤城兴贤医院—老年康复医疗养护中心被确定为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完善社区振兴机制。实施江南新区社区振兴计划,因地制宜推进实施“文旅+”街区建设、“三生”融合发展、新型社区治理、社区经济提升、宜居环境整治“五大工程”;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办理时限,探索研发民宿人证比对系统,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难题。
4.内引外拓开放发展,着力构建全面开放格局
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组织参加“6·18”“9·8”“珠三角区域招商项目洽谈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吸引境外特别是“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来鲤投资,全年招商落地项目51个,总投资105.11亿元,其中,外资合同项目8个,拟利用外资1.6亿元。首届进口博览会鲤城交易团达成意向进口采购金额1亿美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外展会,全年预计实现海关出口商品总值36.57亿元。积极扩大企业自营出口覆盖面,今年来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138家。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正域跨境、新海丝网等跨境电商成功运营。
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继续开展与斯里兰卡科特市缔结友城工作,组团赴斯里兰卡开展友好交流,推动贸易投资、资源开发、人文往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探索开展与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伊朗伊斯法罕市下辖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下辖区、德国奥伯豪森市、俄罗斯普希金市、摩洛哥凯比尔堡市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的友好交流。配合推进“海丝”联合申遗,入选国家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名单。对海丝沿岸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3亿元。着力凝聚台港澳侨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交流品牌效应,支持台湾民众来鲤祖地寺庙进香谒祖、巡游祈福,接待台湾进香团381个、信众7466人次;推动泉州七中与台中明台高中共同签署泉台校际友好合作意向书;接待香港泉州温陵侨商联合会、马来西亚沙巴纳闽福建社团联合会等社团共171名乡贤返乡参访。成立香港鲤城同乡总会。
5.释放民生共享红利,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两项督导”获优秀等级,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教育强区和教育工作先进区。开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积极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新增2所公办幼儿园;3所幼儿园被确认为“福建省保教改革建设幼儿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2所小学被确认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4所中小学顺利通过市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认定;泉州七中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复查和福建省示范性高中立项评估。开创合作办学新举措,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与福建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引进恒兴国际双语学校。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完善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鲤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生态展示馆及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6个“百姓书房”;鲤城区图书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馆。建成室内健身房2个、笼式足球场1个、健身路径项目12个、多功能运动场地4个,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人、省级3人,新增12名非遗传承人被认定为市高层次人才;继续推进“火灾监控”系统工程及文物古大厝的老旧线路改造工程,蔡清故居、黄宗汉故居等26家文保单位用电安全全面改造已立项。卫计事业优质发展。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8年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55元。泉州神和医院完成许可登记,正式开业;加快推进福泽、万祥、市妇产等社会办医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达10.13万人,其中重点人群5.03万人。荣获全国首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区、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各项计生主要指标基本控制在市下达责任指标之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民生保障工作卓有成效。全区民生支出9.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5%。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87亿元。就业社保进一步强化,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11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2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91%以内,创业带动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城镇居民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人数分别增至9.68万人、0.72万人、4.21万人、6.83万人、4.23万人。着力提高救助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00元/人/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780元/人/月,今年来发放低保金、特困救助供养金、临时救助困难对象、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金800多万元。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困难和挑战一直都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存忧,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不理想,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商品总值、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指标预计难以完成年初预期;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压力较大;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新兴产业规模仍然偏小;财税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城区建设管理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不少短板,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缺乏,民生保障仍待进一步改善。为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一)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根据我区发展实际,建议2019年预期目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20.53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33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5%;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氨氮排放量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等指标以市政府下达计划为准(详见附表)。
(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初步安排2019年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594.9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2个,总投资307.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61亿元;预备项目35个,总投资287.62亿元。在建重点项目中,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21个,年度计划投资20.46亿元,占在建项目的27.1%;城建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33.66亿元,占在建项目的44.5%;产业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21.5亿元,占在建项目的28.4%。
三、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汇聚发展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着力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围绕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重点推进薄膜太阳能新材料研发及生产、毫米电子、汉威智能装备制造与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和8个重大技改项目,推动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推进“机器换工”专项行动和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逐步推动鲤城传统制造业由“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迈进。创新土地二次开发机制,探索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整理评估,加快低效用地成片转型和二次开发利用。
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打造高新区产业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产业服务和支撑能力。巩固提升高新区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专业的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创业投资等金融创新服务。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出台我区2.5产业发展路线图,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继续扶持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7个精品众创空间项目,力争打造3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孵化器。
着力增强消费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升生活服务业品质,鼓励开元盛世广场、温陵商贸中心、新天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创新商业业态,打造社交体验式消费中心,推动万祥商城、海西汽配城等重点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实施金泉商城、工矿汽配城等改造工程,提升批发零售业竞争力。做大做强汽贸板块,建设繁荣全球通汽车综合交易中心和睿泰、海天、上海大众等汽车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汽车电商及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贸易,提升汽贸产业聚集度,增强服务和辐射能力。大力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加快实施中山中路(示范段)综合环境提升、西街东段U型面提升工程、新门旅游文化街区等项目,加强商旅文融合创新,办好“古韵鲤城·美好生活”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组织文创园区常态化举办文旅活动,打造商贸文旅街区,全力打响“古韵鲤城·文化之旅”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消费供给质量,着力建设全域化旅游景区。顺应消费升级新需求新变化,推动家政服务、文化体育、养老健康、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加快建设梧桐公寓、泉外艺术高中等项目,继续支持江南老年颐乐园、兴贤医院等建设示范老年康复医院。
(二)全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以“五个一批”项目管理为抓手,扎实打好项目接续攻坚战,着力实施52个在建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75.61亿元。一要抓在建,促建成。进一步落实责任,对照年度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现场调度和协调,及时解决困难,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力促南环路、笋江路道路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建发·珑玥湾、泉州茂诚滨江国际酒店及商住项目等18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二要抓前期,促动建。从立项可研、用地审批、初设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等5个阶段入手,抓紧、抓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倒排审批事项和审批节点,从紧从快、交叉推进,力争恒兴国际双语学校、锦美安置区、汉威机械、立信换热等18个项目开工。三要抓征迁,促突破。围绕古城提质、新区提速,力争站前大道西侧棚户区(石结构房屋)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江滨南路南侧片区滨江A地块(延陵社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泉州七中江南校区配套道路工程、中心市区内沟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等8个重大片区改造及城市功能提升项目取得突破。四要抓机制,促实效。不断创新重点建设管理机制,采用分类调度的方式对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调度。继续实施项目难题清单和销号制度,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加强“一线干部”考核和管理,健全强化项目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要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围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增强企业家信心、撬动民间资本、放宽市场准入等,拓展民营经济综合改革,实施好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发布鼓励支持民营投资项目清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更加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二要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措施,梳理完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目录,结合机构改革调整各单位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审批和监管边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政务服务智慧化,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三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配合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群团机关改革和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做好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相关工作。四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四大集团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人才选聘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使国有企业逐步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五要深化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建立责权对应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新体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深化医疗联合体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一要进一步扩大进口。落实国家、省、市鼓励和扶持进出口的政策,调动企业进出口积极性,进一步壮大出口企业群体。加强重点出口企业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创新、营销服务、品牌培育,努力稳定出口规模。二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密切跟踪中美贸易摩擦后续发展,建立预警分析制度,准确研判、积极应对,力求将其对我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三要继续拓展“海丝”朋友圈。探索区域合作平台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大龙网、海融文化等境外展示平台,抓住时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继续开展与斯里兰卡科特市各方面的友好交流,积极推动双方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探索开展与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伊朗伊斯法罕市下辖区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的交流互动,争取与更多国家开展友好交流。
(四)聚焦重点难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帮扶、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破解力度,强基固本,努力保障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一要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重点风险大户、风险担保(链)建档管理及分级处置机制,切实阻断担保链风险扩散蔓延。千方百计防范化解企业不良贷款,争取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协调各银行机构加快推进不良贷款处置,完善本辖区国企接包后续经营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不损失。抓好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防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做好财佰通等案件的善后处置工作,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二要深入推进精准帮扶。做到民政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促使民政救助对象通过社会救助和扶贫支持两条路径实现脱贫。严格实施阳光低保。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认真落实慰问、扶贫济困等社会救助工作。三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河长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继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推进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开展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治理等整治活动。组织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各项任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
(五)顺应民生期待,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突出民生优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均衡、优品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泉州七中江南校区、福师大泉州附中体育馆、新步小学二期等项目建设。开展2019年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力争珑玥湾配套幼儿园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推动泉州七中和泉州六中教育联盟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积极争创国家级“安全教育示范区”。二要全面优化卫计服务。抓好万祥医院、福泽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努力扩充医院床位数,加强卫生人才招引。研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及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工作。三要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刺桐文化广场”“百姓书房”等文化品牌建设,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务工程,督促各街道建有独立的综合文化站。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共建共享。继续做好申遗工作,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交通、消防和建筑等重点领域隐患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深化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清理整顿食品市场秩序,净化食品药品市场。严格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化“平安鲤城”“法治鲤城”建设,推进“平安单位”“平安街道”与“平安社区”考评工作,推进“网格化+N”工作,着力抓好综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五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服务企业用工并重,鼓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保障水平。稳妥推进城镇职工“五险”、居民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基金征缴和监管。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抓好审计、民宗、消防、双拥、妇女儿童、档案、老龄、殡葬等各项工作,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完成201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保持鲤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2018年12月24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