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发改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23-03-11 15:50 浏览量:1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助企纾困,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稳住市场主体、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在上级出台政策文件基础上,瞄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领域,先后牵头制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20条措施、推动企业稳产达产增产5条措施等帮扶政策,自4月11日启动复工复产后,仅用5天时间实现在建重点项目、194家规上工业企业、228家限上商贸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三个100%”。深化落实“两稳一保一防”和“季追赶”行动计划,牵头制定鲤城区贯彻落实国务院、福建省、泉州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推动企业加快从复工复产向满产达产、增资扩产转变。面对上半年经济运行复杂困难形势,第一时间启动“战时”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强化指标跟踪、入企服务,迅速扭转经济阶段性下行势头。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三产增加值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限额以上商业销售额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

  (二)强化协同联动,全力挖掘三产增长潜能

  2022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29.3亿元、增长3.7%。一是实施鲤城区第三产业复苏追赶行动,会同商务、文旅、住建等部门深入挖掘消费市场、文旅市场、房地产市场潜力,加快推进13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激活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二是持续壮大“四上”企业规模,牵头研究制定鲤城区支持企业上规入库若干政策(试行),从鼓励企业“工贸分离”、招引外贸服务企业、支持二手车销售企业和商业综合体商户纳统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一批优质企业上规纳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向上申请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022年获批资金1070万元,其中文化旅游1000万元、直播经济70万元。

  (三)强化项目引领,全力夯实投资增长基础

  1.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的通知》《关于深化重点项目调度工作机制的通知》,按重点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行“六个一”项目协调调度、服务保障机制,提升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和服务保障水平。5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7个,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8个,完成征收项目6个。

  2.切实提升项目审批效率。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2022年批准各类建设项目90项,总投资296.6006亿元,其中,审批类项目3个,投资额4.1186亿元;备案类项目87个,投资额292.4819亿元。

  3.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分析研究国家、省、市出台的重大投融资政策,谋划交通市政、生态环境、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专项,力争列入国家、省、市规划和盘子。联合区住建局组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策划泉州市鲤城区2021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至十项目及鲤城区站前大道西侧棚户区(石结构房屋)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11个项目上报中央预算内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计划,累计获得3批补助资金共9612万元。

  (四)强化改革攻坚,全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

  1.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出台《鲤城区贯彻落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进一步落细落实《省行动计划》94项改革创新举措、《市攻坚行动方案》169项攻坚任务,并部署提出区级125项攻坚任务。牵头继续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并拓展延伸至重点项目、企业和高新园区,2022年集中服务重点项目10个,解决问题14个。

  2.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区“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92.8%,政务自助一体机实现8个街道、17个“党建+”邻里中心全覆盖,可便捷办理事项113项。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省内通办”,8个厦漳泉省内通办窗口完成5970件“异地代收”事项办理;在“闽政通”“泉服务”平台中设立“i鲤城”板块,累计上线“掌上办”事项140项。深化“局长走流程”“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139个政务服务事项压缩承诺时限394个工作日,减少申报材料151项。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效率再提速60%。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是印发《2022年鲤城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行动宣传方案》,部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二是启动营商环境监测点工作,设立11家营商环境监测单位,并选聘5名企业家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三是抓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组织3批次共7个案例申报省、市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成立全市首个“退税减税”党建服务联盟典型做法被列入2022年度全国税务系统“创先争优”抓好党建创新项目;“鲤城区发挥信用监管效能 助力‘放管服’改革”做法入选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获省发改委全省推广。

  4.深化金融赋能行动。一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2022年以来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共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6场,为银行与企业间打通信息沟通障碍,实现金融服务产品与融资需求信息的及时互通。二是开展金融服务小分队活动。联合在鲤各银行机构,将金融资源和服务送进企业,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30家。三是推动纾困贷增户扩面。联合区直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引导辖区企业通过“金服云”平台申请纾困资金贷款。2022年以来共推动92家企业获得第六、七省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2.85亿元。四是积极推广信易贷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上线发布融资需求124笔,注册企业数达208家,成功授信31笔、授信金额3100万元。五是支持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企业改制挂牌上市,2022年确定8家上市后备、14家挂牌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梯度培育,并推荐列入市级后备企业资源库。

  (五)强化保供促稳,全力守好民生保障底线

  1.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健全完善粮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完成3.16万吨粮食储备规模(其中应急大米1200吨)和400吨食用油储备规模的储备任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开展粮食库存安全专项检查,强化质量管控,2022年抽取政策性粮油样品29批次送检,合格率100%。

  2.抓好物资保供稳价。加大政策宣传,做好“新增菜篮子基地”、“优化菜篮子基地”、“冷鲜肉分割品配送中心项目”等系列项目的申报指导,强化菜篮子体系建设,提炼出“就近保供,分批建立白名单”、“动态保供,实时监测及时调度”等保供经验。实行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对市场粮、油、肉、蛋、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进行价格监测,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截至2022年12月,共上报价格监测报表354次,其中监测日报230次,周报52次,旬报72次。

  3.有序推进收费监管。一是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实行事中事后收费监管、报告制度,推进“阳光收费”。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公布2022年区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名单及收费项目共计26个,取消鲤城区本级取消的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计3个。二是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按照定价程序对泉州市第六中学、泉州市第七中学等两所学校进行成本监审,依法依规对两所学校住宿费进行调价,并将收费情况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印发《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等4部门关于印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成立鲤城区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小组。

  4.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牵头协调民政、人社、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时发放春节、7月份、9月份及10月份全区困难群体价格临时补贴。共计发放金额63.36万元,惠及8826人次,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线下和线上同步,培育壮大服务产业集群

  一是持续强化消费驱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抓住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庆时点,继续策划开展汽车消费节、餐饮消费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保持消费良好势头。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以文旅引流,促消费沉淀。二是加快推进平台发展。大力扶持电商产业园、星抖抖商数字生态园等电商园区项目建设,支持幸福街等传统鞋服销售业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做大做强“四上”企业。继续贯彻落实“四上”企业上规入库扶持政策,指导各街道加大摸排力度,争取推动更多企业入库纳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二)策划和建设同步,加快推动项目提速增效

  1.强谋划。认真研究对接国家、省市“十四五”时期预算内资金重点投向,围绕市政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等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领域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和省、市级预算补助,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的规划和项目盘子。

  2.促投资。做好2023年重点项目督导工作,推动更多项目实质动工,达到入库条件,实现应统尽统。做好固投日常调度,加强各街道指导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有效推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3.拼进度。一是加快项目建设。重点抓好2023年62个在建重点项目(预安排),力争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25亿元以上,支撑实现2023年出产能、出效益的赶超目标计划。二是盯紧项目前期。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对一些闲置项目,找准项目定位、招商方向,主动靠前服务,全程无缝衔接,有效缩短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周期。加强与市自然资源部门沟通衔接,力争2023年繁荣-站前片区顺利完成438.50亩用地出让计划。三是攻坚项目征迁。继续实施征迁攻坚专项行动,江南新区要重点聚焦站前大道西侧棚户区改造项目、金鲤大道及周边片区等大片区,古城要做好八一酒店、新华南路金爵酒店等项目征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征迁及安置补偿方案,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征迁任务。

  (三)改革和创新同步,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级

  一是服务再优化。推动“党建+”邻里中心便民服务功能区建设,陆续在试点邻里中心投放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推行全流程自助服务,完善“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推动机关干部下沉服务常态化,延伸开展“局长走流程,审批进项目、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实现将审批窗口“搬到”企业家门口、服务送上门。二是改革再深化。组织做好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推动落实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内的事项编制实施规范,同步调整更新办事指南、更新相关业务办理系统。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适时启动规范公共服务事项梳理。三是创新再强化。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举措评选活动,鼓励引导各单位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成效、创新亮点总结推广,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样板。四是宣传再活化。继续组织开展“‘话营商、解难题、促发展’营商环境茶话会”“营商环境进园区(企业)”等15项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围绕《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织开展多形式政策法规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应用度。

  (四)安全和稳定同步,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

  1.稳物价保民生。一是做好常态化保供稳价工作,继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推动价格总水平运行在合理期间。二是严格价费管理,及时做好各项价费政策的调整、取消,强化源头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稳步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四是做好价格鉴定、认定工作,进一步提高涉案财产价格鉴定水平。

  2.保障“米袋子”安全。一是完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协调机制,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定期联合财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依法履职。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效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抽查和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三是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力度,及时跟踪监测粮食价格及市场动态,做好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分析预测。加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放心粮油经销店的日常监管,探索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的新举措、新方法,提升区域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四是加大爱粮节粮宣传力度,精心办好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积极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