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鲤城区召开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暨中小企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题培训会,超3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台受表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共计14个优质项目火热签约、全区首个数字人才培训基地正式启动、具有超高稳定、超低时延50G PON接入技术的万兆实验室落地鲤城、华为、火炬电子领军企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案例开坛精讲。
专精特新企业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关键支撑。活动现场,鲤城以区领导授牌表彰的形式向全区31家专精特新标杆企业致敬,积极传递“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进信号。2024年,鲤城锚定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成效显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高企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这场授牌,既是对优秀企业的嘉奖,也彰显了鲤城以培育标杆企业引领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
推动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活动现场,鲤城多达14个“四链”融合项目重磅签约,涵盖产业人才培训、智能制造云平台、产业链配套、产学研合作、金融赋能等关键领域。汉威机械与梦晨精密、桑川电气与冠科模具等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加速上下游协同;万兆实验室、G50中央科创区产业资本(泉州)路演中心揭牌,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产业注入“硬核支撑”;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正式启动,鲤城迎来数字经济“技术+人才+资本”发展新机遇。鲤城正以“四链”融合为纽带,推动政产学研金深度合作,打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协作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新一轮AI技术浪潮如何破浪?数字化转型如何破局?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华为技术专家带来《大模型发展趋势及DeepSeek昇腾方案》主题演讲,揭秘AI技术赋能产业的未来路径;火炬电子信息总监柯亚武分享“电容器产业数智化”实战经验,展现从实验室技术到生产线效益的转化成果。两大名企案例传递鲜明信号:拥抱数字化浪潮是企业抢占先机的关键!近年来,鲤城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总体布局,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领跑全市,正以基建赋能、政策扶持、标杆引领三大抓手,加快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力争培育更多国、省两级智能制造场景和融合发展标杆,加速“制造”向“智造”跃升。
站在新起点,鲤城以“1235进阶工程”擘画未来蓝图。其中,“一张清单”(重点培育企业清单),加快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力争5年培育20家产值超5亿元企业;“两个引擎”,内增外引双向发力,努力推动制造业增资扩产与精准招商并行;“三大支撑”,以“四链”融合、数字转型、技术攻关等抓手,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五维保障”,加强要素支撑,通过空间、人才、金融、平台、营商等五大环节破解城区产业发展瓶颈。鲤城将继续保持“全速鲤办”的发展拼劲,全力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鲤城样板”,努力书写“四链融合兴产业、群贤毕至创未来”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