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到课间休息时间,便不约而同地跑向操场旁的空地,因为这有学校新近设置的“地面游戏”,跳房子、走迷宫……同学们在五颜六色的方格、圆圈中跳跃,成为校园中最欢乐的一景。
据了解,为丰富校园课间文化,学校将传统游戏引进校园,用环保材料在操场空地绘制包含健体、益智、趣味等三大种类的传统地面游戏,如此一来,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全新游戏体验感。
“我们学校有80%的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弟,家长陪伴时间少,除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孩子可以玩的东西比较少。”学校教师陈琪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能在学校里跑起来、玩起来,她和同事搜罗小时候喜欢玩的地面游戏,结合学校空地进行设计规划,并将游戏规则发给家长,由家长在家为孩子解读。
地面游戏“上线”仅一周,老师们发现比起以往在教室打闹,现在孩子们更喜欢往操场跑。“我最喜欢操场上的地面数独游戏,在操场上算算术感觉很不一样,而且,在操场上放松过后,上课时精力会更加集中。”四年级学生林梦婷经常和好友结伴来操场玩耍。
为防止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意外,每节课间,学校都会安排护导师在游戏区域监护,同时教导孩子们如何玩游戏。一年级学生李依娜原本并不懂得这些游戏的玩法,在护导师的指导下,她用两天学会掷沙包、跳格子等健体游戏,接下去她将动脑筋攻克走迷宫这个小游戏。
课间文化兼具认知、审美、娱乐和教育等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学校校长吴英哲表示:接下去还将继续挖掘学校墙面、地面等空间,设置更多益智健体类小游戏,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