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中国三农发布推出三集系列报道
揭露贵州省独山县农村化肥销售乱象
引发网友热议
数千条留言和私信
反映出广大农民朋友
在购买、施用化肥的过程当中
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此
中国三农发布特别邀请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肥料质量监测处
田有国处长、研究员
中国三农发布资深记者杨汶
做客演播室
针对购买、施用化肥中的问题
展开探讨
为广大农民朋友
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1.什么是假化肥、劣质化肥?
化肥是春耕必备的农资,化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农民朋友的收成。那么,到底什么是假化肥、劣质化肥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研究员 田有国:
所谓的劣质化肥,就是肥料的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肥料生产的标准、规范、工艺要求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化肥可能会对作物的生产、营养带来一些问题。
所谓的假化肥,就是有意识地去仿冒,没有生产许可,也没有办理肥料的登记或者备案,也没有生产场地、产品标准,什么都没有的,这种一般就是假化肥。
2.施用假劣化肥会造成哪些危害?
在网上,大家也非常关心假劣化肥。那么,如果施用了假劣化肥,会给种植户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研究员 田有国:
施用假劣化肥,最主要的影响可能就是减产。如果有些是完全黑良心的假劣化肥,可能不仅是减产的问题,甚至会导致绝收。另外,如果有些原料、工艺不过关,或者有机肥没有完全腐熟,这也可能会导致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外观以及风味都达不到健康产品的要求。再严重一点,如果长期施用假劣肥料,可能会给土壤或者地下水带来污染。而施用假劣化肥,对那些一年就种植一季的地区影响更大。比如东北地区,如果只是偷养分的话,可能会有一定的减产,但如果完全没有养分,就甚至会导致绝收,影响到农民一年的生计。在买假化肥的人群中,农村留守老人们比较多。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容易买到假化肥呢?主要是假化肥便宜,低价是农村很多人看重的事情。特别是今年国际形势变化,钾肥、氮肥的原料上涨,化肥价格也一直上涨,老百姓看到一袋化肥能便宜20元钱,就愿意购买。我在采访过程中,有几个村有买二送一的优惠,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买到假化肥的原因。大家先来看看下面这四种化肥袋子,来猜一猜哪个是真化肥?哪个是假化肥?
假劣化肥轻者导致农作物减产,重者甚至会导致绝收,对农民的利益,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那么,国家在打击假劣化肥上,有什么举措吗?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研究员 田有国:
国家打击假劣化肥,实际上是把它放在打击假劣农资的一个整体的安排和部署里面。农业农村部前不久也开了一个2022年农资打假的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发布了2022年农资打假行动方案。公安部也公布了典型的案例,市场监管总局也介绍了他们基于产品质量法在全国开展的针对农资打假的一系列活动。在国家层面,有很好的部门联动会议制度,通过信息共享、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应该说,这些年在农资打假,特别肥料打假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各方面还是效果不错。
6.节目播出后的效果如何?
三期系列节目播出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组,提级督办,严查严办,并与中国三农发布进行了互动。那么,贵州当地的农资市场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呢?还是有变化的,目前,经过我们的宣传,包括中国三农发布新闻的发布,各个地区的化肥销售地点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们自己的经销商、乡镇的零售点和农民朋友都在转发这几期节目,大家都在逐步了解化肥到底是真假,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善。化肥企业在销售化肥的同时,是怎么样指导农民识别假劣化肥的呢?我们刚开始知道有产品在市面上仿冒我们公司的名称进行销售的时候,就派我们的销售人员深入到每个乡镇。首先我们通过张贴公司的宣传画,用我们正规的产品图片来告诉农民朋友怎样去分辨真正的尿素肥料和假的肥料。第二,我们会让我们的经销商、代理商,包括销售网点那里张贴宣传画,包括给他们发放一些宣传资料,让他们通过他们的渠道在进行实际销售的时候,向农民朋友进行宣传。
7.有机肥与化肥的优劣比较
化肥VS有机肥
有机肥,俗称农家肥、粪肥,是由秸秆等农村有机废弃物,经过堆制发酵、裁种翻压等步骤制成。化肥,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一种或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那么,这两种肥料哪个好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研究员 田有国:
8.影响作物养分吸收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人吃粮食靠嘴巴,根则是农作物的嘴巴,是农作物吸收的主要器官。那么,影响它吸收养分的外部因素都有哪些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研究员 田有国: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的条件,首先是光照。光照强,它能提供能量,对某些酶的活性,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产生间接影响,最终影响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第三是水分,因为根系也是活的,它要呼吸,它需要喝水。所以,水分直接影响了养分的运营方式跟数量,还有溶解度,还有矿化的程度。第四是pH值的影响,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土壤pH值的一个生产的环境里面,不同矿质营养,也就是氮、磷、钾在不同的pH条件下,它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
误解一:化肥种不出好吃的农产品
我们经常听人们说,化肥种不出好吃的食物,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实际上,如果没有化肥的话,可能会种出更多的歪瓜裂枣,使植物产生一些病害,影响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等。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传统农业生产不施用化肥,容易产生“歪瓜裂枣”;
当苹果钙含量小于45毫克/公斤时,容易感染“苦痘病”;
缺硼会使苹果内部木栓化,果肉凹陷,引起“缩果病”;
而化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水果蔬菜的外观品质。
不施化肥容易导致一些病害,比如西北地区土壤缺”锌“,小麦缺锌时叶片边缘扭曲或皱缩,叶脉两侧变黄发白,呈黄白相间的条纹带,俗称“白化病”;
合理施用氮肥可以将小麦锌含量提高到40毫克/公斤,达到国际食品锌营养标准。
对风味品质的影响:
农产品的风味包括香味物质(挥发性脂类、醇类、醛类和酮类)和呈味物质(糖度、酸度和Vc)。比如,弥漫着浓郁独特气味的大蒜,经过陈醋的腌制的腊八蒜,风味更佳,独特的风味来自于大蒜中有机硫化物,通过施肥可以提高硫化物含量。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化肥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加工品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提高生产者效益。比如,硫元素可以影响面包制作的形态和性状。施硫能提高小麦面粉的延展性和弹性,可以使面包的体积增大,吃起来也更劲道。
误解二:化肥有毒
我们先说氮肥,它是提取空气中的氮,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78%都是氮气,空气中的氮通过合成氨的技术,然后生成尿素,尿素里面超过95%左右的都是尿素的含量。它很纯,我知道它是什么,知道它的结构,知道它的功能。它们都是来自于氮气,来自于自然界。当然磷钾更是了,它要不是盐湖矿,要不是就是岩石,完全来自于自然界的东西,怎么可能有毒。
误解三:化肥污染环境
实际上,我们确实在施肥的时候,100斤的化肥,有40斤被作物吸收,40斤留在土壤中,10斤被气态损失,还有10斤淋洗径流。但是,它造成的影响是因为施肥方式的不合适,施得不对,不是说化肥本身有问题。如果施肥不对的话,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误解四:化肥造成土壤板结
我个人理解,板结的根本原因或者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来自于我国的农机化率,像我们小麦的耕种收基本上达到了100%农机化率的水平,特别是大型作业的机械,它一定会造成对土壤的压实。另外就是灌溉,这是土壤板结很重要的原因。
10.如何简易识别真假化肥?
假化肥的简易识别法:
观外形:抓一把放在桌上仔细观察,如果颗粒呈现圆形而且大小一致,一般是真化肥。搀杂使假的化肥由于加工过程中搀假或加工设备简陋等原因,颗粒形状不一,碎粒现象严重。听声音:抓一把化肥,在1.5米高处松手,让化肥自由下落。落地声音尖细的,一般为假化肥;落地声音沉重的,一般为真化肥。看体积,比重量:真化肥的比重一般比假化肥大,同是25公斤装化肥,真化肥体积小,假化肥体积大。当然,别忘了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称一下化肥的重量,重的一般为真,轻的一般为假。做实验:上面讲到真化肥比重大,假化肥比重小,这是因为真化肥由于成分关系而保持有一定的湿度。可根据这个原理做个小实验,取等量的真假化肥各1份,放在潮湿的盘中,让其自然吸湿3-4分钟,吸湿速度快的一般为假,吸湿速度慢的一般为真。识包装:假冒伪劣化肥的包装大都使用劣质材料,而且粗糙、不符合规格。所以,假化肥包装往往破损率高、字迹不清、商标模糊。假化肥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一般不明确标明产地和生产厂家。
购买化肥,要先看后证三牢记
一看外观,包装质量是否优良,印刷是否清晰,缝线是否紧密等;三看生产厂家信息是否完整,比如生产厂家名称/经销厂家名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网址等;四看产品通用名称及其字号,各种证号,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备案证,肥料含量标识,执行标准,肥料规格、登记、净含量,添加物含量,限量物质及指标,警示语及其字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有效期的产品要标明有效期。进口产品需要标明原产国/地区名称,进口商名称和地址全称,进口合同号;五看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或警示说明、标签。
购买化肥,要先看后证三牢记
一看外观,包装质量是否优良,印刷是否清晰,缝线是否紧密等;三看生产厂家信息是否完整,比如生产厂家名称/经销厂家名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网址等;四看产品通用名称及其字号,各种证号,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备案证,肥料含量标识,执行标准,肥料规格、登记、净含量,添加物含量,限量物质及指标,警示语及其字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有效期的产品要标明有效期。进口产品需要标明原产国/地区名称,进口商名称和地址全称,进口合同号;五看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或警示说明、标签。
后证:
三查生产许可证、登记证、备案证和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含量标注是否一致;
牢记:
4.无所不包基本没用;5.防范新奇古怪,噱头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