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3-02-28 08:49 浏览量:1
 2022年,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鲤城区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我区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坚持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市场监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为打造鲤城区公平、安全、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现就鲤城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1.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高质量发展。一是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渠道,全面普及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指导申请人尽量网上申报,减少跑趟次数,每天受理网上预审100左右件。二是依法实施行政许可,想方设法在审批上减环节减材料,为申请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例如实施“一照多址”,申请人有在同一辖区有多家分支机构,无需另外申请分支机构,直接在主机构的住所后加添加经营场所,既减少设立分支构的跑趟又减少材料;持续推进“许可改备案”,只需一张备案信息采集表即完成,减少了12份材料。三是企业设立登记压缩为1个工作小时。2022年市场主体共增加11148家,其中企业设立3266家,同比增长-8.87%;个体增加7882家,同比增长-0.97%。全区存量内资企业23034家,外资企业365家,个体工商户58171家。

2022年共办结各类审批事项46253件:其中注册登记25753件、名称登记12127件、食品药品登记8041件、特种设备登记332台。

2.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一是按照“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的要求,推进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2年共抽查各类市场主体736户,其中正常经营399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37户,检查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抽查完成率100%,抽查已超过总数的3.5%,有力维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发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应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按照省、市、区的工作要求,根据对上级下发的207个监管事项清单进行权责清单认领,通过清理认领本部门业务监管主项53个,认真梳理各业务检查实施清单146项,及时录入相关行政检查监管行为23420个,双随机计划2个,录入监管行为主项覆盖率达89.02%。三是切实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维护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按“谁许可、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新的职责分工,增强查处工作的合力和实效,进一步构建了协同监管机制。通过“福建省无证无照信息抄告平台”等渠道实现查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并及时督办。2022年我局通过对无证无照经营实施分类处理,抄告相关部门33家。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是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及专利导航创新发展计划,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助推企业产业升级;鼓励辖区企业积极参加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项目备案登记,推动企业“知产”向“资产”转化,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价值。指导七星电气、众益太阳能2家企业分别获2021年度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三等奖;培育劲鑫电子“镍氢储能电源相关技术专利导航项目”获泉州市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立项,获扶持资金20万元;指导鸿星尔克等27家企业获2021年度泉州市商标品牌奖励资金51.5万元;指导全通光电获2021年度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资金27.26万元。2022年,我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25件,同比增长7.94%;新增授权专利总量达1510件,其中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2件,同比增长28.57%;拥有驰名商标7枚,各类有效注册商标32000余枚。新增火炬电子、众益太阳能、七星电气等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打击力度,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畅通12315在线维权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2022年移交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立案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8起:商标侵权案件17起、已结案14起,假冒专利案件3起、已结案2起,电商案件8起。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进行口头审理和行政裁决,2022年以来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裁决2起。

4.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是根据泉州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向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发布《鲤城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鲤城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消费券发放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提示函》、《鲤城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函》等相关文件,不断强化各政策制定机关公平竞争审查意识,保证我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切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有关业务学习指导。组织鲤城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学习,从《实施细则》的理解和适用方面进行探讨,切实提高各部门对落实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和程序的认识。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紧盯民生保障,安全监管成效明显

1.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加强源头管控。结合辖区食品安全风险实际,加大薄弱环节抽检力度,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500批次,覆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餐饮具等各个环节,其中不合格17批次移交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立案查处。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快检车不定期出动对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对群众消费量大、风险隐患多的食用农产品等重点品种开展快速检测,开展快检2000批次。通过监督抽检及快速检验,进一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让群众买得放心、菜篮子拎得更安全。二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辖区内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学校及其周边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针对许可证持有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原料采购、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方面等进行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300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单位9000家次,移交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立案查处67起,罚没款134.40万元。三是开展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督促相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在省、市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上注册,并做好追溯信息的生成、采集、上传等工作。目前省级追溯平台中食品流通环节8428749条、学校食堂622549条、餐饮服务单位389589条;市级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已上报数量235008条。

2.加强药械质量管理。一是要求辖区药店落实好购买“四类药品”实名登记制度,做好发热病人劝导就诊工作,充分发挥“第一哨点”的作用,对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停岗、停业整顿等措施,累计责令未按期核酸检测6人停岗,停业整顿3家直至整改到位。二是实现辖区新冠病毒疫苗配送、接种单位(含临时接种点)检查全覆盖,共检查配送、接种单位14家次。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共检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经营单位4家次,使用单位7家次。三是成立由张剑辉副区长任组长的鲤城区药品安全和产业促进领导小组。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等专项整治,出动人员380余人次,检查药品零售企业340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264家次,检查药品使用单位88家次,责令整改45家。四是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医疗器械宣传周、全民禁毒宣传月、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2022年以来,共移交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查处药械化案件13件,罚没金额6.2万元。其中药品案件7件,罚没金额0.2万元;化妆品案件1件,罚没金额1万元;医疗器械案件5件,罚没金额5万元。做好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总数3932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总数19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总数82例。开展药品抽检7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7批次,化妆品抽检15批次,开展化妆品快检15批次,复检1批次。

3.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工作。一是较好地完成市政府对我区的2021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第六届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经自评、文件评审、综合考核等环节,2021年度我区政府质量工作获评为A级,位列市辖区首位,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第六届泉州市政府质量奖。二是首次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纺织服装、危险化学品、食品相关产品、汽车配件、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塑料制品(塑料购物袋)、电力设备产品、建材等24类159批次的重点民生工业产品开展区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责成17家生产企业查明不合格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切实消除产品质量隐患,对5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移交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予以查处,督促企业依法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计量监督,深化“民生计量”工作。完成福建省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注册审核和器具备案工作,共处理企业注册298家,器具备案2153台。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小食品、大米、食用油、饮料、面粉、茶叶、电线电缆、合成洗涤剂等8种商品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抽查28家生产经营者49个批次的产品,样品合格率100%。四是开展10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和检验检测机构专项行动,持续推动重点领或的产品质量提升。加强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对危险化学品、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消防产品、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等全覆盖排查治理,提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聘请技术专家联合生态环境、公安交警部门开展检验检测机构现场监督检查,通过查看检测线、抽查检测报告调取监控报告,敦促检验机构持续保持符合资质认定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意识。

4.狠抓安全整治,强化特种设备监管。2022年全区在册特种设备4978台,使用登记率100%;在用特种设备4039台,其中:锅炉25台、压力容器295台、压力管道18条、电梯3021台、起重机械508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5台、大型游乐设施17台。一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使用单位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严厉打非治违,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移交市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2件、罚没款5万元。二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加装“双限位”装置、电梯非金属材质反绳轮专项排查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三是加强检查督促,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对年度定期检验不合格140台和超期未检137台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发出特种设备安全警示函,并通过约谈、电话回访和现场检查,督促其落实整改措施、检验合格,整改率100%,有效消除问题设备的安全隐患。四是进行分类管理,将辖区42家学校、医院和商超等公众聚集场所设定为特种设备重点使用单位实施重点安全检查,督促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重点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五是突出重点环节,加强春节国庆等节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等重要时节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管,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保障重点环节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六是树立泉州市恒力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为全市起重机械制造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标杆企业,组织辖区4家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通过组织现场工作会议、专题培训、观摩学习,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三张清单”,从现场管理、应急演练、安全培训、隐患排查整改等方面,引导企业建立与日常管理相适应、以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特种设备制造管理体系。创新工作模式、试行电梯安全数智监管。2022年6月起,率先在鲤城区试行运用“特种设备安全数智化平台”,目前已将鲤城区所有在用3021台电梯纳入“特种设备安全数智化平台”管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通过“钉钉”开展电梯管理与维保无纸化工作,使电梯安全管理特别是维保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持续加强疫情期间价格监管保障物价平稳

一是加强重点商品价格监管。紧抓节假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相关重点商品价格监管。综合运用政策指导、提醒告诫、行政约谈等手段,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开展政策宣传,发放《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500余份,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节日市场价格提醒告诫书》、《月饼市场价格秩序提醒告诫函》等警示信息,告诫经营者不得借疫情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确保市场价格秩序稳定。二是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及时掌握价格波动情况。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市场价格动态,及时调整价格监督重点,对粮油禽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感冒药品等开展检查,确保价格异常、突发波动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处置。三是主动回应社会舆情热点。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实时关注舆情变化,针对物价投诉及舆情热点,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并排摸情况,对相关经营主体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扎实有效开展普法工作

制定2022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面对执法(服务、管理)对象、社会公众和机关内部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1.开展机关内部学法活动。建立日常学法制度,推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常态化。开展党委中心组法治专题学习、局主要领导带头上法治课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治培训,在坚持学习根本大法《宪法》的同时,加强对新施行的《安全生产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为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规则意识,规范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单位工作人员旁听法院涉及市场监管案件的庭审。组织工作人员参加2022年市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技能竞赛,我局参赛队伍获得集体第一名、参赛人员何紫薇同志获得个人第九名的优异成绩;组织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12人取得证书,组织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资格培训考试,2人取得证书。

2.面向执法(服务、管理)对象普及社会公众开展的普法活动。通过本局微信公众号开展法规知识宣传,发布各类有关普法文章,通过机关LED宣传屏滚动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开展了特种设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活动,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并通过现场宣讲、科普展板宣传等方式,讲解日常乘坐电梯安全、事故如何防范、处理,倡导文明乘坐电梯,向社会公众提供与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医疗器械宣传周、全民禁毒宣传月、全国安全用药月、宪法宣传周等现场普法活动,通过宣发小册子、赠送宣传品等手段调动群众主动学习市场监督管理相关法规的积极性,向广大群众推送与民生相关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法律知识,提升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者保护及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增强安全意识。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基层工作量增大与人员不足的矛盾突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人员知识结构未能完全适应综合执法工作新要求,监管和执法力量与监管职能存在不匹配;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普法形式还需不断创新,普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对象法律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

202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县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围绕落实《鲤城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深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大调研、大贯彻,切实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二)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1、深化“放管服”各项措施。落实“四最”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持续巩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各项举措,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根据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细则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行为,继续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切实做到降低准入门槛,依法合规、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地进行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并继续落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任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2、优化消费维权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针对消费维权热点,对重点企业、行业开展行政约谈;二是继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三是加大宣传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在重点场所张贴维权热线警示牌和公告。

3、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一是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倡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自觉遵守法定竞争规则,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格履行审查程序,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切实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三)助力创新创造,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加强监管审批衔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程序和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2、强化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加强对企业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的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多元共治模式,做好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3、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作用,完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

(四)盯紧民生安全,进一步加强风险集中领域监管

1、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组织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深化食品生产经营市场整治,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二是扎实开展小作坊登记和小餐饮、小摊贩备案;三是进一步引入和完善第三方监管机制,提高风险等级评定、日常巡查、飞行检查等监管工作效能。

2、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扎实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在电梯、锅炉、压力管道、气瓶充装等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攻坚战。在电梯领域继续推进数智监管,深入推进智慧监管执法。

3.加强重点领域的行政执法。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商标权、专利权保护力度,加强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注重网络市场监管,着力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注重物价监管,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强化干部意识,探索创新市场监管新模式

积极探索多种办法和措施,通过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执法意识。在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中,采取股所联动、机关传帮带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工作和执法能力水平,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业务多面手干部,打造跨领域执法的“复合型”执法人才,做到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尽快适应大市场监管体制胜任专业执法领域的工作,有效提升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