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市场监管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1-02-02 11:20 浏览量:1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市场监管重要工作来抓,依法履行职能,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法治制度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食品、特种设备安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作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登记14921家,出动执法人员1万多人次,检查企业和经营户4万多家次,处理投诉5086件、举报2675件、咨询69件、信访651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5件,罚没款1263万元,努力做到助力发展、监管维序、队伍建设的齐头并进。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注重制度执行和法治基础建设

  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单位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工作都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实施。

  二是认真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前置性审查和备案力度,并坚持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定期清理制度,把好行政规范性文件识别、法治审核关,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不断完善公示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公开,明确执法流程。深化“放管服”各项措施,明确行政许可事项名称、依据、办理流程、审批时限、窗口电话等内容。要求所有执法人员亮证执法,主动向社会公开执法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执法人员携带执法仪、照相机等设备,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严格在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方面,特别是在行政案件办理中,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作为派驻鲤城区域行政案件办理单位,对处罚幅度大的案件严格执行市局法治案审制度。

  四是加强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加强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双向沟通,尤其是大案要案,以“行刑衔接”为支撑,强化案件移送,今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商标侵权案件1起,以严厉打击各类商标侵权行为,营造公平竞争、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二)营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落实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易住所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等各项改革举措,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实现企业开办、刻章、税务、医保、社保的一窗通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畅通民营企业退出渠道,简易注销公示由原来的45日压缩为20日。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今年以来,新登记企业3422家,新登记个体经营户11499家,截至日前,辖区企业存量37050家,个体经营户53831户。

  二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的要求,着力探索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今年以来,组织开展2次企业和1次个体经营户“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共抽查各类企业774家、个体经营户671户,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0户。

  (三)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

  一是落实最严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开展复工复学,大力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共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4500余家次,餐饮服务单位5300余家次,发出各类证照办理、整改等执法文书5000余份,张贴各项规章制度20000余份。核查入网经营商户4898家次,通知第三方平台下线问题商户532家,责令改正、警告问题商户4家,立案查处63件,罚款214.82万元。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100批次,并在2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农贸市场设立食品快速检测室,每天随机抽取市场在售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今年累计开展8万余批次,。全面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已有300多家企业进入信息化追溯系统平台,全区共录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近1千万条。强化源头管理,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以及“两超一非”、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企业生产条件,履行进货查验,严格过程控制,做好出厂检验,确保质量安全。

  二是把握关键环节,加强药械质量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抽查和“有因”飞行检查,加大对C、D级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的检查力度,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200多家次,检查疾控及疫苗接种单位8家次。审核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29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49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53例,排名全市首位。完成药品抽检75批次,化妆品抽验9批次,开展药械经营企业换证现场检查10家,移送市执法支队二大队案件3起。

  三是注重产品安全,落实质量综合管理。服务与监管并举,规范防护产品生产经营秩序。实现防护产品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转变。在较短的时间内,2家口罩机械设备、1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3家红外额温计和26家非医用口罩等生产企业投产,有效地缓解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防护物资供应和需求。坚持业务指导与服务跟进,督促企业保障产品质量,有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向社会和市场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防护产品。开展食品相关产品、电动自行车、电器产品等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生产企业50余家次。加强计量监督,深化“民生计量”工作,开展在用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处理企业注册65家,器具备案350多台。严格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对工业许可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全覆盖巡查,配合国家、省、市部门开展的工业许可企业的监督抽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并对监督抽查中出现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后处理。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有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

  四是狠抓安全整治,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电梯安全、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截至目前,辖区特种设备总数4543台(含停用设备)、已办理使用登记4505台、使用登记率99.16%,应定期检验设备3804台、完成年度检验3753台、定期检验率98.66%,重大问题应闭环数87项、已闭环87项、隐患整改率100%。强化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对辖区4家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和重点使用单位开展现场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加强检查督促,努力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对定期检验不合格的180台特种设备的94家使用单位发出特种设备安全警示函,并通过集体约谈、电话回访和现场检查,督促其落实整改。开展工厂叉车安全整治,督促指导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检验办证。加强对电梯安全检查,督促相关使用单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五是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认真部署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加强市场巡查检查,严厉打击商标品牌侵权、专利侵权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深化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组织专人负责对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侵权违法线索,严厉打击线上销售侵权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广告违法等知识产权案件77件,罚款107.58万元。

  六是强化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环境秩序。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价格领域、传销领域、广告领域等相关整治,严格市场监管,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和频次,净化市场环境,构建良好市场经济秩序,今年以来,共抽查流动领域产品质量32批次,督促四家转供电主体企业共清退135175.76元。维护健康消费环境,12315投诉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086件。加快开元盛世、新天地广场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商圈”,进一步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建设诚信社会体系,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单位,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提醒1000余条。

  七是前移防控关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区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到工作部署到位、检查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人员分配到位,深入基层、深入市场,靠前执法、严格执法,全面开展价格检查、稳定市场供应、强化“五小”疫情防控、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扶持企业开复工、保障复课复工复产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我局作为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常务副组长单位,克服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用品紧缺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多方联系,利用各种渠道调集防控物资。制定疫情防控物资管理制度,按照区疫情应急指挥部要求,及时做好防控物资调配、分发,为区直各单位、街道、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一线人员配足医疗防护物资,加强基层工作人员防护工作,解除基层工作人员后顾之忧。当前,加强疫情防控进口冷链食品排查,共排摸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冷藏、储存、销售经营单位26家,对入库的进口冷链食品做到100%核酸检测、100%消毒、人员100%核酸检测。完成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建设,众萃冷库集中监管仓已于12月 4日正式投入运营,所有进入我区“存储、流通、加工、销售、消费”的进口冷链食品,已全部经过集中监管仓监管。

  八是全员迅速行动,重拳整治安全隐患。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要求,结合区市场监管局工作职责,制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开展无证无照、特种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小作坊小加工厂等领域大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逐一梳理、建立台账,抓住不放,确保整改到位、逐一销号。专项行动以来,共检查各类场所 2500户次,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65条(均已整改),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 1 份、办照办证提示书20份。挂钩督导鲤中街道共9次,检查了鲤中街道办、11个社区、16家次重点生产企业、11处文物保护单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2处,实现了对鲤中街道所有社区(除1个社区因整体拆迁外)的全覆盖检查和规上重点生产企业、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部分检查的原定目标。

  (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加强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普法责任清单,结合宪法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20计量宣传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活动为为契机,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单位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向广大群众推送与民生相关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晓率。

  二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大型活动3场,食品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超活动9次,累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单行本3000余本,宣传材料2万余份,答复群众咨询2000多人次。同时,针对服务和监督对象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3场,培训3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质量月活动。以“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为主题的“质量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开展反传销宣传。组织“反传销进校园”,增强广大学生对传销本质、手段、形式的认识,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和抵御能力。

  五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突出“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活动主题,加强宣传。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种设备安全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全面参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五)加强干部学法用法

  一是坚持党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模式、重拳整治违法行为、强化宣传引导等方式,全面有序推进市场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六稳”“六保”,继续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易住所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一窗通办”,企业准入更加宽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安全监管,增强安全底线意识,强化消费维权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是加强干部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针对单位组建后干部对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掌握得不全面的问题,加强系统性学习,并就近年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政策等进行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学法与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全省国家工作人员统一学法考试,到全员参考率100%、合格率100%,积极参加泉州市2020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提升全员应急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短板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够完善、执法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具体短板情况如下:

  一是干部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全面。单位业务领域广,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多,加上客观上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整体偏于老化、专业监管知识不平衡,全面掌握法律法规有一定的过程,造成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加强。

  二是依法行政监管能力有待加强。部分专业性强的业务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质量计量等专业性较强的监管职责,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相应的能力。而机构改革单位组建时间不久,监管人员尤其是基层监管所干部大多来自原工作部门,业务知识比较单一,在日益专业化、规范化的监管工作中捉襟见肘,工作效能提升有限,

  三是法治工作人员缺乏。目前除一名公职律师在基层所外,局没有法律专业的专职法治人员,因此,在行政规范性文件把握上比较缺乏。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积极探索多种办法和措施,通过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执法意识。

  二是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加强培训,补齐短板,提高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开展业务的能力,全面提升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着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探索创新市场监管新模式。采取股所联动、机关传帮带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工作和执法能力水平,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业务多面手干部,打造跨领域执法的“复合型”执法人才,以尽快适应大市场监管体制胜任专业执法领域的工作,有效提升执法效能。

  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的行政执法。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准入程序,打造通畅高效的准入机制和便捷有序的退出机制,力促行业经营规范有序;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商标权、专利权保护力度,加强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注重网络市场监管,着力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注重物价监管,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突出风险治理,继续贯彻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全面梳理和掌握食、药、特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风险排查和整治。同时,结合执法工作加大法治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