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鲤城区人民政府
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时间:2025-03-25 11:06 浏览量:6

  2024年以来,鲤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区委依法治区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促进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稳定发展、退役军人获得感不断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法治建设根基。

  我局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视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关键构成,给予高度重视,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日常工作中。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置于重要议事日程的核心位置。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培训等多元渠道,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着力引导干部职工将法治理念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切实做到在工作中自觉遵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局范围内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对法治建设相关工作,从前期的规划部署,到执行过程中的进度过问,再到遇到问题时的协调解决,亲力亲为,确保法治政府建设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都能扎实有序推进,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引领下,我局紧紧围绕退役军人事务的核心任务,以法规制度为根本遵循,建立系统完备的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体系,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严格贯彻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研讨,从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以法治思维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内涵价值,到强化法规学习、夯实理论根基,进而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迈向新高度等方面展开交流。通过在工作意义、学法规划、落实举措等维度的互帮互学,不仅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更筑牢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举办了以“窃密就在身边,泄密就在瞬间”为主题的保密专题讲座,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筑牢保密防线;9月开展“筑梦国防·与鲤同行”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宣传系列活动,组织参与我区古城徒步活动;在中秋、国庆节前夕,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警示教育,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丰富普法宣传,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在重大节日期间,在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各项工作时,运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退役军人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退役军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弘扬正能量,营造出全社会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7月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宣讲并发放法律法规相关书籍,进一步增强官兵法治意识。7-8月与区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法援惠民·携手筑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颁布三周年宣传活动、“鲤小司”普法系列活动,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退役军人、来往群众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解答退役军人所关注的问题,深入讲解抚恤优待、就业创业、退役安置、教育培训等相关政策。12月4日,开展国家宪法日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宪法和优抚安置、烈士褒扬等法律政策,并解答,共发放宣传折页500余份,赠送宣传品300余份,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3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四)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决策科学合法。

  我局依法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一是持续巩固双拥共建成果。持续深化“世遗+双拥+传承红色基因”的鲤城双拥特色品牌,在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挂牌成立“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积极打造市区两级爱国路“双拥文化街区”、开元盛世“拥军商场”、龙宫电脑城“拥军商城”、美食街“崇军拥军一条街”,新增“崇军联盟”商家(拥军门店)91家。持续开展“我为老兵办实事”,投入30万元为鲤城区户籍且信息登记在册退役军人免费投保意外伤害救助保险,此项工作连续三年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为11户退役军人家庭提供救助,赔付金额共计11.4万元。与泉州市燃气有限公司签订拥军优抚合作协议,为全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提供气价优惠政策等。与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鲤城分公司签订优抚对象用户有线数字电视优惠协议,共为我区429户重点优抚对象升级安装宽带高清互动业务。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现役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等活动。二是全面落实优抚褒扬政策。完善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抚恤补助款和优抚对象临时价格补贴。坚持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报账“一站式”结算服务,做到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险缴纳、门诊补助、住院补助保障到位,相关政策调整到位。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对辖区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巡查巡检工作。全面启用新版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标识牌,此项工作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予以专题报道。开展祭扫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瞻仰江南亭店革命烈士纪念碑活动,开展“祭英烈”系列活动,并结合英烈故事宣讲、走访慰问烈属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抚恤优待政策宣传解读,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讲26场次,1500多人次参加。三是扎实做好安置和就业创业工作。坚持“阳光安置”,按时完成年度营级及以下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等接收安置任务。结合线下招聘会为求职的退役军人宣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及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组织2024年度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开展“我与老兵面对面”宣讲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学习宣讲。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有待提升。个别干部职工法治观念不强,对退役军人相关政策法规不熟悉,运用法律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法治建设专业力量薄弱。局内无法律专业工作人员,虽有外聘律师,但日常工作仍缺乏专业法律人才的有效指导。三是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短板。宣传渠道和形式较为传统,对与退役军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亟待加强。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学习,强化法治思维与能力提升。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其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工作方向的正确性。持续压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开展法治专题研讨与培训,带动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

  (二)精准发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质效。

  根据退役军人事务特点,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法治教育中的具体职责,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和工作流程,确保法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开展“送法进军营”、“法治进社区”等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法律咨询等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化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加强与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合作,为有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服务。

  (三)优化创新,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水平。

  深入开展调研,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时掌握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优抚安置、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新需求、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执法重点。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与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在退役军人事务办理过程中,同步开展政策解读、法治宣传和执法监督,实现服务与执法的无缝对接。积极响应区委依法治区办的工作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普法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宣传形式,有效提升法治宣传的效能,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