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邻居好赛金宝。”可是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小事而引发矛盾纠纷,真是再正常不过了。有问题,咱就该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无止境的口角和谩骂中。如果您也为邻里矛盾而烦恼,今天咱就介绍一种解决矛盾纠纷的非常有效的办法——调解!
能够引发邻里纠纷的
原因可真不少
小编也选了三个
比较常见的案例
咱们看看别人
是怎么止戈解纷的
案例一:采光问题
赵某在自家院里种植了8棵景观树,经过16年生长,枝叶过长过高,遮挡了邻居张某地里的光线,影响了其农作物收成。张某多次找赵某沟通,要求修剪树木,但未达成一致。有一天,张某趁赵某不在家,自行修剪了树枝。结果,双方结下“梁子”,原本友好的邻里关系因此恶化。最后闹到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希望能解决问题。调解员得知情况后,释法说理,疏导双方“有理让三分”,最终双方都认识到自身错误,矛盾就此平息。
案例二:漏水问题
褚某有一天发现自家吊顶、墙面渗水,几番查找,最终确定是楼上的邻居周某家漏水了。周某经过排查后,发现的确是水表漏水所致,遂立即关闭水阀维修水表。可是,这两家人都长期没有住在屋内,后来又漏水了多日都没有及时发现,褚某家房屋受损。两家邻居因为赔偿问题,历经一年多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闹上了法院。双方经过考量,同意由法院主持调解,经过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案例三:倾倒垃圾问题
方某与韩某是一个胡同的邻居,由于韩某家经常把杂物堆放在胡同中,致使胡同中的车辆来往非常不便。方某找到韩某,要求其清理,结果双方产生矛盾。后来,气不过的方某找到当地村调委会要求调解,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解,最后达成调解协议:“韩某对方某口头道歉,且韩某与方某一起清理胡同内韩某堆放的杂物。”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什么是调解?
不得不承认,矛盾纠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调解,不仅能有效避免矛盾激化,更能传播依法、理性解决纠纷的法治思维。
什么是调解呢?它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在我国
调解主要分为
以下几种形式
01法院调解
也称为诉讼内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直接作为判决的依据。
02人民调解
这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调解,适用于民间纠纷的解决。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工作。
03行政调解
是指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适用于行政法律关系下的纠纷。
04仲裁调解
在仲裁机构的主持下进行,适用于仲裁程序中的纠纷解决。
调解的好处很多,以人民调解为例,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优点包括:方式简便灵活;化解纠纷及时;加强内部团结;保护隐私;协议具有效力;无须支付费用。
我们如何申请人民调解呢?
第一,确定合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纠纷类型所属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申请;
第二,需要提交调解申请当事人可以口头申请,也可以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进行书面申请;
第三,及时参与调解依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安排,及时参与调解。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合理表达申请事项,友好协商,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化解纠纷;
第四,申请人民调解时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调解要求;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理由;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