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生产稳步上升
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一是民营企业韧性较强。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1%,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个百分点。二是大中型企业承压稳进。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6%,较1-3季度提升6.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3.9%。三是纺织鞋服行业出口快速回升。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纺织鞋服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4%,较1-3季度提升4.6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46亿元,同比增长2.4%;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200.28亿元,增长1.3%。一是以旧换新成效显著。2024年,全区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17.0%,增速较上年提高322.7个百分点。二是升级类商品稳健增长。2024年,限额以上8类升级类商品中有7类零售额实现正增长,零售额合计增长61.1%,拉动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增长2.0个百分点。三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快增。2024年,全区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9.9%,全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逐步提高。
(三)投资保持良好增势
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一是建安投资持续扩大。2024年,全区建安投资增长34.8%,占全区投资比重65.2%,占比较上年提升9.5个百分点。 二是三产投资拉动显著。2024年,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3%,占全区投资比重89.5%,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2.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2%,教育投资增长26.7%。三是工业投资增速加快。2024年,全区工业投资增长30.1%,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速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对全区投资贡献率29.2%。
(四)规上服务业增长较快
2024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一是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2024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8.5%,较上年同期提高14.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效益提升。2024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78.1%,比1-10月提升29.1个百分点。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支撑强劲。2024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0.3%,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45.6%。
(五)财政收支运行稳健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40亿元,同比下降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亿元,增长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4亿元,增长4.6%,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领域。
(六)物价总体保持平稳
2024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持平,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五升一平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4.5%、1.8%,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均上涨0.7%,食品烟酒价格持平,居住、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2%、2.7%。12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5%。
二、2024年重点工作涉及内容完成情况
(一)围绕统计三大职能,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聚焦统计信息职能,优化统计服务,彰显统计温度。高标准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稳步实施GDP核算工作,确保数据全面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充分发挥经济运行“晴雨表”和“指南针”作用,坚持“日监测、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动态研判与分析建议,精准把脉研判经济运行趋势和短板弱项。二是聚焦中心大局,强化咨询职能,凸显统计精度。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服务决策“气象站”职能。结合统计数据,多领域整合统计服务产品,编印《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等多项材料,有效提升服务质效。加强数据监测预警,今年来共撰写信息176条,分析41篇,其中被采纳107次,《鲤城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情况的报告》等5篇分析建议得到区领导批示。依托多平台做好统计数据发布解读工作,“鲤城统计微讯”公众号持续位列全国区县级统计调查系统公众号综合影响力TOP50榜单。三是聚焦数据质量,强化监督职能,体现统计准度。推进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党组会传达贯彻各级领导关于关于统计工作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国家统计局《选编》《汇编》等重要文件精神。扎实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并定期报送完成情况。开展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等工作,强化数据报送质量审核,对异常统计调查对象进行专项检查,牢守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开展“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工作质效”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统计法治意识。
(二)围绕五经普工作,扎实摸清全区经济家底。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完成普查登记、数据检查、审核验收、质量抽查等阶段工作,党建引领“五经普”工作高质量开展经验做法获省、市局领导批示肯定及市局行文推广,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效落实街道领导班子挂钩包干、挂点指导、效能督导、业务例会、第三方财务公司介入审核等工作机制。制定日工作清单并日清日结,及时沟通研讨数据审核的难点卡点,有力推进普查工作进度。二是强化质量管理。构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财务专业人员“三员”联动审核机制,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数据验证比对,切实夯实普查数据质量。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力量推进数据审核改错,创新审核工具,设计各类纸质辅助报表,利用久其软件,用标准化、简单化的操作及时采集、审核、汇总数据。四是做好经费保障。抓实五经普“两员”补助发放工作,及时按照文件要求登记阶段补贴发放至街道,切实保障“两员”的切身利益。
(三)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一是坚持创新思维,加速企业纳统步伐。聚焦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等重点问题精准施策,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结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认真梳理、密切跟踪准“四上”企业和新建项目,实时反馈种子企业经营信息,加大新业态纳统力度,指导街道和企业做好申报,为鲤城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确保统计制度执行。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把控。积极响应、迅速部署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推广工作,分专业细化梳理各级培训内容,组织召开专题培训,推送《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业务上线告知书》并提供技术支持热线,确保统计调查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加强各专业数据报送审核、评估等工作,切实提高数据真实性、协调性、匹配性。
(四)围绕统计队伍建设,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一是强化统计业务培训指导,有效提升源头数据质量。成立统计培训服务队,强化“线上”+“线下”专业指导。印发一套表各专业培训材料、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培训材料等,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针对核查常见问题分析讲解。利用微信、视频号等形式进行线上指导,快速有效解答企业填报问题。联合各街道、相关部门开展22场专业培训,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实现街道、企业、部门全覆盖。二是加快推动构建全区“大统计”格局,打破数据壁垒。强化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跟进服务、科学评估,定期参加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拓宽问题视觉,延伸问题分析,推动“行业+统计”管理体制到位,协助行业主管部门精准施策。
三、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力以赴写好经济普查续章。全面汇总经普数据并做好质量评估,按照规定及时制定发布普查公报。做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工作,建立普查数据库,围绕普查数据开展研究分析,整理编辑普查资料。深入总结济普查各项工作。
(二)扎实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工作。切实履行主责主业,统筹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强化业务指导,严格执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严把数据质量。强化服务意识,紧跟热点、焦点问题,加强统计信息、分析的撰写报送,全面提升服务质效。紧盯新增纳统,进一步加强调研摸排,持续做好跟踪监测,为入库纳统积蓄“储备力量”。
(三)尽心竭力筑牢统计法治防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重要文件精神学习。利用统计开放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增加统计普法宣传。加强统计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双随机”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执法责任制和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强化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以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为抓手,全力做好迎接统计督查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