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统计局
2022年4月21日
一、 综 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01.66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5亿元,同比下降22.6%;第二产业增加值190.78亿元,同比增长1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4%,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0.73亿元,同比增长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6%,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调整为0.03∶38.03∶61.94。
人口:全区户籍人口278635人,其中:男性134977人,女性143658人。全区常住人口为39.7万人,出生率7.50‰,死亡率6.65‰,自然增长率0.85‰。
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1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0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1%。
价格: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5.9%,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9%,衣着类价格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0.7%,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3.3%。
表1 2021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
比上年涨跌幅(%) |
居民消费价格 |
1.3 |
食品烟酒 |
-0.2 |
粮食 |
0.8 |
鲜菜 |
7.2 |
畜肉 |
-15.8 |
水产品 |
8.4 |
蛋 |
14.9 |
鲜果 |
0.6 |
衣着 |
2.5 |
居住 |
0.7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 |
交通和通信 |
2.9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5.9 |
医疗保健 |
-0.2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3.3 |
财政收支: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4148万元,比上年增收21735万元,增长10.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489万元,比上年增收12737万元,增长10.4%;上划中央收入88659万元,比上年增收8898万元,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466万元,比上年增加57047万元,增长39.0%。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8万元,同比下降35.2%,其中,农业产值3112万元,下降1.7%;渔业产值431万,增长4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万元,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0.13亿元,增长13.5%,对GDP的贡献率38.8%。1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476.54亿元,增长10.9%;实现销售产值441.94亿元,出口交货值118.94亿元,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317.2 亿元,增长4.9 %;重工业产值159.3 亿元,增长25.2 %,轻重工业比重为66.6:33.4。全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数量92家,实现产值436.4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1.6%,增长4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3.2个百分点。在经济类型中,股份制企业产值322.4亿元,增长2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153.5亿元,下降12.3%。
表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占比(%)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
4765440 |
|
10.9 |
其中:股份制企业 |
3224280 |
67.7 |
29.1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534991 |
32.2 |
-12.3 |
其中:轻工业 |
3172208 |
66.6 |
4.9 |
重工业 |
1593232 |
33.4 |
25.2 |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鞋服、机械汽配、电子通信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409.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5.9%,增速较上年增长11.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鞋服实现产值260.54元,增长27.9;机械汽配实现产值81.13亿元,增长29.5%;电子通信实现产值67.46亿元,同比下降32.5%。
表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产值情况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
4765440 |
10.9 |
其中:纺织鞋服 |
2605403 |
27.9 |
机械汽配 |
811271 |
29.5 |
电子通信 |
674582 |
-32.5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1.21%,比上年提高64.2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94 %,提高1.39 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69.99 %,下降24.6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5.60 %,提高4.3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7.32万元/人,提高8.90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1.32次,提高0.02 次;工业产品销售率92.74 %,下降2.2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0.48 %,提高2.9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11亿元,下降13.3%。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69亿元,增长26.6%。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6.09亿元,增长28.1%。全区资质等级以上房屋建筑企业施工面积741.04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7.6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02.5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产值85.39亿元。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89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9%。其中:53个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3.0%,增长112.6%;3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7.0%,下降14.7%。
表4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
14.9 |
按构成分 |
|
项目投资 |
112.6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4.7 |
按产业分 |
|
第一产业 |
- |
第二产业 |
45.0 |
其中:工业 |
45.0 |
第三产业 |
13.7 |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5.3%,增长13.7%。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726.7%。第二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增长45.0%。其中:制造业增长45.0%。
全区2021年投资超亿元的项目35个,合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3.9%。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15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5.0%;项目20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71.6%。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2.55亿元,下降14.7%。房屋施工面积266.02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销售面积48.45万平方米,下降38.0%。其中:住宅26.89万平方米,下降53.1%。商品房销售额44.01亿元,下降47.0%。
表5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元 |
42.55 |
-14.7 |
商品房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66.02 |
9.0 |
商品房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74.76 |
433.7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48.45 |
-38.0 |
#住宅 |
万平方米 |
26.89 |
-53.1 |
商品房销售额 |
亿元 |
44.01 |
-47.0 |
#住宅 |
亿元 |
22.80 |
-60.9 |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32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174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38.9亿元,同比增长32.9%,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5%。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电子商务企业零售额8.15亿元,增长67.9%;汽车类零售额141.98亿元,增长35.6%;石油制品类零售额29.61亿元,增长34.7%;中西药品类增长7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4%;通讯器材类下降33.0%;日用品类下降36.7%。
六、对外经济
全年新设立以及增资外商投资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154170万元人民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0%投向第三产业。外商实际到资5434万元,增长265.2%。
七、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24元,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685元,增长10.9%。
社会保障: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42万人、5.6万人、7.44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37万人、参保率99.99%,缴费1.97万人、缴费率93.3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75万人(其中在职0.45万人,离退休0.3万人)。
社会福利:确定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775元,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低保金100元,全区512户83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587.08万元。确定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1010元,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1210元;分散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172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430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688元,集中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206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516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826元,全区特困人员121人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220.73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97户次57.88万元。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9.07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区中职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有8所,其中:区属公办中学5所,均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泉州七中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小学30 所,其中有17 所小学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幼儿园82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 所,省示范幼儿园5 所,市示范幼儿园3 所,区示范幼儿园 17所。全区幼儿园在园生数18855人,小学在校生数41108人,初中在校生数16527人。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及特教专任教师共2547人。
科学技术:全区57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3家企业获评为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1家企业入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新增市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 个。获得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技术合同交易登记23项,合同成交总金额1395.19万元。
全区拥有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为1家、5家;省级互联网孵化器1家;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分别为7家、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为3家、13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辖区内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8个、百姓书房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座。2021年改造建设了2个社区文化示范点,举办“文化有约”公益大讲堂12期、公益培训60场。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演出及“三下乡”汇演10余场;依托区文化馆等艺术场馆开展各类文艺展览共8场;开展街头文化活动3000余场。
医疗资源: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96家。辖区省、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4家,包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中医院、泉州迪安医学检验所。区属卫生机构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1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妇幼保健院1家,医务室7家。民营医疗机构174家:医院10家、门诊部15家,服务站24家,诊所116家,医务室1家,过渡执业原村卫生所7家,血液透析中心1家。截至2021年底,辖区(不含省市部队属机构)内开放床位数1168张,千人均床位数2.95张。
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9%以上。全区本省户籍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3.32%,高危孕产妇筛查率68.18%,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5.38%,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0.66%,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0.72%,5岁以下儿童消瘦率0.3%,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2.32%,5岁以下儿童肥胖率2.57%,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5.7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7‰,婴儿死亡率1.93‰,新生儿死亡率0.64‰。新生入园体检6401人、口腔保健24137人次、眼保健26557人次。
体育:新建1个鲤城区智慧体育公园;4座全民健身驿站。开展区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区直机关体育赛事活动十余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区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140,空气质量指数年平均值为58,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3(8小时滑动均值),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3%(与去年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综合指数2.75(比去年改善0.03);降雨46期,降水pH值在4.91-7.92范围内,酸雨率为6.5%。地表水省控断面(浮桥点位)地表水水质年均值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南北二路渠水质基本消除黑臭。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全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二级,对应评价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对应评价为好。
安全生产: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起,同比下降21.88%;死亡4人,同比下降87.5%;受伤9人,同比下降83.02%;直接经济损失175.011万元,同比下降97.11%。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数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来自区公安局;居民生活、价格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社会保障、就业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