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十三五”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时间:2016-03-25 10:40 浏览量:1

              泉鲤政卫〔201644

 

鲤城区“十三五”卫生发展专项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完善鲤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现结合鲤城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卫生工作对文都建设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成效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我区积极筹措资金,拓展医疗业务发展空间。完成江南医院过渡性用房搬迁,同时加快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每年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添置、更新医疗设备。十二五期间,我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分别为4699.01万元和1533.72万元。

加快社会资本办医,新增民营医院2所。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泉州万祥微创医院、泉州成功医院、鲤城兴贤医院扩增床位至100张,并通过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支持鲤城兴贤医院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有效增加全区实有病床总量,2015年末,全区医疗机构病床数609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1.58张,较2010年末增加225张,增长率达58.59%

(2)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6名卫生事业人员充实到各公办医疗卫生单位。截至2015年末,全区公办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232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36人,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79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455人(含民营医疗机构),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3.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5人、执业护士530人。二是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抓好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鲤中、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省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的教学工作。建立鲤城区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选送39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省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生骨干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不断深入。一是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全区80个社区,签约2.5万余户家庭,受益居民8.9万余人。在历年的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中,我区考核成绩均名列前茅,2014年度取得全省被抽检县(市、区)第二名的佳绩。全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32.6万份,建档率达85.9%二是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工作。我区同时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福建省健康教育工作试点县(区),启动健康教育试点县(区)建设,全区有41个机关单位、18所学校、7家医院、24个社区、1家企业参与创建工作,有效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是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2011年,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首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浮桥、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2年获得全省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2013年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获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2014年,我区被省卫计委确定为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联系区。

(4)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175所,其中: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6所,民办综合医院10所、门诊部10所,医务所(室)8家,诊所98家,社区卫生所12家。2015年总诊疗人次数为1391443,较2010年总诊疗人次数为889778增长了56.64%;入院人次数从2010年的4482增加到2015年的9255,增长率达106.49%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推进。实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未出现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实施慢性病干预。通过了省、市消除碘缺乏病和疟疾考核评估。启动全国第三轮艾滋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二是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强化。以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各单苗接种率达95%三是卫生监测技术能力明显提高。区疾控中心通过省检验检测体系计量认证。

(2)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一是卫生监督职能不断强化。完善执法技术装备,启用卫生网格化监管系统。2012年,成立江南新区卫生监督站。2014年,将职业卫生监督职能移交区安监局、将食品卫生监督职能移交市食药监局鲤城分局。餐饮、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达100% 2012-2014年连续三年取得全市卫生监督稽查与绩效考核第一名。二是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显著增强。5年来,行政处罚案件133件,罚没金额70.676万,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放射卫生等开展监督巡查27893次。三是卫生监督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调整卫生监督职能,健全卫生监督制约机制。出台非法行医举报奖励措施,试行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推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制度。

(3)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成效凸显。健全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实施母婴三证管理,开展爱婴医院创建,规范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抓好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面推进各项妇幼健康服务工作。2015年末,妇幼卫生两纲目标、指标均已提前达标,且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44‰4.01‰,孕产妇死亡率连续八年为0。我区取得2014年度全市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第二名的历史最好成绩。20155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免费婚前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优化整合。

(4)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推进。结合卫生街道、卫生社区的创建工作,动员全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每年开展两轮四害消杀,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积极开展控烟和健康教育活动。2013年,我区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核验收及省爱卫办灭蚊灭鼠达标验收,2015年通过省爱卫办灭蟑达标验收。

(5)无偿献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贯彻实施《献血法》、《献血条例》,动员辖区居民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参与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超额完成历年市级下达的无偿献血任务。2013年,我区获得了福建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3.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                    

(1)善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鲤城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鲤城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疫情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提高我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能力。

(2)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加强成功医院、万翔医院、兴贤医院医疗救治综合能力建设。调整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加强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整合优化各类应急资源,卫生应急预案覆盖率、监测预警网络直报覆盖率均达100%。较好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任务。

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建立了以基本药物为主的采购机制,全区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第七批、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实现基本药物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全部通过福建省药械集中采购网络平台实现。

2)基层经费补偿机制扎实建立。建立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按照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平均进价成本的18%作为实施零差率补助经费,并逐年提高补助经费。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退休人员经费支出,按照退休金的26%进行补助,保障医护人员合理待遇。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待遇,对全日制本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对选派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保持其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5年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达到1516万元。

3)竞争性用人机制得到强化。卫生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医疗卫生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并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分配额度、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核拨的主要依据,实行差别化绩效工资分配,有效调动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基层分工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充分发挥泉州中心城区的地域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辖区省、市属公立医院与我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中医院、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协作。上级医院定期选派专家、医疗技术骨干到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开展帮扶活动。201512月,我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进一步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初步建立起了医疗联合体合作框架。

5)卫生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完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机、打印机、读卡器等硬件设备的配备,推进社保一卡通、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进程。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完成内部网络建设,接入政务外网,全面启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健康档案联网电子化管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系统上线运行,并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与本地医保接口的对接,实现患者就诊流程电子化管理。

6)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标准化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都设置有中医科和配备中医执业医师,全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数占医师总数的比率高达38.2%。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在临江、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试点中医坐堂工作。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传周。发展社区康复理疗服务,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31种康复设备。市中医外科医院(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加强中医外科特色专科建设,在闽南地区享有盛誉,成为首批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我区于2015年高分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

 

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单位

2010年末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2015年末

增长(下降)

2015年末

增长(下降

1.    儿童系统管理率

%

94.95

99

增长

95.79

增长

2.    婴儿死亡率 

5.50

5

下降

3.44

下降

3.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91.99

87

增长

93.99

增长

4 孕产妇死亡率

0/10

0

21.5

下降

0

下降

5. 千人均床位数

1.05

3.68

增长

1.58

增长

6. 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

3.33

5.84

增长

4.32

增长

 

(二)当前卫生事业所面临的形势

1.卫生事业发展面临全新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我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都成为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的强大动力。

2.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是制约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12014年末千人均床位数1.58张,居全市第12位(不含清),低于全市3.53张、全省4.33张水平。千人均卫技人员3.78人,也低于全市4.03人、全省5.33人的水平。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2)我区目前没有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救治力量薄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不合理,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在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没有独立。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着用房问题:开元、海滨、金龙、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面积不达标,江南、浮桥、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为租赁房。

3)卫生人才不足,卫生系统各公办医疗卫生单位共缺编135人,占总编制数的31.7%。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呈哑铃型。高级职称业务骨干人员少。部份专业人才出现断层,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人才缺乏。

4)社会资本办医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虽然民办医疗机构数量不少,但普遍规模较小,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品牌的不多。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区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鲤城为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全方位、深层次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二、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重点。一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二是加快调整、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问题;三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四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五是扩充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高效率的卫生人才队伍。

(二)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千人均床位数千人均卫技人员数等反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要缩小同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要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全区不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体指标:

1.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以下;

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稳中有降,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

4.新增病床40张,达到649张,千人均床位数1.69张以上;新补充卫生技术人员180人,达到1635人,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4.25人以上。

十三五规划医疗卫生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和内容

总投资
(万元)

十二五末完成投资
(万元)

十三五
计划投资
(万元)

1

原万祥医院用地招商(预备)

房建项目: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24亩,新增床位数1000张。

100000

0

100000

2

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二期项目招商(预备)

房建项目:占地面积14亩,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建设1座医药企业总部综合大楼。

10000

0

10000

3

迪安诊断(福建)国际医学诊断中心招商(在建)

房建项目:项目位于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一期7-8楼,面积3200平方米

5000

0

5000

4

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用地面积28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14亩,建设12层综合楼一幢,地上建筑面积2.18,地下室建筑面积2912,建设内容包括江南医院(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四个单位。

7350

2266

2266

三、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组织实施《鲤城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总体要求和改革重点,通过实行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以及财政、医保支付、价格、人事和绩效考评等政策,全面深化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群众满意的运行新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归口、三下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权对应的基层管理新机制。努力形成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医疗服务层次分明、医疗机构运行高效的医药卫生新格局,力争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社会资本办医等若干方面,形成特色,先行先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争当改革排头兵。

(二)强化卫生计生法治建设

1.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推进简政放权,探索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事项、人员、权限三集中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做好上级卫计部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监管。积极推进卫生计生领域信用建设,开展诚信医疗机构创建活动。

2.完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一要推进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改革和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整合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资源,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职能。二要加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和中医服务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力度,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三要健全卫生计生监督保障机制。强化监督执法能力保障,加大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备配备,提高监督执法条件。充实监督执法人员,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力量。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强化执法监督,落实问责追责。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体系。加快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能力。

1.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一要健全应急机制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争取设立独立的卫生应急职能科室和人员编制,强化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二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三要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强化与政府其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区、街和社区三级卫生应急网络。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要抓好人感染H7N9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和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登革热、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配合上级卫生计生部门完善传染病预警机制,提高监测和防控能力。二要进一步完善疫情网络报告制度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降低法定传染病漏报率。推进全死因监测工作。三要抓好免疫规划工作。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工作,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标准和办法。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保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四要继续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深入推动实施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做好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工作、省健康教育试点区建设和全国第三轮艾滋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工作。五要全力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五位一体管理。健全慢性病监测网络。落实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治疗有关政策,提高检出率。六要加大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和医疗机构消毒的监测力度,提高五大卫生监测率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

3.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贯彻落实《鲤城区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鲤城区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化两纲卫生指标管理,落实两纲妇幼健康服务各项指标任务。创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完善妇幼健康事业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好区妇幼保健院婚前医学检查规范化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及基本设备达标建设。面向大龄、高危产妇开设再生育门诊,做好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婴医院建设,保障母婴安全,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已婚低保妇女常见疾病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加强助产技术、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监管,完善避孕药具管理。落实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全区孕产妇电子化信息管理,提高早期建档率。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努力创造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有效控制四害密度,继续巩固省级灭蟑、灭蚊、灭鼠先进城区创建成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积极开展控烟宣传教育,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单位,努力建设无烟环境。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探索开展健康鲤城建设。

5.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第三方考核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优化医疗机构布局。科学合理编制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办医体制。坚持中西医并重,合理规划医疗服务体系中中医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定位,保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建立起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老年疾病预防、保健和康复体系。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上级医院诊疗。完善社区医生进家庭工作制度,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转变服务模式,建立家庭医生签约责任制,推动建立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稳定的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鼓励在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3)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引导社会资本走多元化发展路子,与公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支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引导营利性医疗机构走高端化、多样化和差别化的发展路子。加大医疗卫生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二期用地、原万祥医院用地招商引资项目,配合做好泉州市妇产医院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医疗实体参与我区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建设

一要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不断深化三级医院与我区基层或非公立医疗机构建立的对口帮扶及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学科优势,加强我区基层或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方便基层群众就医。二要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选择部分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统一规范的病种,开展慢病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通过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实现慢性病患者由医院向社区转诊并接受社区管理。三要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管理。鼓励上级医院医技人员到我区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放大优质医疗资源效应,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

3.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

持续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巩固我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保障中医药事业财政投入,确保每年中医药事业费占政府卫生投入10%以上。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制定鼓励运用中医药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保证中医药人员编制配备,力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5%以上。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帮带作用,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积极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将中药饮片、煎药等服务向社区延伸,推动中医药扎根基层。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深入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放大、优化配置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建设。2016年完成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力促江南(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整体搬迁。推进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特别是要落实好常泰、浮桥、开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达标建设,解决常泰、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自有业务用房的情况。

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完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应用。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入居民信息系统。接入市卫生信息系统单点登录平台,加强对辖区信息系统应用的监管。整合卫生计生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协同和资源共享应用水平。

(六)优化卫生队伍人才结构

加大招聘力度,拓宽人才招聘引进渠道,尤其对于稀缺专业,逐步探讨灵活招聘方式,优化人员结构。积极引进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对取得中级以上专业任职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应聘尽聘,提高人事待遇。落实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差别化的职称评聘办法,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跨单位人事调配,简化人事调配审批程序,促进区属卫生事业单位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在不同单位间合理调配,实现卫生技术人才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鲤城区卫计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市级)的作用,加大培训设施投入,加强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促进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学历教育、职称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提高全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七)促进卫生计生资源优化

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630日前完成鲤城区妇幼保健院和鲤城区计生服务站机构整合工作。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实现妇幼保健院和计生服务站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率提升。促进以人为本,方便广大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得到加强。同时整合街道卫生计生队伍,将原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卫生计生办公室,将原计生服务中心更名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除承担原计划生育工作以外,还协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爱国卫生等工作。

(八)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持续开展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持续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三年计划三年行动。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机制。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监测和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落实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等医德医风制度规范要求,强化问责制,建立健全举报制度。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及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和落实医疗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妥善处置医疗纠纷。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共担机制,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泉州市鲤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325

 

 

            泉州市鲤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3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