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史迹
时间:2024-01-03 14:58 浏览量:1

  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北纬24°33′09″--25°56′03″,东经117°34′25″--119°05′26″之间。泉州城区范围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分布在泉州城区和城南的晋江市、石狮市,城西的南安市及城东的惠安县,有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美山码头和文兴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等航海与通商史迹,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三贤四贤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多元文化史迹,德济门遗址、洛阳桥等城市建设史迹,数量众多,形态不同,内涵丰富。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5-8月多东南风,7-9月为台风季节,9月至翌年4月多东北风,适宜于以风为动力的帆船航行。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全长达427公里,海床多为花岗岩结构,海湾多,水域宽,航道深,有许多天然深水良港。历史上,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在濒海的泉州湾和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建造货物转运码头,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链带中著名的东方大港。现存于泉州湾的万寿塔、六胜塔等古航标塔,以及石湖码头、美山码头和文兴码头等古码头,依然保持着历史上泉州“刺桐”(zaitun)港独有的港口风貌。

  悠久的海上贸易往来活动,使得古代泉州社会生产长期围绕对外贸易来进行。10世纪-14世纪(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生产遍布邑内,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生产外销陶瓷的著名瓷窑,产品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通商贸易的大宗货物。其中,晋江磁灶窑即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现存的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颇具规模,遗存丰富,其生产的年代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紧密相连,是古代泉州以海外贸易为中心的独特经济形态的一个生动例证。

  与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相关联,泉州的海神信仰也极为丰富,九日山祈风石刻是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军政长官,在山麓延福寺里的昭惠庙举行祭祀海神、祈求风信的典礼而留下的石刻文字记录,它是现存唯一的中国古代政府举行有关航海事记录。与海口或江口码头毗邻兴建的真武庙、天后宫等诸多海神庙,也是古代泉州地方官员和民众祭祀海神的重要场所。尤其是位于城南的泉州天后宫,不仅因其悠久的建筑历史、大型的建筑规模、精美的建筑艺术成为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而且,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海神天后信仰极为重要的传播中心,天后信仰经由泉州远播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已拥有2亿多信众,在人类海洋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泉州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使泉州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交融。在泉州,中国固有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等其它世界性的宗教长期共存,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和相安的奇观,—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神学文化的宝库”。现存的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三贤四贤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以及德济门遗址出土的许多外来宗教石刻等,无不体现了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在古代泉州盛行与并存、发展与交流的历史轨迹。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古代泉州成为一座“市井十洲人”的国际大都市。历史上,泉州的城池因为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屡有扩建,而为了适应城市与港区之间商民往来、货物集散的需要,泉州的路桥建设无论数量和规模也远远超乎其它古代港城,并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美誉。现存兴建于10世纪一14世纪(宋元时期)的德济门遗址及洛阳桥,即是泉州古城为适应“海上丝绸之路”的需要而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