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火群
时间:2021-03-03 00:00 浏览量:1

农历的岁尾,是即将过去一年的总结,所以这一天俗称除夕,又是新的一年一开端,所以数千年来在我们黄种人炎黄子孙的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数千年传衍着一系列与过年有关的节俗,而在闽南泉州鲤城,过年守岁跳火囤或称跳火群便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节俗。

据传太古时期,那时混沌初开,人类不多。而在茫茫原始森林之中,生活着一种凶猛巨大的怪兽,或说这种怪兽叫做“年”,也有说这种怪兽叫做“岁”。怪兽的头上生着巨大的触角,生性异常凶猛,这种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新春即将来临之时,每到夜晚,常常跑出森林,到各处觅食噬人。当年人们为了防御怪兽的伤害,每到这个时节,便一群群聚集在一起,点燃一囤囤熊熊的篝火,再在火中投入带节的硬刺和毛竹,使这些硬刺、毛竹在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让熊熊的火光和爆竹的声响把凶猛野兽“年”或“岁”吓跑,以保人们不受伤害而能平安过年,此俗历代传衍,一直流传到今日,虽说现在已无凶兽“年”或“岁”,但风俗在流传中有了衍变和发展,这就是今日在大年夜守“年”守“岁”和跳火囤跳火群等节俗的渊源。

跳火囤。这是大年夜各种活动的重点和高潮。吃过围炉团圆饭后,全家男儿便准备跳火囤。此时在自家大门口,把“除尘”枝及打扫卫生后的一些杂物,加上一些干薯藤、干豆  、花生藤之类堆成一个小囤,一面再加上一捆棘类干草刺,以便点燃后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此俗据传源自上古时有一种名叫“年”或“岁”的怪兽,头上有角,凶猛异常,每于寒尽春来这时出来掠食噬人,为了防其肆虐,每年此时便点燃篝火,并投入竹枝,使其发生劈啪爆裂声,以吓跑怪兽而保平安。古俗流传直至今日,并以现代鞭炮来增加声响,历代传衍,便成今日之跳火囤。

此时家长在灯烛辉煌的祖厅上香,全家男儿肃立一旁等待跳火囤,当家长上香祷告已毕,便把火囤点燃,男丁中有的开始燃放鞭炮。于是爆竹声响,火光闪亮,火焰升腾,此时,家中男丁一个个从大门外向内跳过火囤而入,少年则从火势较低的旁边跳入来,幼儿则由大人抱在怀中跳过火囤,除了在家的男子反复跳火囤而外,并要代居住海外未能归来的男丁多跳几趟。大家边跳边喊吉利语:“跳火囤,火拉伦。火囤跳入内,钱银一直来,”“跳过东、五谷食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同时边跳边向火中撒盐,让其不停地发出劈啪声响,以增加热闹气氛。

此时长辈又将竹制的“灯猴”用火钳托着伸向火囤中,少顷,把刚烧红的灯猴托进厅堂放入一个小风炉中,口里念道:“灯猴入厝代代富!!!”众人也边跳边念:“跳入来,添丁共进财,钱银滚滚来;跳入厝,代代笼矿富”。

家中所有男子反复地跳了火囤之后,火焰也渐渐变弱。此时婆婆引着媳妇们各人拿着一个用细竹篾编成中间有个小陶钵的冬天取暖用的小火笼,款款地走到大庭院中的火囤旁边,每人手中有一个瓦筒,各自用火筷把火囤中红焰的火烬拨到瓦筒中,然后倒入火笼的陶钵内,此时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少齐声念道:“年兜夜,跳火囤,公担金,婆担银。阿爸惊火薰,阿母笑纹纹……”待到红焰火烬快将陶钵装满,婆婆挺起腰身,媳妇们也跟着站起,前后相随走进屋里,每人把火热红焰的火笼放在各自的眠床下。这一系列活动俗称“担金担银”。至此跳火囤仪俗在热烈的爆竹声中结束。

看来此俗由古代燃篝火吓怪兽衍化而来的并逐渐加入火旺发达等美好愿望,从而衍化为一种除夕夜气氛热烈的跳火囤传统民间节俗。并使跳火囤节俗成为过年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