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1903-2200-2021-00004
- 备注/文号:泉鲤金办〔2021〕12号
- 发布机构:鲤城区人民政府金龙街道办事处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2-25
各社区居委会、机关各部门:
2021街道面临的防汛抗旱形势较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做到形势早分析,工作早启动。为更好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街道抗击台风、暴雨等防汛救灾应急工作,现将《金龙街道防汛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鲤城区人民政府金龙街道办事处
2021年2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金龙街道防汛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金龙街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强烈。热带风暴(以下简称风暴)又是我街道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6-10月间风暴海潮频繁,常因风暴影响或登陆我街道而造成大风暴、暴潮和洪涝灾害,给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威胁,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更好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街道防洪减灾工作,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八条关于“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规定,特编制本预案。
一、基本概况
金龙街道辖区内包括1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面积10.86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户籍户数8946户,户籍人口2.6万人。辖区内南高、低渠两条干渠贯穿其间,繁荣渠通过两个社区。主要交通干道有南环路、兴贤路、池峰路、笋江路、站前大道。全街道危险房屋共有2个社区2户,居住人口6人。
二、指挥机构
(一)成立防汛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名单如下:
总指挥:王银水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傅仰滨 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胡志坚 街道党工委副书
柯毅岩 街道党工委综治副书记
陈天长 街道纪工委书记
薛静琳 街道党工委组委
陶华明 街道党工委宣委
吴荣连 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朱凤辉 街道党工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黄江水 街道党工委三级主任科员
陈忠理 街道司法所所长
刘君毅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魏潇宇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陈 亮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魏 扬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吴晓云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王 琦 综合执法协调中心主任
成 员:陈江波 街道党政办副主任
潘志军 街道效能办主任
杨龙志 街道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吴丽萱 街道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林绿云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
林奕铭 街道财经办副主任
陈宏江 街道卫计办主任
刘中华 街道重点办主任
陈凤琴 街道监察室主任
康少滨 街道城区建设管理站站长
刘德专 街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
庄振聪 街道综治办副主任
黄 海 街道武装部职员
吴意达 区综合执法金龙分队中队长
江千帆 金柄社区居委会主任
吴宗汉 石崎社区居委会主任
林杰宏 高山社区居委会主任
谢须阳 后坑社区居委会主任
叶上游 古店社区居委会主任
蔡小荣 玉霞社区居委会主任
许志青 赤土社区居委会主任
陈镜清 坑头社区居委会主任
陈春来 曾林社区居委会主任
陈景勇 龙岭社区居委会主任
林克新 金峰社区居委会主任
下设办公室:挂靠农业服务中心
主 任:吴荣连(兼)
副主任:吴丽萱(兼) 朱盾 陈江波(兼)
成 员:董福全 洪朱棠 陈再聪 黄海 黄少斌 黄景艺 吴俊鑫
值班电话:28052301
传真:28052323
防汛办公室电话:28052307 28052317
(二)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下设综合组、工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学校安全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等。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综合组:
组长:傅仰滨(人大工委主任)、吴荣连(武装部长)
副组长:陈江波(党政办副主任)、潘志军(效能办主任)、吴丽萱(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组成:党政办、财经办、农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
任务: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风暴情、水情、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风暴情、雨水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社区及各有关单位;严密监视风暴动向和内涝情况,及地质灾害情况,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
工程抢险组:
组长:吴荣连(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亮(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副组长:康少滨(城区管理站站长)、吴丽萱(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组成:武装部、农业服务中心、城管办及抢险应急分队
任务:分析掌握雨水情、内涝情况及地质灾害情况,组织实施工程抢险应急和防护;加强供水、电力、通讯、交通设施的维护与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和通讯、道路畅通。及时组织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指导各社区调整种植结构,向灾区调种子种苗,做好恢复农业生产工作。指导灾区应急处理生活生产供水和农田灌溉,帮助灾区修复水毁工程和除险加固。
转移安置组:
组长:胡志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黄江水(街道党工委三级主任科员)、刘君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副组长:杨龙志(企业和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组成:人武部、社区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派出所、抢险应急分队
任务: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的转移,及受灾企业的转移;组织进行落水或受困人员的抢救转移;及时掌握各地安置灾民动态,指导灾区重建家园,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及时了解各社区地质灾情情况,组织专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临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卫生救护组:
组长: 刘君毅(办事处副主任)
副组长:陈宏江(卫计办主任)
成员组成:社会事务办、计生办、卫生院及各社区医疗所
任务:到灾区抢救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学校安全组:
组长:陶华明(街道党工委宣委)
副组长:刘德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
成员组成:社会事务办、学区、中心校及各小学
任务:及时将有关风暴情、雨情、水情通报给教师和学生,加强各项防范措施,必要时及时组织转移,保障师生安全;组织做好学校救灾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治安保卫组:
组长:柯毅岩(街道党工委综治副书记)、朱凤辉(街道党工委委员、派出所所长)、陈忠理(街道司法所所长)
副组长:庄振聪(综治办副主任)
成员组成:街道派出所、综治办和各社区治保员
任务: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对有关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协助抢险和强制群众撤离。
后勤保障组:
组长:陈天长(街道纪工委书记)、吴晓云(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陈江波(党政办副主任)、林奕铭(财经办副主任)、陈凤琴(监察室主任)、林绿云(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组成:党政办、财经办、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
任务:车辆的调度,物资的储备和供应,机关干部及抢险队员膳食供应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详见防洪抢险救灾组织流程图
三、预防和预警
1.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
接收区农水局发布的水情、旱情、浪情、潮情信息,接收区应急局转发市气象局发布的雨情、风情,将结果及时报送街道防指、各社区,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2.预警
预警等级:按暴雨、洪水、内涝、台风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响应等级从低到高分为Ⅳ、Ⅲ、Ⅱ、Ⅰ四个级别。
启动应急响应后,街道防指及时、准确、全面向社会通报汛情、灾情和防灾抗灾动态。应急响应期间,各相关职能组要提前做好判断预测,针对学校、景区、道路、交通、医院、企业出现的险情、灾情要立即进行抢险救灾。
3.预案准备
街道办事处及时修订完善防汛防台风预案和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指导社区修订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并对社区预案批复。
4.预防行动
汛前,街道办事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针对责任落实、预案修订、物资准备、队伍组建、工程修复等备汛重点进行检查排查,及时对隐患点安全维护。针对薄弱环节城市危房、渔业防台风、城区排洪排涝、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地下室停车场、在建工程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等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及时整改或落实,切实消除度汛安全隐患。
落实防汛防台风工作责任人,根据部门职责备齐备足相关防汛物资和设备,落实抢险队伍,开展防汛防台风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防汛宣传。
四、不同历时、量级的暴雨、洪水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措施
根据可能发生的洪水及暴雨的量级,确定各种情况下有关部门、责任人等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必须增加地质灾害预防内容。要求范围、量级要明确,可操作性强。
(一)重要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1)预报辖区内将出现暴雨,即3小时雨量在20.1—35㎜、6小时雨量25.0—49.9㎜、12小时雨量30.0—69.9㎜、24小时雨量在50.0—99.9㎜。
(2)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到暴雨。
(3)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2.可能出现的灾情情况:低洼地带、易滑坡地、地质灾害区、旧土房、桥梁均不会出现险情。
3.防御措施:
(1)在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通知或获得有关部门预报的洪水或暴雨情况后,指挥部即通知有关部门、责任人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作;
(2)可能受淹地段的农作物如即将收成,应立即组织群众抢收,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3)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将底层财产往高层搬迁,并严密注视水情,加强防范,作好撤离的准备;
(4)对地质灾害易发点加强监测,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络,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和撤离准备;
(5)督促辖区内企业做好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
(6)对危险的路、桥等地方派出人员值勤,禁止行人通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紧急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1)预报辖区内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12小时雨量70.0—140.0㎜、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
(2)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暴雨;
(3)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2.防御措施:
除按重要防御状态部署外,还应做到:
(1)组织动员居住在危险地段的群众按各社区转移方案就近转移至高处或安全地点。
(2)根据山地灾害防治预案和上级指令,组织地质灾害易发点群众撤离。
(3)企业根据安全检查情况,采取入员转移、停产等措施,确保安全。
(4)组织机关干部、民兵在重点地段站岗放哨,密切监视水情发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被洪水淹没的路、桥树立警示标志,严禁行人过往,确保安全。
(5)抢险救灾组队伍就位,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质,随时待命中出发。
(三)特急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特急防御状态:
(1)在连续降雨多天的情况下,预报仍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12小时雨量70.0—140.0㎜、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
(2)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暴雨以上量级暴雨;
(3)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进入特急防御状态。
2.防御措施:
除按紧急防御状态部署外,还应做到:
(1)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门指令发布紧急动员通告,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
(2)组织低洼地带群众按制定好的转移撤退方案就高就近转移,并做好有关安置工作。
(3)内涝地带企业,赤土观音阁路边、坑头锦山路等易发滑坡地段,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4)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抗洪自救活动。
五、不同量级热带风暴(台风)防御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措施
(一)风暴消息:中心位置进入我省预报责任区(小于东经130度,高于北纬15度),省、市、区气象台发布风暴消息后,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和街道有关防汛单位预报风暴位置、强度及发展趋势。街道党政办、防汛办公室要主动与市、区气象台联系,询问详情,并及时收听、上网查阅风暴中心位置,密切注视风暴移动方向,迅速传达至各社区居委会及有关防汛单位。
(二)风暴警报:风暴中心位置进入我省48小时警戒线,将有可能造成大风或暴雨,气象台发布风暴警报。
1.防汛防台风期间,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进港避风渔船、渔船人员撤离上岸的安全防范。
2.根据市气象局提出的风暴分析预报意见,街道党政办具体负责通知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街直有关单位及各社区居委会,各单位要确保通信畅通及时。
3.街道党政办把风暴警报情况,及时向街道防汛指挥部指挥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分管领导汇报,同时传达办事处总值班室,由指挥部或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根据需要决定召开防御风暴会议或发出通知,部署全街道做好防范灾害工作。
4.街道办事处、各社区以及相关单位要加强值班,领导带班,以便及时传递风暴信息,向上级反馈防御风暴的准备情况。要通知抢险队伍就地待命,并准备好抢险物资,做到调得动、打得赢。
5.农业服务中心应迅速组织力量对可能遭受影响的作物、果树等采取防护措施,对己成熟的作物要及时发动群众组织抢收。
6.接到气象局发布的可能因受风暴影响或登陆而发生的台风暴雨灾害警报后,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组织对危房、仓库、校舍、桥梁进行检查。在可能受淹的社区道路、桥梁设置警戒线、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做好人员撤离和地处低洼地带的工厂、企业、仓库、物资的搬迁准备。
7.街道城管办及时通知在建工程单位要特别注意广告牌、大树、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工作;要及时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进行地质监测,并制定工作预案。
8.社会事务办应及时巡查危险校舍,把学生撤离危险校舍,并要注意学生上下课的安全,必要时应通知停课。
9.卫生部门要组织应急的药品和医护人员,做好救护准备。
10.城管办要在可能淹没的路桥(主干道)设置警戒线,确保行人、车辆安全,准备道路、桥梁的抢修物资和队伍,以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11.各有关责任单位做好各项通信、照明、备用电源准备,检查抗洪物资储备,防汛办及时通知供销社仓管人员到位,落实抗洪抢险车辆。办事处要检查防汛物资及设备完好情况,调度好应急小分队,随时准备启用。
(三)风暴紧急警报:风暴中心位置进入本省24小时警戒线(小于东经125度,高于北纬20度区域),有可能登陆省内或沿海某地,或虽不在我省登陆,但将造成较严重的灾害的,气象部门发布紧急警报。
1.随时收听收看风暴预报,查阅网站信息,配合市、区气象局密切注视风暴动向,及时向党工委、办事处提供风暴信息和未来24小时内分析意见,按时了解降雨情况,同时报告街道防汛指挥部。
2.街道防汛指挥部领导上岗到位,召开防御风暴紧急会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党政办、防汛办统一办公,办事处正职领导或防汛指挥部指挥坐镇防汛办指挥,部署动员防洪工作。
3.加强街道办事处值班力量,并做到有领导带班,及时向上级防汛办汇报和向各社区及有关单位传递信息,通知直至发布命令。
4.随时掌握汛情、风情、雨情、水情,低洼地带内涝水位,易发山体滑坡地段的情况。一旦出现险情,应立即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由街道报告上级,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提出防汛抢险工作措施和方案。根据方案和措施组织人员、抢险物资投入抢修。
5.在投入抗洪抢险时,全街道人民必须服从抢险救灾大局,保证通讯、交通畅通、电力供给、物料供应、救护工作的需要。
(四)风暴解除警报:当登陆或影响的风暴已经过境或消失,气象部门发出风暴解除的消息后,可把防御风暴的重点转入救灾工作。视灾情采取下列措施:
1.街道办事处应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单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灾区,妥善安置灾民,做到不逃荒不饿死人,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相关部门应优先安排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和运输。民政、卫生部门要抓紧抢救伤病员,优抚死难家属,组织医疗防疫工作。卫生部门还应对灾害区的水质进行监测,发现有污染水质及时处理。农业部门应加强灾后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加强田间管理。水利、公路、电力、邮电等部门要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和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的供水、供电、通讯。公安部门做好灾区治安保卫工作。
2.暴风雨过后,还有可能发生工程事故,局部山崩、滑坡、泥石流、倒房等灾害。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检查,对还有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做好人员疏散、安全转移、安置工作。
3.各社区居委会及有关单位必须及时收集灾情向街道党政办汇报(汇报灾情要求详实、准确),由街道党政办汇总向区防汛办汇报,具体规定:
(1)灾情统一遵照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达的国汛(1992)9号文件中规定的“洪涝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填报。面积以亩为单位,经济损失以万元为单位,街道党政办汇总时再换算为规定的统计单位。
(2)局部发生灾害后,应及时向街道防汛指挥部汇报,同时报告办事处总值班室,并随时向区防汛办汇报。
(3)搜集全面灾情,填好报表和附书面材料,一天内指定专人向街道防汛办汇报,由街道防汛办向区防汛办汇报。
六、宣传、培训和演练
1.宣传教育
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防洪防台风、避险、自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洪防台风意识及能力。
2.培训
街道防指组织培训,负责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防汛抢险技术骨干和防汛抢险队伍负责人的培训,负责社区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培训工作,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防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
3.演练
街道办事处组织各行业、住宅小区开展抢险救灾演练,组织危房居住人员转移避险演练,细化演练方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附件:金龙街道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下社区人员安排表
附件
金龙街道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下社区人员安排表
社区名称 |
挂社区领导 |
驻社区干部 |
金柄 |
刘君毅 |
林奕铭 |
古店 |
陈天长、吴荣连 |
洪娜润、刘中华 |
赤土 |
魏潇宇 |
黄奕峰 |
坑头 |
胡志坚、吴晓云 |
朱盾 |
曾林 |
陈忠理 |
庄振聪 |
龙岭 |
陶华明 |
刘德专 |
玉霞 |
柯毅岩、魏扬 |
黄海 |
后坑 |
傅仰滨、王崎 |
潘志军 |
石崎 |
陈亮 |
王少林 |
高山 |
黄江水 |
吴丽萱 |
金峰 |
薛静琳 |
吴云艳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