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大局,精心谋划转型升级,有效破解制约瓶颈,全力推进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现就高新区2013年工作情况和201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3年工作情况
2013年,高新区紧抓提升服务这一主线,以企业动建、两个中心、重点项目、征迁扫尾为重点,力促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实现工商总税1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实现工商总税9.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0%,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过40家。
(一)打造科技金融平台。在全省首创“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致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通过金钥匙控股集团创新实行“以商引商”的新模式,带动引进关联机构20多家;引进福建省最大的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入驻设立华兴集团泉州金融服务中心;引进福建海峡银行入驻设立全市第一家科技支行;引进全区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金钥匙(中国)融资租赁公司;在全省首创由政府自行开发的科技金融网络平台,7月12日上线运行,累计已注册企业1060家、金融服务机构154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于9月27日正式挂牌运营,首期运营面积11000平方米,现已入驻各类金融服务单位32家,其中19家完成装修对外营业,13家正在装修或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中心先后联合建设银行、泉州银行举办2场银企对接活动,吸引50多家企业参与,帮助梅洋塑胶、万华科技等7家企业成功对接资金2.3亿元,促成蓝蓝高科、晶彩光电等5家企业达成“新三板”挂牌合作意向,2家企业签约产权质押贷款,实现零的突破。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启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先后投入近200万元,租赁房屋8135平方米作为办公用房,对中心外立面和内外环境进行整治,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加快办理机构设立和新型研究机构认定等手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于9月27日正式挂牌运营,现已入驻新型研究机构5家、科技孵化企业4家、中介服务机构2家,入驻机构、企业预计实现创税300万元;今年5月份,高新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服务提升工作;今年10月份,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印发通知,确认鲤城高新区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高新区的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力促企业动建投产。强化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和走访企业制度,采取周汇报、月总结,重点针对促动建投产企业,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力促企业按计划抓紧工作进度,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度12家促动建企业进度完成较好的有8家,其中尚好家园项目1#、2#楼完成三层板,3#、5#楼施工至6层板,6#楼施工至6层板;半导体研究院项目沿南环路地块建成1座钢结构厂房,拟引进玛沙拉蒂汽车4S店;嘉祥?博馨苑项目完成桩基施工,正在进行土方开挖;星河大厦项目完成方案报批;金象汽配项目完成场地平整,正在施工挡土墙;逆变器项目完成地质勘探报告并送审;海天时尚电子产业园项目完成土地收储评估工作,进入收储流程;宝峰鞋业项目用地塌陷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克服资金困难局面,争取代建、施工单位的配合,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到一线督促施工进度,协调解决有关资金、工序衔接、群众纠纷等事项,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展。新塘安置区(二期)工程完成地下室结构框架及土方回填,4号楼主体施工至二层框架顶板,累计完成工程量2200万元,续建方案已经报送区政府研究;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工程完成地下室框架、外墙防水和保护墙施工,正在进行地下室土方回填,累计完成投资约1700万元,12月27日发布拍卖公告,计划1月15日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5966.2万元;常泰路一期片区A地块商住区项目12月31日发布出让公告,计划1月20日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1.385亿元。
(五)努力拓展发展载体。一是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加强沟通配合,抓紧抓好项目用地征迁扫尾工作,瑞祥公司用地、嘉铭公司华星地块、锦田地块交付企业使用;金象汽配、菲莉家俱、百来太阳能、半导体研究院等用地按照“保护性施工”的原则,由项目业主先行进场施工,同步抓紧协调解决用地上遗留问题。二是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全年累计零地招商引进企业54家,其中金融服务机构32家、新型研究机构5家,完成招商选资额近1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项目1个,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三是积极推进与明溪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双方经协商明确了五个“共同”和三个“不局限”的原则,并将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领域的合作共建。
(六)扎实推进四城联创。一是对市政设施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按区块进行责任分解,强化巡查、维修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制度化的管控体系,确保不留死角。二是组织人员对负有维保责任的道路、绿化、路灯、管网等市政设施和街心公园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修复缺失、破损部位,清理外运杂草、垃圾,在部分地块修筑临时围墙,按照要求完成1#污水提升泵站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并正式移交由区住建局负责管理,累计投入资金约120万元;三是加强对挂钩社区的帮扶工作,两位处级领导带队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支持社区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累计拨付帮扶资金7万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强财务运行管理。一是全力配合区财政做好城投债发行工作,先后完成方案策划、资料完善、财务审计、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主动出谋献策,及时完成各项工作,确保债券发行顺利通过。二是安排专人跟踪、督促与各征地社区核对征迁补偿资金,梳理历年来的征迁补偿项目、标准和资金往来明细,在摸清底子的同时,确保今后的项目征迁不重复、不超标、有据可依。三是对高新区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梳理、盘点,准确把握高新区财务盘子,2013年累计为我区争取土地出让金返还87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到省财政厅开发区奖励补助50万元。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按照转变提升的要求,全力推动高新区开发建设提档升级,为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力保经济稳定增长。一是筛选确认14家企业作为年度促动建重点项目,持续加强跟踪督促和服务力度,科学安排项目推进序时进度,把每个阶段的目标落实到位,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力争新增动建企业8家,新增投产企业20家。二是坚持领导挂钩联系和定期走访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具体情况,坚持在项目一线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全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实现工商总税13亿元。
(二)有效突破载体制约。一是加快片区三旧改造步伐,进一步探讨、完善寨仔片区危旧房改造市场化运作的建设内容、合作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大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督促力度,争取项目顺利启动实施,打造高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紧抓全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契机,深入挖掘政策空间,对企业增加容积率、实施改扩建或调整用地性质的需求进行调查摸底,集中寻求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实现存量用地的扩容提升,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
(三)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项目代建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配合,合理安排工程建设序时进度,加快新塘安置区(二期)项目建设步伐,与街道加强配合,做好剩余房源的测算,动员尚未安置的被征收人抓紧选房、安置,节省过渡费支出。二是继续推进道路、路灯、绿化、排水、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人居环境,落实市政设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强化巡查、维修和监督检查力度,及时修复缺失、破损设施,提高城市的建管水平。
(四)强化创新支撑体系。一是探索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推动5家意向签约机构尽快落地、15家入驻机构全面挂牌营业,壮大中心的规模体量,入驻机构全年力争实现创税1500万元,促成对接项目20个以上,实现融资金额5亿元。二是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推进落实试点园区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拓展专利交易、专利质押等新的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600件、授权量43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6件。
(五)增强自身驱动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探索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处置、经营相关制度,对高新区固定资产进行摸底排查,采取出租、合作共建等形式,依法依规进行盘活利用,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挖掘、拓展收入来源。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密切党群关系。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提高机关办事效能,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